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疫情面前无性别,只有内心超正的价值观

自古男孩比女孩有地位,曾经姥姥说:“男人出门劳作,女人家中紧闭房门,有人叫门问是否有人,女人从不答应,因为从前女人是绝不允许抛头露面。”

据我所知生活在少数民族的女孩可以享受如同男孩子一般的同等待遇。

改革开放后女人虽然得到了一袭自由,但最终还是得不到家中的认可,无论家中的男孩多么不争气,老辈子人们还是觉得男孩是自己家的人,可以承担传宗接代的责任。

即使在当下不免还有些人会存在这样的思想,他们觉得最理所当然的是和儿子一起生活,女儿是靠不住的,但他们却忘记了最终能给他们真正心甘情愿买单的是对孩子的三观培育。

姚晨:疫情面前无性别,只有内心超正的价值观

01

被大家熟知的电视剧《都挺好》里苏明玉的妈妈是一个有着传统思想观念的女人,自始至终母亲做的任何决定都没有把女儿考虑在范围内,也从来不尊重过女儿的个人思想。

大儿子苏明哲出国留学需要30万,她为了钱连带把明玉正在住的那间屋子一起卖掉,明玉没有了自己安静学习的空间,只能和他们一起挤在一楼,晚上熬夜学习母亲还嫌弃太亮睡不着催着关灯,因为母亲觉得女孩子家考什么清华北大,考个师范或者像她一样当个护士就挺好。

因为一份复习资料她把自己的女儿逼到离家出走,去超市打工赚学费。

但就是这个不被看好的孩子,却成了家里三子们中最出息的孩子。

在母亲去世后为她买了墓地,出了所有丧葬费,反而她最看好的那个二儿子明成最终生活的比较被动。

其实无论男孩女孩都应受到同样的待遇,毕竟这个时代已经不允许女人只停留在从前的无才便是德,而是同样要为家庭作出经济的贡献。

所以说女孩子同样也需要优质的教育,也有为自己追求梦想的必要,而不是只为了对父母进行言听计从毁掉自己的前程。即使无人支持也要自我努力完成。

早已今非昔比,何要被观念束缚住女子前行的道路。

曾有人说:在没有被法律限制的时候,就不要让自己的思想观念被限制住。

姚晨:疫情面前无性别,只有内心超正的价值观

02

邻居赵爸爸与她妻子努力了5年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以偿的为家里生个男孩,家乡重男轻女的观念比较严重,如果没有儿子日后会被称为家里没有人。

为了儿子妻子怀孕4个月被查出说是个女孩,他们竟断然做了引产,但谁知造化弄人,事实结果告诉他们的却是个男孩,妻子也因为这次的手术也伤了元气未能再怀上。

被封建思想固化的乡俗让他在对自己此生必须有个儿子着了魔,因为这件事情夫妻关系一直不和,最后只好离婚。

离婚后他很少回家,妻子离婚不离家一直和他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现在搞得8岁的女儿也不愿与他相处,内心对他产生了抗拒。

他活在乡俗观念里,活在别人口中,这样不仅苦了自己更是苦了妻子,让本就和睦家庭走向分离。

他执着到忘记去把已经正在成长探索中的女儿培养成打破乡俗观念的影响,如果他们用心把女儿培养成最耀眼的那颗星,谁还会在乎他是否有儿子,而不是每次提起时都会说他家女儿真了不起,比男孩都有才能。

在这拼个人实力的时代,何必再让女子承受那些陈旧观念带来的伤害,难道着重点不应该是建立在适者生存的培养基础上,培养到能够独当一面。

不要因为自己内心的枷锁而伤害别人,了解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姚晨:疫情面前无性别,只有内心超正的价值观

03

与赵爸爸思想不同的有位周爸爸,周爸爸是一名老师,很喜欢孩子,现在家里的女儿已经五岁,小姑娘可谓是能歌善舞,与爸爸亲昵的让妈妈羡慕,每次说起都会对女儿翻个幸福的白眼。

说起来周爸爸着实让人很欣赏,无可挑剔,但他的母亲还是想要个孙子,总觉一个孙女有些不妥。

当母亲提起这个话题时,周爸爸拦下母亲的话说:其实现在男孩女孩都一样,相比较我更喜欢女孩些,相交总归贴心些。这几年因为工作我这个做儿子的一直未能顾上您,反倒是妹妹常来看您,如果说生儿子是为了传宗接代,那么生女儿就是在为自己的人生留后路。

周爸爸的母亲听完这番诉说的话看着儿子笑笑,也不再劝说,自此也不再提,陪着全家一起疼爱着这个小孙女。

后来和周爸爸聊天得知他的想法,女孩培养好更有责任感,就看怎么灌输思想培养价值观。他只想用心到有质量的去培养好孩子。

人们常说:男儿有担当,女子够贴心,要不怎说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

只是现在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精力一再压缩,再加上培养一个孩子带来的精力与经济的巨大压力,让很多人对生养产生了一种新的价值观。

所以现在有人只做对孩子重点培养事情,即使是女孩也一样,毕竟现如今的生活已经让很多人认识到女孩也必须要有独立的能力。

培养正确价值观,不同的观念营造出别样的未来。

姚晨:疫情面前无性别,只有内心超正的价值观

04

疫情面前无性别,危难面前同样不分性别,培养正确价值观,做一个真正有爱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还记得武汉中学生女孩陈琪方那句:“哥们,挺住,我把我的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

这话让人听着内心升起一股暖流,没有谁不害怕失去亲人,但他们总能展现出充满爱的大局观。

曾经有人说父母是一所最好的学校,也有人说做父母应该有合格证再成为父母。

产生不同想法是因为生活中,让我们看到了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不同结果与影响。

受到重点培养教育的优秀孩子真心让人心生欢喜,让人感觉家中充满了幸福与温馨;再放眼看去那些与父母形同陌路的人,他们也曾是爸妈的宝贝,也曾想要让他们有个前途一片光明的未来,但最后他们却视父母为仇人,轻则不来往、重责对峙法庭。

姚晨:疫情面前无性别,只有内心超正的价值观

1.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因为母亲的不平等对待,让她产生了反抗的心理,最终选择离家出走赚钱供应自己的学业梦想。

因为母亲的不平等对待让她的性格变得有些冷漠,也让她与二哥苏明成的关系达到了僵持不下的局面。

2.赵爸爸因为思想与活在别人嘴中一直被束缚着前行,这不仅伤害了妻子,还错过了培养女儿的好时机,这可谓是人情两空,让妻子和女儿对他失望透顶。

他为了要儿子一次次伤害妻子,这可谓是没有情义,让女儿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从心灵上对孩子造成了伤害,错过最佳管教阶段,这可谓是不负责任。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有这样的思想关键,没有儿子则罢,家庭影响太大,未来还要为了传宗接代伤害别的女子。

3.周爸爸的话让我想起曾经那个北大弑母的儿子,也让我想起不顾父母,轻易结束自己生命的那些孩子,但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优秀。

所以说孩子受到父母同等的尊重是关键,不能因为性别不同给出差异的理念待遇,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这样孩子才能身心健康的成长,也会在必要的时刻理解父母的感受。

对孩子培养正确价值观是关键,只有内心充满爱,未来才会更有方向。

愿女子不再因重男轻女上受到伤害……

抛开旧观念,重点培养是关键。

姚晨:疫情面前无性别,只有内心超正的价值观

素三,岁月静好,安之若素。爱阅读,爱记录的一位高级采购师,希望我们能在字里行间相遇相知,请留言,请关注。


姚晨:疫情面前无性别,只有内心超正的价值观


孙俪《幸好不漂亮》:后宫佳丽出色频频,为何唯独对她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