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得包勇吗?------「红楼梦」里忠于职守的甄府家人

在[红楼梦]里,有一个很容易被读者忽视的小人物,因为他在九十三回里才出场,而有很多人,当然也曾包括我,又往往不爱阅读后四十回,原因很简单,都是被以前的历史或红学家们的定论洗脑,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都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水平比前八十回差个十万八千里.因此,一般人不了解后面的内容,更别说研究了.

那么,这个小人物是谁呢?他就是时在南方的甄宝玉家的一个家人.此时,因为甄家获罪,被朝廷发配边关.甄大人就手书一封信简,让包勇带上,来投奔贾府讨生活.信中言说包勇"......虽无奇技,人尚悫实......''(九十二回).包勇初始不情愿来的,被甄大人一番劝说,称到了贾府就像在甄府一样,包勇这才赶了来的.贾政虽然觉得家里人口已经极多,但还是留下了,又见他是一位''肩背宽肥,浓眉爆眼,磕额长髯气色粗黑..'的男人(九十二回).如此一表人才相貌,一个颇似张飞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包勇作为甄家的家奴,一直在那里生活惯了,一旦重新再换个主人生活,而且还是从南方来到北方,这对他来说,也是人生的一次大变故,前途如何不得而知.其实,包勇的人生与当今普通百姓寻找工作何其相似!如今的壮年人出去打工不也是有主动和被动的跳槽吗?包勇当然是被逼无奈,才来投靠贾府的.但此时此刻,贾政虽看好他的体格,适合看家护院,却并没有安排他工作.我觉得这或许不是贾政不想使用,而是觉得初来乍到,就安排工作,有损甄家与贾家的友好关系,为此,暂时也只能把他养起来.

你记得包勇吗?------「红楼梦」里忠于职守的甄府家人

包勇

我个人觉得(或许有点附会),作者取"包勇"这个名字,不是随便为之,而是应有一定寓意的.这是[红楼梦]里最喜欢使用的取名方法------谐音法."包勇"首先就是"包容"的意思.甄家落难,其家人来投奔,而贾家此时也是人多粥少,正是无奈之际,不料.包勇前来求援,贾政不好推脱,还是把他养了起来.这就是贾府的包容之心,有了这份包容,让难中的包勇肯定感激万分.

等到宁国府被抄家,贾赦又被人弹劾"交通外官,依势凌弱"(一零五回),被革除世职.随后,将宁国府和贾赦以及他的儿子贾琏王熙凤的财产查抄殆尽. 贾琏也没有办法处理家中任何事务.此时,贾府内外一片狼藉.贾政一派书生意气,凤姐抱病羞惭,家中亏缺日重,不免典房卖地.贾府的一些比较有钱的家人,怕贾琏借钱,"都装穷躲事,甚至告假不来,各自另寻门路."(一零七回).独有包勇看到贾府这些下人们的行径,很是看不惯,他倒很是替贾府担忧,又无可奈何,只有自生闷气,喝闷酒.

一日,包勇酒后在街上闲逛,听到路人谈论贾府被查抄之事,方知被查抄的原因就是有人告发,此人就是屡屡被贾府提携而得到升迁的贾雨村.如今,为了自保,就出卖了贾府.包勇闻听此言,怒从心中起,真想立即把那人打死.正巧,贾雨村坐了娇子,打从眼前经过,他得知此人就是卖友求荣的那个人,就大声骂将起来:没良心的男女!怎么忘了我们贾家的恩了(一零七回).包勇回到贾府,趁着酒兴,就向众人炫耀自己痛骂贾雨村的事情.有人不耐烦,就报告给贾政,说包勇酒后闹事.贾政也不问青红皂白,反倒责骂了他,并罚他去大观园里看门.

此处,贾政正当贾家多事之秋,心里烦乱不定,哪里注意细节问题?此番对包勇的呵斥,就是典型的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竟然完全没有领会包勇的一片赤城之心.而包勇呢,虽然行事粗鲁,言语憨直,本来一片好心,却没有人理解,更没有被贾政领情.此番小小的挫折,并没有让包勇从此消沉,依然听从安排,来大观园看门,并且终日舞刀弄棒,锻炼身体.

此时的包勇心平气和,安于工作.这应该又是他对贾府的一种包容之心.如果他小肚鸡肠,只管怨恨贾政对他的呵斥,就算他身怀绝技,就是不肯做事,装疯卖傻,那么,后来发生的事情恐怕会相当严重.这也为当今的在职人员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你记得包勇吗?------「红楼梦」里忠于职守的甄府家人

妙玉

正当贾府操办贾母丧事之际,周瑞的干儿子伙同一些强盗,打起了贾母房间那些财宝的主意.他们趁着上房空虚,只有几个女人夜里看守门户,就将贾母房中的财宝抢个精光.顺便来到大观园,看到惜春的房中,有个漂亮的尼姑,就打起歪主意了.此尼姑不是别人,正是带发修行的妙玉.众人与盗贼的一番打斗,如果没有包勇的奋力拼杀,单靠那几个乌合之众,贾府的损失更大.不但妙女被抢走,恐怕惜春也难幸免.

你记得包勇吗?------「红楼梦」里忠于职守的甄府家人

贾惜春

包勇的勇气和担当,在此处发挥得淋漓尽致,无愧于甄大人的一番举荐.这又是包勇这个名字的第三层含义."忠义"两个字的文化内涵,在包勇身上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他身在甄府多年,肯定是忠心耿耿的人物,否则,甄大人不会在自己最危难的时刻,还不忘介绍他来贾府讨生活.包勇不能在甄家尽忠了,到了贾府,虽没被重用,但也不曾委屈了他.他是感恩戴德的.一旦有机会,定会报答贾府的恩情,这就是义.

包勇在贾府的所作所为,虽然不是很多,但就此而论,他已经很够格,是一个忠于职守的英雄人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忠于职守的英雄保安.他保护了贾府生命财产的安全,没有辜负贾府对他的难中相助,更为自己赢得了无上的荣光,为他后来能够再回到甄府打下了牢固的基石.

包勇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普通百姓,他的行事理念或许就是"忠义"二字.忠义文化,贯穿于封建社会的角角落落.如今,社会观念丰富多彩,是否就完全不需要提倡"忠义"理念了呢?我觉得似乎也不能一棍子打死.那种自私狭隘,为了个人小圈子的所谓的"忠义",固然不可提倡,但如果上升为集体利益或者国家利益的高度上的事情,那么,就必须高度重视"忠义"思想理念的提升和修养.否则,人人只管一己之私,丧失为国为民的思想,甚至危及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于个人而言,是卑微可耻.于国家而言,是祸患无穷,蚁穴毁堤之痛.知古察今,阅读[红楼梦],不只是看宝玉和黛玉的感情纠葛以及那个封建社会的总体面貌,更应该结合现实生活,化古为今,为我所用,来立体观照我们当下的生活.基于此的阅读[红楼梦],就会事倍功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