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载十迁仍弦歌不辍,连州东陂深藏广东师范教育“初心”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广州日报”


  “民族抗战的烈火,炼出了我们这支青年军。走遍了险阻,历尽了艰辛,却淬砺了奋斗精神。我们要探索真理之光,我们要广布文化食粮,那怕魔高十丈,恶战千场。同学们,挺起胸膛,放大眼孔,这是我们的校风,这是我们的大勇!”

  4月24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金融系16级学生李秀丽伫立于连州市东陂镇西塘村沧桑古朴的砺儒书社里,久久凝视着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这首校歌。

九载十迁仍弦歌不辍,连州东陂深藏广东师范教育“初心”

  在那一段段慷慨激昂的旋律背后,浮现的是在那个炮火纷飞、社会颠沛流离、物质奇缺的艰苦时代,有一群岭南先师率领着无数粤港澳学子在这个古老的小村庄,用书本、笔墨铸就了广东学人不为战火易素心、矢志打造学术丰碑的铮铮风骨。

  南粤古驿道5年保护利用成果斐然

  驿道君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2016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相关指示,广东启动了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连续5年由省政府高位推动,精心组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019年,省市有关部门在西京古道沿线发掘出以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为代表的办学旧址;在连州茶盐古道沿线,发掘出以省立文理学院为代表的办学旧址。后来,又陆续在云浮、梅州发掘出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私立教忠中学等办学旧址。至此,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框架基本明确,涉及粤北地区清远、韶关、云浮、梅州4市。

九载十迁仍弦歌不辍,连州东陂深藏广东师范教育“初心”

  其中,清远连州将以省立文理学院为代表进行打造。驿道君了解到,目前省立文理学院在连州期间的办学旧址找到5所建筑,分别是东陂镇西塘村陈氏宗祠、五福公祠、东茂祖厅;东陂镇塘联村的黄氏宗祠、嘉逸福庐。5所建筑结构保存相对完好。

  连州市副市长唐荣伟说:“现在我们一方面正在和省规划设计院开展还原规划,对原来的教导处、院长室、教师住处、文科课室、理科教室、理化实验室等场景复原,包括建立一处省文理学院在连州的纪念柱、建设一个纪念小广场,广场上塑造教育家林砺儒和一些进步教授的雕塑,以供人们缅怀、瞻仰。另一方面收集素材,制作一部当年文理学院在连州宣传进步思想、宣传抗日救国情景的专题片,作为影像资料向前来参观的游人播放。”

  他表示,“当年文理学院所在地是东陂镇,东陂镇是连州市主要重镇,是广东省新农村示范片区,又是国家5A级景区地下河的所在地。我们将完善东陂人文旅游小镇规划,把恢复文理学院旧址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来打造,与地下河风景区形成一个互补的人文景区,依托连州地下河的5A级景区的名气和人气,开拓茶盐古道沿线周边农村农民致富新业态,进一步推动连州农村的发展振兴。”

  考证

  易守难攻的连州成为抗战“避风港”

  为什么广东文理学院会选择连州作为自己的办学场所?从地图中可以发现,这里地势险要,形成西、北、东三面诸多山地拱卫之势,易守难攻,在抗战期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九载十迁仍弦歌不辍,连州东陂深藏广东师范教育“初心”

  其次,连州水资源丰富,同时是广东省最大的生物种质资源地之一。这里长期是联系湖南和广东的商贸中转站,物产丰饶,商贸繁荣,能为大量涌入的师生提供基本的生活与学习物资保障。还有,这里曾是一个重要的古代交通枢纽,历史上这里纵横交错的一条条古驿道串联湖南和南粤地区,是中原进入岭南地区最早的交通要道之一。

  据考证,当时的连县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为数不多的“避风港”。抗战期间,广东先后有70个县市沦陷(70%陆域面积),连县是28个没有沦陷的县城之一。

  当时的广东省政府曾先后在1938年11月、1939年冬天、1941年秋天、1942年7月-8月和1944年6月迁入连州。广东省府所属机关、随之迁连的单位、群体等超过87个,连同走避战祸的随来民众超过12万人,相当于连县原住民的一半多。

  省立文理学院、省立仲元中学、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省立粤秀中学、国立中山大学分教处……众多广东省大中学校在此背景下纷纷迁往连州办学。

  在小村薪火相传成为诸多院校前身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前身为省立勷勤大学,成立于1933年夏。抗日战争期间,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九载十迁,两次落脚连州。

  1939年,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附中从韶关乳源搬迁到连县东陂(现连州市东陂镇西塘村)办学,师生分散居住于村民家中。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及其附中在这里度过了最为辉煌的两年。

  据史料记载,“学院本部设在东陂圩对岸西南3里之西塘及江夏乡,除租用观音阁、祝山祠、陈氏宗祠等7处外,后加搭课室及男生宿舍棚厂各4座,又生物实验室1座。”

九载十迁仍弦歌不辍,连州东陂深藏广东师范教育“初心”

  “附属中学则设在东陂圩西北约2里之塘头坪,除租用黄家祠及原日塘头坪初级小学校址暨碉楼3座外,后加搭课室及男生宿舍棚厂1座。附属小学设在江夏乡,租用黄氏宗祠及民房一间等,勉可敷用。”

  “此外,如运动场所,亦经增辟竣事。新地四周多空旷之地,临近居民多善良,环境颇适宜求学。”

  1942年,学院搬至韶关曲江。曲江失守后,于1945年重来东陂旧校舍。1942年附中因学院离开,独立成为粤秀中学坚守于此,在1945年迁至惠州,诞生了惠州师范学校,也就是现在的惠州学院的前身。1951年,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并入广东省文理学院,设立华南师范学院。

  由此可见,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作为广东多所中高等院校的前身,为广东教育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群星闪耀  

  郭大力边任教边翻译马克思著作

  教育学家、历史学家王越,教育哲学家张栗原,文学教育家吴三立、许杰,历史学家陈守实,地理学家盛叙功,物理学家黄友谋,化学家王赞卿、王鹤清,心理学家阮镜清……小小的连县一时名家云集,他们犹如浩瀚星空中一颗颗小小的星辰,虽然渺小,但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照亮了那个让许多人感到黑暗无助的时代。

  《资本论》的翻译者之一郭大力1940年秋来院,他在连县期间一边任教一边翻译《剩余价值学说史》,并在原来柏林大学教授古斯达夫·梅尔著的《恩格斯传》第一版中文译稿基础上,再次翻译该书。他说:“只有把《剩余价值学说史》也全部译成中文,才算把《资本论》完整地译介给了中国人民。”

  曾在坪石中山大学师从吴尚时教授的何大章,毕业后留在连县文理学院任教。他在这里仰观风云,俯察地理,成为国内著名地理学家、气象专家。他为澳门写作了第一部区域地理专著《澳门地理》,还撰写《广东省之气候》《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广东近世纪历年灾害天气概要》等著作,为广东防灾及气候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备受师生敬爱的院长林砺儒

  在耀眼的群星中,于1933-1941年间任广东文理学院院长的林砺儒备受当时的师生所敬爱。早在1922年,林砺儒任北京高等师范大学附中主任时指出:“中学教育是全人格教育”“要给学生解决所遇问题的资料和方法”,让学生主动提升文化修养。

  在广东文理学院期间,林砺儒将“全人格教育”思想深度融入教学,主张学术自由,全面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他极力主张增添新哲学(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等)、经济学、现代经济学说史、国际政治、世界革命史等,宣传革命思想,并购置进步书刊,供师生阅读。

  国民党当局曾指责教育学院开设新哲学、国际政治等课。他为保留原有的系科课程和进步教师,于1939年将教育学院改为文理学院,将新哲学课改名为教育哲学,仍讲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他拒绝国民党特务插手学院。

  1941年5月,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令免去林砺儒院长职务,为反抗暴行,学院师生自发组织了“挽林运动”。林院长有感于师生之情谊与抗争精神,写下了本文初这一首慷慨激昂的校歌,鼓励师生挺起胸膛、放大眼孔,去探索真理之光、广布文化食粮。

  曾任广东省文理学院教育系主任阮镜清如此评价他:“林老在抗战时期局面动荡的情况下,能上能下,屡次临危镇定,辗转搬迁,历尽了险阻和艰辛,他以远见卓识,办好师范教育,大量培养人才,几十年如一日对祖国教育做出重要贡献。”

  如今,有关部门将文理学院办学旧址之一的陈氏宗祠打造成了“砺儒书舍”,以他的名字命名来宣扬、铭记、传承老一辈教育家的精神。

  故事

  隆隆炮声中徒步两百华里大转移

  抗战时期,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共经历了十次转移。1939年,由广西融县迁往韶关乳源侯公渡后,又迁往连县东陂。

  当时在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文史系学习,伴随学校在战乱中迁徙的北京市退休教师黎品在回忆中为现在的人们还原了那段悲壮的徒步行军历程。

  “1939年12月或1940年1月,日军沿北江东西两岸清远、佛冈大举进犯,逼近曲江,政府下令机关学校立即撤离,文理学院也在其列,这对于学院的学生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乳源往南、往北都是山区无大路可通,只有东西一条从曲江到连县的公路经过这里,并且每天只发一次的长途汽车,学院决定迁往连县东陂。如果让学生自行前往,其难度和风险是非常可怕的。”

  “患难之中见真情,学院领导决定组织学生集体步行前往,沿途的后勤工作由学院全包起来。当天夜里在大饭厅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决定打破年级科系和性别界线,自由组合成八个人一小组,作为沿途行军和生活的单位,并选出正副组长。小组之上再分若干队,会上选出两位同学任正副总指挥。

  “从乳源到连县的直线距离约200华里,但公路沿途几乎全是山路,上山下山都要走‘之’字路。沿途吃饭饮水睡觉怎么办?”

  “总务处配备了一辆卡车,以老何为首的两三名得力员工率领全体厨工随学生行动。他们每天凌晨起来把学生的早饭准备好,学生七八点钟分小组领饭菜吃饭。他们赶紧把炊具食具、学生夜间盖的棉被装上卡车赶往下一站宿营地。”

  “在山区的村落或小坪镇要借房子供一二百学生过夜谈何容易。但我们到达后很快就能找到自己小组的住房和铺地的稻草,喝到茶水并吃到不错的饭菜。为此打前站的人员该付出多大的辛劳!”

  “全部行程约七八天,总算没有辜负学院对学生的极端负责和支援,也没辜负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全部学生平安到达了目的地,没有一个人掉队或伤残。同学们经过这次行军还大大增进了友谊。”

  “除了读书,什么文化娱乐都没有”

  知名媒体人许实1940年秋至1942年春曾在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文史系读书,他生动而形象地用文字记录了那段难忘的生活。

  “那个时候,大学生的生活苦极了!文理学院的校舍、宿舍,全部由树皮和竹笪搭成。四个人合住一间房,睡的是木板床,室内各人有一张长方形木台和一张木櫈。没有电灯,也没有自来水。点的是油灯,用的是井水。学校每人每月发给一竹筒煤油。粤北天寒地冻,洗脸、冲凉全是井水,冻坏人了!”

  “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当时的学习风气也很好。晚上,学院图书馆在汽灯照耀下,莘莘学子都在那里埋头攻读。可是当年学院没有电视、没有电影,也没有收音机。入夜后,除了在油灯下读书与聊天,什么文化娱乐都没有。”

  “早餐,每逢看见一些同学从店铺买下一碟碟热气腾腾的糯米饭(附上一点猪油、酱油和辣椒粉),心中羡慕到了极点。自己偶尔也买一点吃,滋味感到比现下的高级点心不知好多少倍。”

  教授的生活同样十分清苦。许实用“心中不禁为之凄然”来形容自己有一次偶遇哲学家张栗原教授时的情景。“有一回我到东陂墟,看到他手里仅拿着两块豆腐作菜。那时,他正染上肺病,不久即在贫病交迫中逝世。”

  保护与开发

  展示南粤家国情怀,让港澳同胞“寻根”

  目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正携手华南师范大学、清远及连州市委市政府等单位,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挖掘史料,进一步保护、修缮、开发利用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旧址。

九载十迁仍弦歌不辍,连州东陂深藏广东师范教育“初心”

(连州市政府供图)

  省自然资源厅表示,将把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力求建设成为展示华南师范类教育初心的基地——发掘老一辈“贤师”对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为广东现代师范类教育找到“初心”。

  同时,力求成为展示南粤儿女家国情怀的见证地——展现南粤儿女家国情怀,让港澳同胞找到同源文化的根基。

  此外,力求成为传统村落文化展示示范地——为已经都市化的广东,保留一处承载历史记忆的港湾。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黄向老师认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反映的是广东文化教育界在抗日时期于烽火中坚守办学,学者贤师舍生取义坚守教育火种,青年学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革命精神。”

  “建议尽快组织权威专家凝练基地的革命精神和研学教育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成为基地研学资源挖掘和课程开发的真正指挥棒。”

  “学习井冈山的先进做法,推动基地研学事(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基地所在的县(市、区)启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基地所在地建设成为当地的“旅游+教育”重点项目,打造3A级以上景区。”

  他同时认为,研学当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推动精准扶贫。“建议基地在开展研学开发时引导周边乡村社区积极参与,将基地资源所在乡村打造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教育培训基地,形成精准扶贫新模式。”

  华师将深度参与基地建设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研学旅行与休闲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俊教授说,2019年11月,华南师范大学已组织档案馆、校友会及相关专家赴连州调研,并提供了馆藏资料,用于帮助设计单位完善研学基地和省立文理学院纪念柱的设计方案。

九载十迁仍弦歌不辍,连州东陂深藏广东师范教育“初心”

(连州市政府供图)

  去年年底,华南师大部署开展了省立文理学院在世老校友寻访工作,专程到北京各地对现年龄分别为101岁、99岁、98岁、91岁的4位老校友进行了录音访谈。同时,学校由陈文海副校长牵头,组建了由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档案馆等多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工作团队,推荐了多名专家作为省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专家库成员,将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研究、建设、活化和推广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

  据介绍,目前华南师大还正在举办一场“2020红色研学课程设计大赛”。“广东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可以用于研学课程设计的红色资源举不胜举,而近年打造出来的,最为火热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不错的选择。”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一个总体概念,包括了坪石、连州、云浮、梅州等好几个点。跟华师校史紧密相关的是连州、云浮,华师的前身广东省文理学院曾在抗战时期在此坚持办学,九载十迁。我建议同学们更多围绕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来开展红色研学课程设计。”刘俊教授说。

  (原文刊登于“广州日报”,记者为卜瑜,通讯员为蹇登亮,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