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農村三留問題怎麼看?

中國當歸村新農哥


題主所提的農村三留群體,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農村“空心化”問題並非近年才出現,其實空心化問題現在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回到農村,很多的家庭都鎖上了大門,路過十幾戶農民家庭,偶有一兩戶開著門,門口坐著老人。在路邊也很少見到孩子的身影,農村的小學,已經出現了老師比學生還多的現象。

目前,人口大幅度外流依然是很多農村留給社會的主要問題,而彌留在農村的是我們所知的“三留群體”,即婦女、兒童和老人。留守在家的兒童生活和心理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和保障,安全問題備受關注;留守婦女承擔著家務、撫養子女老人的重大責任,面臨著婚姻和生活的“雙重壓力”;子女贍養老人是中國孝道“人當思源”傳承之根;在這一大背景之下,鼓勵外來務工人員回鄉就業、創業,已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的時代所需。唯有讓農民回鄉創業、實現自我就業的同時帶動經濟的發展,才能更好的推動現代化建設,實現鄉村振興。

留住農民,關注留守兒童,保障其健康成長,以人為核心實現鄉村振興。當今社會上很多留守兒童,他們在學業上缺乏父母的指導和陪伴,在生活上更是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照料。究其本質,這不僅會給他們在學業上造成負擔,缺乏自信,遲到、逃學甚至打架現象頻發,還會在心理的健康和成長上因父母的缺位帶來不利的影響,導致極度叛逆甚至自閉的現象。所以,父母的關愛陪伴和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關鍵之點,實現鄉村振興,留住農民,使留守兒童多陪伴是其成長的關鍵,也是社會發展重塑認同、以人為本的現實之需。

留住農民,關注留守婦女和老人,分其“壓”、贍其“責”,以人為核心實現鄉村振興。“男主外女主內”、“百事孝為先”、“養兒防老”.......傳統觀念一直深入人心。當丈夫外出,婦女就頂起了整個家庭的一片天,從家務勞作、孩子父母贍養到家庭的生活乃至經濟的責任,都成為她們肩上的“擔子”;老人無人養老的困境、子女不能及時經濟支持更是缺乏陪伴“空巢老人”的生活窘境。這一系列都反映了,農民自身作為家庭幸福的基礎、作為農村發展核心的關鍵之核,在農村家庭的穩定,乃至農村社會發展的穩定和治理上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所以說,在農村發展的過程中,實現鄉村振興,留住農民,為留守婦女負擔家庭“雙重壓力”,為留守老人負起“贍養之義”,才能更好的實現以人為本的鄉村振興之路。

為了能讓農民回村,國家提出“三留”措施。所謂的“三留”政策,就包含以下這三個。

1.把產業更多地留在農村

以前農村的產業很少,而且主要以種養業為主,而一些大型的加工業,重工業等附加值很高、收益高的行業,就很少在農村紮根。而種養業需求的農民不多,並且農民從中能拿到的收益也很少。

青壯年農民之所以選擇外出打工,是因為城裡就業崗位多,工資給的高,這都是農村無法比擬的,因此想要把農民留在農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農村的產業做起來,結合當地的特色,發展適合的農產品加工業、種養業以及信息產業、鄉村旅遊等。

2.把就業崗位更多地留給農民

如果在農村能拿到和城裡一樣的工資,誰願意背井離鄉的遠赴他鄉打工呢?主要原因還是農民在農村待著,就沒有工作,沒錢可掙,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不得不外出打工賺錢。

農村之所以留不住人,歸根結底是農村沒有適合的工作崗位,怎麼辦呢?為農民創造就業崗位唄。近年來國家也對於在農村開辦的企業提供很多的優惠政策,目的就是為了讓企業能踏踏實實紮根農村,給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例如物流行業、加工製造業等,這些都是國家重點引導的對象,鼓勵企業紮根農村,面向農民。

3.產業增值收益留給農民

其實在農村並非沒有產業,相反,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規模挺大,企業的年收益也不錯,可是這些都和農民沒有多大的關係,一則,很多企業多半是南方老闆來當地開辦的,不管企業利潤多高,和農民都沒啥關係。其次,有的企業雖然能給農民帶來一些收益,但是主要的產業增值收益還是不歸農民。

所以國家提出要提高產業和農民之間的聯繫,只有達到產業依附農民,農民依靠產業的效果,才能將更多的產業增值收益留給農民,讓農民在家門口賺錢。

國家給出答案,“三留”措施,你認為可行嗎?


漁人草舍


按黨和國家的政策支持三農。把支持三農的政策做到家。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老百姓確實真不容易呀!咱們都要好好珍惜尊重百姓。熱愛老百姓,支持老百姓。


那時花開6866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三留人員,指的是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這部分人群所存在的問題是:

留守兒童:常年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呵護,教育,容易造成心理創傷,心理發育失衡,對社會產生牴觸情緒,自律性差,逆反心理強等問題,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留守婦女:指的是超過三個月沒有與丈夫一起生活的父母,她們不僅要承擔整個家庭的所有勞動和家務,還要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責任,缺乏安全感,有苦難言,有冤難伸!

留守老人:常年在孤獨和困苦的環境中生活,沒人幫助,沒人關心,沒人陪伴,孤獨終老!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較單一,長期的孤獨感,心理壓力和消極的情緒都容易影響老人的身體健康和幸福感。


由於農村生活條件差,沒有經濟來源,收入微薄,很多成年男子或者夫妻雙方,為了養家餬口,都選擇外出打工。不出去打工,一來在農村種地太辛苦,二來無法支撐整個家庭的開支,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是為了家,誰又願意顛沛流離,拋妻棄子遠走他鄉?

歸結下來,都是農村的經濟發展直接造成的三留問題。如何解決三留問題?我的想法是:

1、引導農村人在家自主創業。最近幾年,國家有很多的農民工創業扶持優惠政策,也有一些銀行貸款支持,如果有條件的,我認為可以考慮在農村自主創業。畢竟每家都有田地,也有一些種植和養殖基礎,上手會輕鬆一些。既解決經濟問題,也解決留守問題。

2、政府牽頭,擴大本地就業渠道。各地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規模養殖,推動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電商物流運輸業等在鄉鎮落地建設,促使勞動力向家鄉轉移。

同時,完善農村社區服務,救濟制度,強化父母的監護責任和贍養義務,並提倡全社會都關愛三留人員。

三留問題不是個人的責任,也不單是政府的責任,是全社會都需要參與的一項民生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