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在线圆桌派:直面“戴口罩”的地球

引子: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晚八点“在线圆桌派·直面生态危机”,这是当下人们最应该参加的一场论坛直播。因为它不仅关乎现在,更关乎未来。它立足当下,直面危机,追根溯源,探寻解药。嘉宾们分享的观点新颖丰富,包罗万象,置身其中,犹如徜徉微缩版的百科全书。 (观众卫庭冉评价)


1

民间跨国环保论坛:在线圆桌派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2020,时不我待。否则,人类将没有未来。或者,未来将没有人类。”中国著名环保人士廖晓义女士呼吁。

2020年多灾多难,生态危机席卷全球,除了新冠病毒之外,蝗灾、山火、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面对时下生态危机,我们怎么办?

世界读书日,这场关注生态危机的跨国环保论坛“在线圆桌派”热烈召开。这场论坛,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众多嘉宾借助互联网头脑风暴。

“大家因生态危机而来,为世界美好而去。”论坛组织者马尚田如是说。

适逢世界读书日,此次论坛,来自各国的15位嘉宾分别推荐一本书,开一个“药方”。观点纷呈,让人应接不暇。

本次论坛,中国著名环保人士廖晓义女士和马来西亚生命教育家钟积成先生提供智力支持。


2

廖晓义:向内探求回归天地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中国环保人士廖晓义呼吁:内求与回归

廖晓义女士的致辞引发现场强烈共鸣,“2020,我们遇见的是一个戴口罩的地球日。全球的疫情给了我们时间,让我们停下来反思过去的失误;网络技术给了我们平台,让我们可以在这里风云聚会,隔空携手,静下来思考未来人生的去向、文明的走向。问题在于,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生存智慧来反思过去,选择未来?

廖晓义是北京地球村的负责人,获得过苏菲奖。苏菲奖,国际环保大奖,相当于环保界的“诺贝尔奖”。

廖晓义的人生颇为戏剧性,16岁向往西方文明,26岁讲述西方哲学,36岁接触西方世界,46岁转身东归。用东方环保理念开展环保事业,敬天惜物,顺应自然,解决生态危机。

彼时,廖晓义推出《东张西望》一书,为中国乃至世界环保把脉,将环保的理念放置在科学研究和文化历史的背景中多维度审视,发人深省。

今年,她用自己几十年西行东归的生命历程提出最新观点,“内求与回归——人类携手再出发”。她解释说,内求,就是让人生的去向从向外攫取转而向内探求;回归,就是让文明的走向从背离自然转而回归天地。

她说,“2020,时不我待。否则,人类将没有未来。或者,未来将没有人类。


3

钟积成:中国古代智慧有良方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马来西亚生命教育家钟积成先生提出,回归东方智慧,考验“至诚之心”的时候到了。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次论坛,钟积成先生推荐《中庸》一书,借东方智慧为时下生态危机开出药方: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中国古人早把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本然关系理解得很透彻了。二千多年前的《中庸》,就建立了“天人合一”的理论。

从当下看来,古代中国天人合与慈悲为怀的包容文化将重获新生,并成为全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价值源泉。

数十年来,钟先生奔走马中两地,推广经典情商文化。他认为,世界在快速沉沦,要拯救世界,唯有靠努力培养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类,舍此尚有他途乎?唤醒自己心中沉睡的巨人,每个作为“小宇宙”的人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宇宙密码—本性、良心、明德、道心,世界才能得救。

钟先生预言,50年后世界肯定更好。时下,人类史无前例的血的教训,必然会让更多人幡然醒悟。因为他们更清楚地看到何为真善美,何为假丑恶。人类静下来,天地变美了,必然促使人们在这次疫情之后感悟到“生活简单就是美”的道理,从而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去过更节约、更低碳、更绿色的生活。人们也必然会更加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与国之间,人与天地之间是一体的,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从而更明白“人类命运共同体” ”天人合一”这个真理。

我们经典情商人更应自觉肩负起时代的呼唤和使命,去促进人类的彻悟。各位,从我们每个人自己做起吧!


4

义工苏:找到源头活水,拯救人类自己


苏毅,人称国际义工苏,长期从事公益活动。他每天坚持晨起快走锻炼,年均行走5000多公里。

推荐书目:《直面人生的困惑》

作者:郭继承

通过中西方优秀文化的对比,助你认清自己,看懂世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世界!从经典中优秀文化中汲取力量 在独一无二的生命中体验,从生活实践中增长智慧,面对今天的世界难题找寻答案。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推荐理由:

2020年灾难扎堆儿到来,澳洲大火、新冠病毒肆虐、东非蝗灾,让我们感到世事无常。

面对时下生态危机,我的观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宋代·朱熹 )

我们今天面临的一切,只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我们经历的每个当下,都是珍贵的生命体验。

站在人类的角度是灾难,是末日,感叹命运不公。

站在地球的角度,是深呼吸拉筋压腿活动身体。

站在病毒的角度,是换个新地方住宿而已。

地球诞生于47亿年前,30多亿年前地球上有了最初的生命,病毒生存了几十亿年,而直到30万年前,人类真正的祖先智人才出现。如果把地球的寿命比作24小时的话,人类不过只存在了4秒钟。人无法主宰地球,人当务之急是拯救自己!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站在人类的角度反思:总认为自己看世界角度为真理,总以满足自身利益得失为标准。人类物质极大丰盛,人类精神极度迷茫。只有实践获得感悟,才懂每个角度平等。只有学习优秀文化,才知提升格局共赢。

费孝通老先生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

看清自己是谁,看清世界真实的样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重新发现更美的角度,重新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和世界一起变得更美好。

找到源头活水(三观 信仰 天命),看世界角度越多越清晰。反思中学习中实践-再反思-再学习-再实践。


5

王少鹏:回归健康生活,善待自然和生命

王少鹏,北京全嘉泰生物科技首席运营官,健跑、游泳和健康膳食的爱好和践行者,每年坚持跑步1000公里以上。

推荐书目:《奔跑的力量》

作者:里奇.罗尔

推荐理由:

我是王少鹏,感谢马老师在世界读书日组织了本期的在线圆桌派,能与各位专家、学者、实践者结识和交流,我也倍感荣幸。今天,我推荐的书籍,名字是《奔跑的力量》,作者是来自美国的超级铁人里奇.罗尔。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里奇是一位传奇人物,20岁前后他曾经是斯坦福大学的游泳健将,在即将跨入40岁的前夜,当时他的体重高达到了94公斤,酗酒、熬夜、电子产品、垃圾食品等舒适的现代生活,让他清楚的看到了自己会到何处。

于是,2008年他减掉了20多公斤的体重,通过素食和运动,成功的从“懒骨头”变身“超级奥特曼”。

书里提到,人类正在经历一次无法言喻、无法持续的全球医疗与环境危机。我们被电脑、电视、手机、网络、快餐、药物等现代生活方式保卫和麻痹,坚信这些对我们的身份和幸福至关重要。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公民普遍追求消费主义,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公民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求物质占有越多越好,消费及享受成为了最大的幸福。

但我们得到了什么?

为了满足膨胀的消费需求,工厂正在加速破坏土地且无法逆转,大量食用肉类,过量摄入了饱和脂肪酸、性激素及农药,转基因食品激增,他认为这些成分不仅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也会以难以估量的速度破坏生态环境。地球的生态危机,说到底很大的程度是由我们人类造成的,我们消费越多,健康越差。

这本书,是对我们的健康价值观的修正,也是一份健康饮食和运动的路线图,还是一次呼吁所有人立即行动的倡议书。他在指导人们回归意义丰富、值得回味的生活,成为个人健康和生命的掌控者,释放和善待完美的自我,这就是对自然最大的善待。

我自己深受这本书的感染和影响,5年前成为了一名健跑、游泳和健康膳食的爱好和践行者,每年坚持跑步1000公里以上,减少不健康食品的摄入,尽量让身心回归自然。如作者的感受一样,我的身心状态都有了积极且明显的变化。

深感每一次健跑都是一次完整的体验,一个学会参与、磨砺坚韧、尊重生命、把握自己的过程,也是善待自己、善待生命的一种方式,更是从内心找到自己、善待自然的一种境界。

我的观点是“奔跑之中,找到自己,善待自然和生命”。谢谢大家!


6

钟诚:唯有“敬天爱人”,人类才有未来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钟诚,马来西亚人,在读清华博士,专业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推荐书目:《礼记·月令》

推荐理由:

本篇按照一年12个月的时令,讲述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的文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与时消息”的哲学思维。文章认为,违反时令可能招致的灾祸。虽然夸张,但不无道理。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其中“禁令”部分,便与环境生态的保护相关。中国人自古讲究顺应天时,随时而动,并适当地为自然做出调整。《中庸》认为,至诚之人“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参赞,就是做好天地自然的小助手。

月令观念影响深远,从敦煌出土的《敦煌悬泉壁书》,体裁和《月令》一文大致相同,也是记载了十二个月的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的各项法令。

中国作为农业古国,一直都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借以规范社会人事的传统。所以对天地万物时时保持敬畏之心,拥有适度、节俭的美好品德。在这次疫情中,“顺天而动”、“与时消息”的传统就发挥的淋漓尽致。


7

张伟恒:从阿德勒心理学谈国际合作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张伟恒,书店工作者,目前在新加坡。

推荐书目:《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岸见一郎

推荐理由:

今天我想分享一本与阿德勒心理学有关的书,并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延伸到国际关系的问题。

阿德勒心理学讲了一个重要概念,叫作"人生课题"。好比说,一个孩子要不要做作业,一个青年要选择做明星还是律师,在阿德勒的心理学看来,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人生课题,父母不能干涉。

有些青年为了满足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而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过得非常痛苦。作者认为,这是因为这些青年太需要别人的认可,也就是有"认可欲求"。一般有自卑情结的人,都会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而努力满足他人要求,忽略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物,也就是"人生课题"。

作者认为,其实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有各自的人生课题,父母要做的,仅仅是告诉孩子他们的课题是什么,并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帮助,如此即可。

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各国之间要协同解决生态问题,最重要的也是搞好各自的"人生课题"。我们常看到,无论是减少碳排放量,还是亚马逊森林被焚烧等种种关于生态的议题,各国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推卸责任。有时可能为了甩锅,连国家领袖都会说出相当儿戏的外交言论,这对解决全球的生态危机只是有害无益。

我认为,如果只是为了逞一时的口舌之争,各国还是会面临内部矛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无论外界怎么说,都要做好自己国内的生态管理,聚焦于自己的"人生课题",这样才能解决地球的危机。

此外,处理这些问题时,也不能过度寻求认可,满足认可欲求。一方面,不要轻易走民粹路线。比如用核能会有什么后果,不用核能又要怎么解决碳排放的问题,这些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不应什么都丢给民众选择。另一方面,也不要太急于辩驳外界的批评,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人民就会看到,其他国家也会看到,若有好的方法,别人也会合作、学习。

这里还要再补充一个观点,阿德勒的心理学还有一个宏大的观念,其终极目标就是要追求"共同体感觉"(social interest),即社会的兴趣。

当人们不再着眼于自身,而是意识到人类乃至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命运共同体,并为其付出贡献,人们就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如果各国领导人也以这种心态来看待生态问题,这个世界就会有希望!


8

荳荳:固本培元,抢救外伤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荳荳,杨萌智,来自马来西亚马六甲,教育工作者。

推荐书籍:《寂静的春天》

作者:蕾切尔·卡逊

推荐理由:

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用四年时间亲自做实验、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完成这本书,于1962年出版。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严肃的环保课题,让老百姓也能明白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推荐理由:

作者在那个年代用一本书,唤醒了人们对化学农药使用的觉醒,以至于后来形成了一系列的环保运动。

可是人类到今天为止,依然无法完全摆脱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粮食与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密切相关,如何在生产粮食的同时又善待我们的环境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曾经说过:“人类甚至辨认不出自己创造的魔鬼”。我们千万不要走到这一步。

2020年的春天,人类被关在了家中,春天显得有些安静,但窗外依然还有花开和鸟鸣…可是如果有一天花儿不再绽放,鸟儿不再鸣唱,小草不再发芽,树木不再生长......,即使人们都走得出来,那将又是怎样的一种寂静?但愿这样的春天,不要到来。

针对生态危机提议“药方”:

固本培元 ——多保留一些森林和荒野,让地球能够恢复元气。

抢救外伤——想办法扩充有机种植或友善农耕。


9

黄良斌:保护水资源,人类共同的财富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黄良斌,来自马来西亚,河海大学在读研究生

推荐书目:《水资源战争》

作者:莫德·巴洛,现任加拿大人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是加拿大最大的公众利益组织。她是国际全球化论坛水资源委员会主席和蓝色星球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后者是一个以制止对水的商品化为宗旨的国际民间社会运动。

推荐理由:

水是人的基本需求,还是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水作为生命三要素之一,绝大部分人不能缺水超过3天,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要素之一。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是中国与2012年给出水资源的一个定义,这样体现出水资源的重要性。

可悲的是,在第三世界中大部分的水资源掌控跨国集团手上,当地人民需要付昂贵的水价才可以使用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自来水。水资源被人们视为“蓝色的金子”,却正在一步步私有化和商品化,被大的跨国企业垄断,并由此催生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如果人们不对其加以限制,地球上很多人将干渴致死。

在如今的自由经济市场中,不应该让水资源如同一般资源那样在市场中自由买卖,因为这是人类的生存的基本权力,应该由政府来调控,让人民都可以公平地享受。

这不代表人们可以免费享受,这一点可以参考新加坡的制度,政府可以通过一些补贴政策来优惠经济困难的民众。这样既可以缓解水处理和输水的成本费用,也可以提醒民众水资源来之不易。

水资源其实是有限的,课本所说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基于我们的用水量等于降雨量,可惜现实是用水量远大于降雨量。就如同我们的开销是大于收入的,那等待我们的就是破产。所有的工业的制作过程中都需要淡水,如果我们过度消费也会加快我们这一重要生存必需品的损耗。

我呼吁,保护水资源,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10

闻嘉伟:生态危机不是“黑天鹅”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闻嘉伟,现居北京,80后。互联网公司PM(产品经理),SAAS模式医疗方向的ERP系统。业余爱好,喜欢研究投资和身心灵知识。

推荐书目:《随机漫步的傻瓜》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推荐理由:

一、黑天鹅事件的重要性

二、概率思维的重要性

三、幸存者偏差的重要性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面对时下生态危机,我们怎么办?我们从概率和样本讨论这个问题。

面对生态危机,我们总会说,没事。根据各种气象学,各种科学的预测,发生大海淹没陆地的可能性还早着呢,发生全球变暖导致人类毁灭的可能性还早呢,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可能性不大等等各种不以为然的言论。

可是,当生态危机真的出现时,那就不存在什么百分比的概率问题了,那就是100%的概率。样本未必全面,同时危机一旦发生那就是100%概率,绝无什么低概率可言。而这个百分百的概率发生后带来的灾难和后果也是无法想象的,各种100%的黑天鹅般的灾难。

从随机性和概率性上来讨论这件事,我们不要以为当下生态恶化的速度和发生的报应可以用各种科学的样本去做概率性分析,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继续破坏,不是所有的科学样本都能把事物发展的结果能全面的分析到位,一旦发生那都是不可度量的后果。

所以,面对我们无法预知的生态风险,和一旦发生后我们无法抵御甚至要付出极大代价的生态风险,我们自身首先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我们自己是否可以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去破坏生态,能否保护好我们当前的生态;

第二我们既然要求不了别人,那我们是否可以对各种发生生态危机的概率的不确定性,提前做好预防和准备,至少在生态危机导致的各种次生黑天鹅事件我们可以保护好自己和我们的家人。


11

王伟:遵从天道,治病求本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王伟,来自北京,中医文化爱好者。

推荐书目:《黄帝内经》

推荐理由:

1.《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巨著,还系统地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面对时下的生态危机与人心混乱,治病必求于本。我们最应该的是,认认真真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3.面对此次疫情,《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提到诸多养生要道: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万不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

“真气从之: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恬惔虚无: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遵从以上天道,即是对人类社会对大自然的无形回馈。


12

孙越:知己知彼,科学防疫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孙越,山水美术馆馆长。

推荐书目:《病毒星球》

作者:卡尔·齐默

推荐理由:

知己知彼,科普必须了解病毒的知识。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病毒星球》来自知名科普作家卡尔·齐默,在书中他讲述了关于十二种病毒的故事,分为四类,这些病毒都很具代表性。


13

吴秀颖:人与自然,和合共生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吴秀颖(右1),来自马来西亚。

推荐书目:《守望家园》

作者:徐刚

推荐理由: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美丽叙述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雾霾笼罩下,这是一部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的美文集。

文学轻易能感人, 作者用文学创作方式描写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一页页的文字就像一波波海浪拍岸, 每一次都能获得心灵上的浸润、冲刷和淘洗, 能更深层地去反思。


14

马尚田:敬天惜物,顺应自然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马尚田,生命教育工作者,“在线圆桌派”发起人,主持人。

推荐书目:《东张西望》

作者:廖晓义

推荐理由:

《东张西望》,为中国乃至世界环保把脉,将环保的理念,放置在科学研究和文化历史的背景中多维度审视,中西同构,科艺同构,发人深省。

直面生存危机,地球村民在行动 | 「在线圆桌派」全记录

廖晓义,中国环保人士,北京地球村负责人。文章开头已经介绍了她的事迹,不再赘述。

她16岁向往西方文明,26岁讲述西方哲学,36岁接触西方世界,46岁转身东归。数十年来,她用东方环保理念开展环保事业,用中国智慧来解决生态危机。

今年,她用自己几十年西行东归的生命历程提出最新观点,“内求与回归——人类携手再出发”。

让人生的去向从向外攫取转而向内探求,让文明的走向从背离自然转而回归天地。

“内求和回归”的提法,我非常认同。时下我们面对的生态危机已是生存危机。生态危机问题其实也是人心问题,生态灾难也是人心的灾难。我们说天灾人祸,其实天灾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