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早点介入战争?

在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使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两年里,

美国一直处于全球冲突的边缘。埃文·莫兹利教授探讨了为干预或孤立而提出的论点,并审视了罗斯福总统迈向战争的步骤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早点介入战争?

珍珠港被轰炸

1914年8月爆发了“大爆炸”,五个最强大的欧洲大国立即陷入冲突。1939年9月,只有三个欧洲大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开始了一场战争。1940年6月,意大利、1941年6月和1941年12月,日本和美国紧随其后,尽管整个冲突实际上始于1937年7月中日战争。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早点介入战争?

罗斯福总统在国会联席会议上

中立的美国是在国会和珍珠港袭击事件之后,经过几个月的争论后才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1年12月8日,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合影。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比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要简单。到1917年为止,只有有限的反对参加这场冲突。四月,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要求国会对德国宣战,主要是为了回应柏林不受限制的潜艇战争(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击沉商船)的政策。该宣言在参议院以82票对6票、在众议院以373票对50票获得通过。但是,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舰队对其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海军基地发动了突然袭击之后,中立的美国才在国会和公众中争论了几个月后才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早点介入战争?

美国轰炸日本东京时的航空母舰

干预与孤立:为什么美国不想介入?

1937年7月爆发的日中全面冲突与美国及其人民关系不大。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战前行动也没有:重新军事化1936年派遣军队进入莱茵兰,强迫与奥地利统一,1938年苏丹危机后捷克斯洛伐克被摧毁。1939年9月希特勒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宣战似乎与美国没有什么关系。然而,1936年11月当选连任的民主党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却公开反对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1937年10月,他在芝加哥发表演讲,呼吁对侵略和好战的国家实行“隔离”,他还公开谴责德国纳粹政府的性质。

然而,国会尽管参众两院都由民主党控制却包含着强烈的反对干预的声音。这种反对是基于长期的“孤立主义者”传统,其拥护者不希望美国--就像被广阔海洋所保护的那样与外国和海外战争“纠缠不清”。在国会和美国公众中,一战的经历强化了这种情绪。一战中,孤立主义者声称美国是在1917年才进入的,因为美国制造商想通过出售军火来获利。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早点介入战争?

美国著名军火公司洛克希德马丁

上世纪30年代,许多美国人不想为了遥远的中国而陷入血腥的战争,也不想卷入一些美国人眼中的使大英帝国永久化的战争。此外,从大萧条面对持续的高失业率和农业问题,似乎需要集中精力于国内的复苏,而不是国外的冒险。

是什么改变了美国的想法?

1940年5月和6月,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美国人曾预计“欧洲战争”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拥有比德国更多人口和全球资源的盟友最终将占据上风。相反,希特勒的军队意外地赢得了迅速的胜利,使法国退出了战争。第三帝国控制了西欧和中欧;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在地中海为英国开辟了新的战线。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在几个月内击败幸存的艾利。现在看来,除非提供帮助,否则美国可能不得不独自对付一个由德国主导的欧洲。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早点介入战争?

许多美国人不想为了遥远的中国而陷入血腥的战争,也不想卷入一些美国人眼中的使大英帝国永久化的战争

1940年5-6月剧变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尤其是资源丰富的法国和荷兰的东南亚殖民地突然被外人控制或占领。如果帝国的军事资源集中在欧洲和地中海,即使是英国殖民地也会受到威胁。1940年9月底,当日本向法属印度北部派遣军队时,这一潜在的威胁开始成为现实。

1940年下半年,美国成为支持英国的重要基础,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大大提高。1940年9月,德国和中立的日本与意大利签署了“三方条约”。其意图是像1917年那样,阻止美国人参战;签署方承诺,如果美国与他们中的任何一方开战,他们将相互支持。在美国,舆论对德国在欧洲的地位感到震惊;此外,1940年夏秋对伦敦等城市的轰炸以及对英国船只日益增加的潜艇袭击也引起了人们的同情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早点介入战争?

二战欧洲战场形势图

尽管如此,罗斯福还是小心翼翼地采取了行动;1940年11月将举行总统选举,在他竞选前所未有的第三任期时,这可能是一场艰苦的斗争。他承诺不让美国直接卷入这场战争。最后,他获得了55%的选票(从1936年的61%下降)。参议院仍然是可靠的民主党,但是在众议院,民主党的结果比1938年略好,罗斯福的政党赢得了435个席位中的267个。反对党共和党赢得了近40%的席位。

历史作家尼古拉斯·贝斯特对珍珠港事件和后果进行了反思。珍珠港是日本的突袭行动,把美国带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没有明确的战争授权

在民意测验中的胜利使重新当选的罗斯福有了更多的行动自由,但并不是一项开战的授权。他不想在没有得到广泛支持的情况下对抗德国和意大利,相反,他利用自己的总统权力实现了一边倒的中立。1940年9月,他已经向英国提供了50艘过时的美国驱逐舰。现在,在1940年的冬天,他宣布美国将是一个“民主的阿森纳”,到1941年3月,他成功地通过了国会租借法案,向英国提供武器而不需要直接付款。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早点介入战争?

美国驱逐舰

1941年初,英美军事领导人在华盛顿安排了秘密人员会谈。1941年7月,海军陆战队员被派往冰岛,解除了英国驻军的职务。八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附近的军舰上举行了一次壮观的首脑会议;他们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联合声明反对国际侵略行为,并公开谴责希特勒和纳粹主义。从9月起,总统下令美国海军开始护送英国车队。

与此同时,柏林努力避免1917年美国宣战的那种行动,尤其是潜水艇对美国商船的袭击。这种克制的动机是入侵苏联的计划,该计划于1941年6月生效;在柏林,与美国的对抗计划只有在俄罗斯取得胜利之后才能实现。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早点介入战争?

1941年峰会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附近的战舰上。(图片来源:Fox Photos/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

更直接重要的是远东地区的事件,1941年华盛顿成为日本的主要抗衡力量。为了阻止日本占领更多的亚洲领土或加入德国一方的战争,华盛顿利用了强大的经济制裁。1941年7月,日本军队进入印度南部,作为回应,华盛顿冻结了日本的资产,并与英国和荷兰一起切断了对日本的石油出口。美国外交官在道德上可以理解,但在外交上提出了严厉的要求;在最后版本中,关系的正常化和经济制裁的结束取决于东京方面结束了对华战争,并退出了“三方协议”。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种强硬路线是企图挑起攻击,这将允许罗斯福借此与德国和意大利开战。更合理地说,可以说华盛顿低估了日本的决心和军事能力。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早点介入战争?

美军储备的战机

在华盛顿与日本外交官的谈判仍在继续,但最终东京的文职和军事领导人决定直接控制英国和荷兰在东南亚的资源,特别是石油;只有这样,日本才能保持大国地位。

鉴于罗斯福的强硬政策,日本领导人得出结论认为,他们的行动可能会激怒美国参战。同时,美国控制的菲律宾的战略地位有可能阻碍从东南亚到日本的航线。东京决定对菲律宾和美国舰队在珍珠港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

珍珠港:罗斯福在袭击前知道吗?

华盛顿的情报,主要来自美国密码破解者拦截的通讯,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一些阴谋论者声称,罗斯福总统曾对珍珠港袭击事件发出预先警告,但让它继续下去,因为结果将是为战争召集美国公众舆论;这肯定不是事实。手头的情报确实表明,日本即将在东南亚采取行动(可能是针对英国),但并不是针对珍珠港的大胆打击。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早点介入战争?

罗斯福总统戴着黑色臂章,在美国对日宣战时签名

珍珠港突袭在军事意义上对日本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从政治上讲,这是愚蠢的;它是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在周日上午的谈判中,在美国领土上进行的,美国的生命损失惨重。正如英国驻华盛顿大使在他的日记中所说:“如果与日本发生战争,我无法想象他们会采取任何更彻底的行动来团结、团结和激怒美国的舆论。”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欧洲轴心国的行为。罗斯福从珍珠港事件前一周解密的消息中得知,如果日本这样做,德国和意大利现在准备与美国开战。精明的是,在他12月8日在国会上著名的“臭名昭著日”演讲中,他没有要求对此宣战。他们,但只反对日本。这样,德国和意大利就采取了第一步,于12月11日宣战。

这有时被称为希特勒最大的错误。根据1940年9月的“三方条约”,德国没有被迫与美国开战;日本挑起了这场冲突,而不是华盛顿。尽管如此,希特勒已经选择了战争。他对珍珠港并没有事先的了解,但他知道日本计划在东南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这可能会使英国陷入对日战争,可能是在美国的支持下。

也许这位独裁者认为罗斯福对纳粹政权的敌视使与美国的战争不可避免,而且无论如何,美国在帮助英国方面也无能为力。但重要的是,他的决定将德国(和意大利)与背信弃义的珍珠港袭击者联系在一起,美国公众舆论支持全球战争。但于此同时的美国借助两次世界大战赚的可谓盆满钵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