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新闻报道应 该如何提升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包括观点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自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对新闻价值进行了诠释之后,新闻界关于新闻价值的讨论从未停止。其中最为广泛应用于实践的是美国希伯特和麦克道尔提出的五要素说,具体包括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冲突性。新闻价值会根据不同的时代环境有所改变,基于传统新闻目标定位和生产流程的新闻价值理念,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发展也受到了一些挑战。

自媒体新闻报道应 该如何提升新闻价值标准?

一、传统新闻价值与新媒体时代新闻价值的异同

(一)新闻时效性:从报道过去事实到预测性报道中的新闻未来时 一直以来,新闻被定义为: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传统报道的时效性是指对新近发生时间的及时报道,内容新鲜。它包括两个时间段:一个是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另一个是新闻报道的时间。这两个阶段有一定的时间差,因为新闻从制作到发表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然而到了新媒时代,新闻的“及时”变成了“即时”。新闻上一秒发生,下一秒就有可能被发表到互联网上,这时的传播者不再仅仅是专业的媒体工作者,也可能是互联网中的任意用户,时间差大大缩短了。以数据新闻为例,基于数据的分析强调对事物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把握,人们在做预测性报道是依托技术使报道变得更为科学和准确。数据新闻的出现提早了新闻报道的时间,给新闻业提供了“创造新闻”的机会。

自媒体新闻报道应 该如何提升新闻价值标准?

(二)新闻接近性:世界是“平的”,新闻传播突破地域限制

传统的新闻价值判断中,人们很看重新闻的接近性,即新闻与受众的关联性。但在网络世界中“地球村”的预言成为现实。受众在接收新闻时接近性的影响因素仍然存在,但有所减弱,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注意到全球各地的动态,这时新奇、有趣新闻更能引起用户注意,虽然事件发生地可能离用户十分遥远。

(三)发现“异常性”方法的转变

早在 19 世纪 70 年代,“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就成为美国商业报纸选择新闻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记者往往需要凭借长期在新闻实践中的新闻敏感和报道经验才能实现。而新媒体时代,数据新闻、机器人新闻、算法新闻推荐都是通过计算机自动大量数据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异常值,从而挖掘出意想不到的新闻价值。比如《卢森堡泄密》、《瑞士泄密》等系列报道,便是通过对已有数据和材料的再挖掘得出的调查性报道。

(四)趣味性再定位:从新闻作品到媒介产品的转移

从新闻价值取向的层面来说,传统新闻报道往往更加突出显著性和重要性等因素,比较忽视趣味性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新闻价值要素的取向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新闻生产的主体不再只是主流媒体,自媒体发展迅速,娱乐新闻的市场比重逐渐上升。

二、自媒体新闻报道提升新闻价值标准的措施

(一)坚守新闻来源的准确性、可靠性

新闻来源向来是新闻生产中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部分。自媒体在生产新闻的过程中,新闻来源是否准确、可靠决定了自媒体新闻的质量。可靠的新闻来源包括:基于专业性的权威,如各类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主体。在印证新闻来源时,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多源印证。这就要求自媒体不能一味追求快而忽视新闻最重要的特征,即其真实性。

自媒体新闻报道应 该如何提升新闻价值标准?

(二)在编辑过程中坚持新闻的易读性、参与性

易读性和参与性是自媒体新闻制作中的优势,其语言风格不像主流媒体那样正式、严肃。自媒体应继续保持,但同时也要注意语言不能太过低俗,可以口语化,但不能低级化,趣味与严肃并行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以公共性、适用性衡量发布内容的价值取向

自媒体应该更加注重新闻的公共性,而不是只注重新闻的猎奇性,而追求一些低俗、恶趣味的新闻。尤其当今的自媒体往往是某个领域中的意见领袖,其影响力不可忽视,更应注重自身的修养,加深随公众利益的考虑。 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中,新闻客观性存在于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之中,同时受众是新闻价值判断的核心,新闻价值的关键在于受众兴趣和受众心理。虽然时代一直向前,但判断新闻价值的初衷未改。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新媒体时代,甚至是在未来的新闻发展,新闻价值的研究都不应脱离传受双方的价值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