中華家庭文化演化進程,輩分、五服、宗族、家譜。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凝聚力很高的民族,這種凝聚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在上為國族認同,在下為家族認同。國族認同起源於家族認同,發展於文化認同。

在5000年的中華文明進程中,中國人的家庭觀也隨之演化,產生了輩分、五服、家族、家譜等特別的家族文化,造就了現在中國人濃厚的家庭觀念和家族凝聚力。

中華家庭文化演化進程,輩分、五服、宗族、家譜。

首先最先產生的是輩分,他是家庭倫理的基礎,父父子子,長幼有序,輩分絕對不能亂。從原始社會末期,中華文明進入父系社會以後,就有了輩分,不過那時候的輩分很簡單,大概也就只有父子,爺孫幾個層次。

中華家庭文化演化進程,輩分、五服、宗族、家譜。

進入國家時代以後,隨著文明的發展,特別是孔子誕生以後,中國人對家庭的認同文化更加上升,家庭輩分更加細化,產生了以輩分和婚姻為基礎的“五服”親情體系,這個時候的輩分大致為九族,即“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己身、子、孫、曾孫、玄孫”。

中華家庭文化演化進程,輩分、五服、宗族、家譜。

但是九族輩份只能記錄自己往上四代人和往下四代人,五服只能記錄父系和母系兄弟、姐妹親屬各四代人,對於我們這個延續時間很長的超大型文明來說,不太夠用。比如說漢朝皇室,從劉邦到劉協經歷了10代人,那麼遠支皇族怎麼處理呢?比如劉備,他已經是劉邦的第8代後人了,於當時的皇帝劉協而言早已超出五服,根本不算親戚,劉備是怎麼成為了劉皇叔呢?

因為我們在家庭之上又產生宗族概念,皇家叫宗室,老百姓叫宗族。宗族間也存在一定的命運相互關係。

這個時候我們的血緣關係主要是五服之內為親人,出了五服就不是親人了,而是同宗。親人間命運相連,宗族間互相幫助。

宗族聚居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時候會產生狹隘的宗派觀念。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宗族間,婚喪嫁娶相互幫忙,遠在他鄉相互幫襯。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同宗也是一種重要的情義,特別是當你遠在異國他鄉的時候。

中華家庭文化演化進程,輩分、五服、宗族、家譜。

皇家有皇家史,同宗關係很清楚,但是普通百姓,甚至高官都沒有自己的家族史,所以幾代人以後,隨著老人的去世,記憶消退,同宗關係會變得比較亂。

魏晉以後士族門閥興起,門閥壟斷了做官的權利,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考慮,開始修撰自己的家譜,但這個時候的家譜有政治目的,所以受到政府的嚴格管控。

魏晉時期只有士族門閥有家譜,大部分底層官員和老百姓還是沒有自己的家譜的。

中華家庭文化演化進程,輩分、五服、宗族、家譜。

直到宋朝修史狂人歐陽修誕生才解決這個問題。歐陽修參與編輯了《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一人修兩史已經是很罕見了,但是歐陽修還覺得不過癮,又整理和編撰了《歐陽氏家族史》,這種不帶政治性質的族譜,政府不再監管。於是蘇軾等人紛紛效仿,編寫了自己的家族史。自宋以後,幾乎所有的家族都有了自己的家譜。

歐陽修以後中國的家譜文化較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家譜大多隻是記錄血緣關係的簡單表格。宋以後家譜被賦予了厚重的文化內涵,家譜成為了記載先人功德,鼓勵後人進步的重要載體。

中華家庭文化演化進程,輩分、五服、宗族、家譜。

家譜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國史,地誌,家譜)之一,屬於珍貴的人文資料,對於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流動大幅增加,家族聚居在一起的情況越來越少。對家譜的修訂和整理難度加大,家譜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很大沖擊。所以建議大家有機會看一看自己的家譜,保護家譜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