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西方有句話叫: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

這次我們來談談“偉大的羅馬”。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羅馬的影響有多大?就說現在的世界。美國經常被人稱作“新羅馬帝國”;俄羅斯曾經號稱自己是第三羅馬;在黑暗的中世紀,即便西羅馬帝國滅亡了,那些曾經入侵羅馬帝國的“蠻族”也要搞出“神聖羅馬帝國”。

就連現在不少西方國家的國徽上,都有羅馬帝國的痕跡。

羅馬帝國崇尚老鷹,從此鷹就成了羅馬繼承人的標誌。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羅馬鷹旗

美國國徽上就有老鷹的圖案。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美國國徽


俄羅斯自不必說,它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雙頭鷹標誌。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俄羅斯國徽


就連德國和奧地利的國徽上,也有曾經神聖羅馬帝國的影子。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德國國徽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奧地利國徽


羅馬帝國就像《海賊王》中的海賊王一樣,生前榮耀,死後傳奇,無數人希望能達到它那樣的高度。

正如那句俗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曾經只是意大利半島中部的七個小土丘。

居住在這裡的人,論智力不如希臘人;論科技發展水平,不如鄰居伊特魯里亞人,經濟發展水平,更不如地中海霸主迦太基人。

可是它卻一點點發展起來,這背後究竟有什麼原因呢?這就是今天文章要解答的問題。

羅馬帝國崛起的原因,簡單歸結起來,有以下4個原因:

原因一:保持社會開放,積極吸納外邦人

傳說羅馬的開國君主叫羅慕路斯,沒錯,就是那個著名的狼孩。

當他率領一群弟兄建立羅馬城後,發現怎麼身邊全是單身漢啊?得想辦法解決弟兄們的婚姻問題。

沒女人,那就出去搶臨近部落的女人。雙方甚至還為此發生戰爭,所幸被搶的女人不願意自己的丈夫和孃家人對立,出面解決了這個問題。最終臨近部落還加入了羅馬人的隊伍,最終融合到羅馬社會中。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古典繪畫:劫掠薩賓婦女


這是第一個例子。

第二個例子,是發生在羅馬王政時代的故事,第五代國王塔克文。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第五任國王:塔克文


塔克文不是羅馬人,他是羅馬當時的敵人伊特魯里亞人,特殊的是,他是伊特魯里亞人與外邦人的混血。

當時的伊特魯里亞社會非常封閉,如果有外族血統想混進他們的社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做生意可以,想要取得公民權,一輩子都不可能。

塔克文看自己這樣下去,根本沒有出頭日,決定帶著辛辛苦苦打拼而來的財富,到新興城邦羅馬看看機會。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一看,機會就這樣來了。當時的羅馬規定:只要你願意在羅馬定居,就可以擁有公民權。甚至不是羅馬人,也可以當羅馬的官員,最高可以當到國王。

其實當時的羅馬國王,更準確來說像是終身制總統。

塔克文一看有機會,決定用自己的財力和能力當國王。後世凱撒時代的羅馬歷史學家李維記錄:“根據傳下來的說法,塔克文為了當選羅馬國王,在全羅馬進行了巡迴演講,說服市民們把票投給自己。”

最終塔克文以絕對優勢當上了羅馬國王。

塔克文給羅馬帶來了很多伊特魯里亞特色的東西。

比如拉丁字母,就是羅馬從伊特魯里亞人那裡學來的,伊特魯里亞人則是從希臘人那裡學來的。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拉丁字母


羅馬基礎設施的支柱,比如水道橋和鋪砌路,都是源自伊特魯里亞。

羅馬的威權象徵,比如羅馬長袍、束棒、凱旋式。在軍事上,就連羅馬軍隊的相互增:重標槍和方盾,都是伊特魯里亞設計的改良款。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後來隨著羅馬的強大,伊特魯里亞人也逐漸融入到羅馬社會。

更別提希臘文化對羅馬的影響了。

所以當希臘人普魯塔克對比為什麼希臘會衰落,為什麼羅馬會崛起時,他說自己的母國希臘太排外,一律以血統論。如果一個人沒有希臘血統,根本無法得到希臘人承認,即便是亞里士多德也不行。沒錯,亞里士多德終身都沒辦法取得希臘公民權,就因為他不是希臘人。

羅馬人在這方面就放得開。這樣做可以吸引很多人才。感覺羅馬的做法像現在的美國一樣,盡力從全世界其他國家吸血人才。

原因二:元老院是壓艙石

羅馬王政時期持續了兩百多年,之後被共和制取代。

為了防止像最後一代國王“傲慢者塔克文”的出現,羅馬規定:原來國王的職能由執政官代替,而且每任執政官只能執政一年,想要接著幹,就要接著競選。

這樣雖然可以防止獨裁的出現,但是共和國的穩定性不可持續,怎麼辦?此時元老院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羅馬元老院


羅馬剛建立時,元老院成員有100位,到了第五任國王塔克文在位時,增加到200位,這新增加的席位大多是為像塔克文這樣的外邦貴族設立的。到了共和國初期,席位增加到300位。

剛開始,只有貴族才能加入元老院,但是隨著平民和貴族鬥爭的發展,特別是公元前367年,平民終於可以競選執政官。而擔任過執政官後,就自動進入元老院。

元老院的構成就發生變化,富裕平民和貴族逐漸合流。

在羅馬共和國初期,元老院還是保持一定的開放性。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羅馬元老院的職能是一步步擴大的。從國王的諮詢機構,到後來擁有立法權和管理權的國家機關,甚至羅馬執政官都是由元老院推舉。在財政和外交方面更不必說。

羅馬元老院成員一般是終身制的,因為裡面有很多社會上層以及擔任過實際職務的人擔任,所以他們可以從長遠角度制定一貫政策,避免因執政官一直換帶來的麻煩。

原因三:古代版基建狂魔

現在我們中國有一個稱號,叫“基建狂魔”,就是痴迷於基礎設施建設到了魔怔的程度,重大工程遍地開花。尤其是道路橋樑,簡直是遇山開山,遇水架橋。

翻開羅馬的歷史,他的早期也是一部古代版基建狂魔的典型例子。

隨著羅馬的勢力越來越大,怎樣溝通殖民地以及盟邦之間的聯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共和國時期的羅馬,就開始了有計劃的道路建設。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羅馬一開始是一個內陸城邦,後來佔領了一個港口,附近臨海,可以曬鹽,為了加強聯繫,就建設一條鹽路,專門運輸鹽。

公元前4世紀,隨著共和國面積擴大,道路建設狀況隨之一變,新建的道路不再用做純粹的經濟用途,更多的是政治、軍事、行政的綜合考慮結果。

公元前312年,阿皮亞大道建設,這條路從羅馬出發,通往剛剛納入羅馬勢力範圍的加普亞,最終達到意大利最南端,成為羅馬的主幹道。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接著羅馬人又修建了弗拉米尼亞大道、卡薩蘭大道、羅馬古道的給你的呢個,隨著羅馬勢力的擴張,連接羅馬和各地戰略要衝的道路網也不斷延伸。由此產生了一句熟語:條條大路通羅馬。

羅馬人修路,不僅是要有路,而且要儘可能把路修得直直的,同時拓寬路面,架設橋樑、開挖隧道、改善排水,讓它變成坦途。

羅馬人開完善了道路和上下水道,讓首都羅馬成為一個宜居城市。以至於當時的希臘旅行家說過一句話:

希臘人熱衷於建神殿,羅馬人關注於完善公共設施。

這還只是共和國時期的羅馬。

到了帝國時代,羅馬把在意大利發展的這套,帶到了其他行省,很多建築直到現在都還有保留。

尾聲

很多人喜歡拿羅馬和中國的漢朝對比。

幾乎同一時間,在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出現了兩大帝國。羅馬帝國和漢帝國。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羅馬帝國對西方文化的影響自不必說;漢朝的影響也可謂深遠。

兩大帝國崩潰之後,都是“蠻族”紛紛登場。

不同的是,羅馬帝國崩潰後,歐洲再也沒有統一;而中國重歸一統,文明綿延不絕,一直到今天。

這種對比令人著迷。冥冥之中,羅馬就像中華帝國的鏡像,研究它可以看出很多東西。

人們都喜歡生氣勃勃的東西,討厭王朝末代的輓歌,這也就是我把文章重點放在生機勃勃的羅馬共和國身上。


從7個小山丘到統一意大利,一篇文章讀懂羅馬500年曆史

歷史讓人著迷的點也就在這裡。看著一個文明、一個朝代興,自有其原因,原因都是相似的,崩潰也都是相似的。

帶著分析和結論,再對照現實,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參考資料:


1、【日】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1: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信出版社,2011年;

2、陳可風. 羅馬共和時期的國家制度[D]. 東北師範大學, 2004.

3、【Kings & Generals】伊特魯里亞——羅馬之前的意大利先民

4、易中天:《兩漢兩羅馬》,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