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養孩子

新聞看到了一個33歲的成年男性,在回老家的路碰到自己曾經初中的班主任,在網上視頻裡看到,這個男性對老師進行施暴一直說,你記不記得我,在上學的時候你是怎麼打我的。這個男性在事後詳細寫出他十三歲上學的時候遭受過老師的體罰,老師是怎麼打他的一些經歷,甚至有些同學可以證明他們看到過這樣的過程。

我們要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養孩子

很多市裡,縣裡,農村裡的學校,老師打學生是很正常的事,我們習慣了把孩子送到學校,告訴老師孩子不聽話,只要是為了他好,你只管打沒事。教師需要我們用心去尊重的,也不排除在人民教師隊伍裡混雜了一些根本不值得尊重的人。

新聞事件的男主人公說小的時候老師在他身上施的那些暴和惡,他20年也不會忘,那時他的年齡已經達到了人生的青春期,是他的性格,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最後一次可塑性機會。他說現在他已經是一個女兒的爸爸,他有了女兒後更忘不了老師對他做的事,他會想象女兒以後上學,每天憂心忡忡覺得自己小時候遇到的事情,一定不會讓孩子再受到任何一點點的傷害。每天的生活他需要努力去克服自己,怕矯枉過正。

我們要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養孩子

兒童心理學說一個孩子從小的時候,我們給他心裡留下一點點什麼樣的種子,在他長大以後就會結出一個什麼樣的果,而且這個影響是很久都揮之不去的。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不要以為他小就可以惡語相向,甚至我們的情緒失控,都會給孩子心裡留下非常不好的影響,有什麼樣的果,一定有什麼樣的因。

我們要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養孩子

教育心理學角度說人的記憶分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超過24時的記憶就是長時記憶。關於腦科學兒童的研究表明,孩子在8到12周甚至更小的時候開始有長時記憶,孩子用腳去踢一個玩具,然後會唱歌,孩子很喜歡,過了一天之後孩子還記得該怎麼去踢。因為他不會表達,我們感覺孩子沒有記憶,兩三歲的孩子會很好的表達自己,我們才知道他有記憶,他懂事了。

孩子早期的記憶會把我們對他做了什麼記在大腦裡,只不過他長大以後提取有些困難,他可能有些事情朦朦朧朧的記得,但是不記得具體細節了,有情緒的感知。他會習得當他不爽的時候,當他生活中遇到一些有問題,自己如何去調試自己的情緒,完全是從爸爸媽媽對他的方式中學到的。

我們要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養孩子

媽媽生完孩子體力消耗會很累,爸爸要承擔這些孩子的事情,晚上要換尿片,餵奶等等,這個時候爸爸對待孩子的方式很重要,孩子哭讓爸爸很不耐煩;耐心的安撫她,不管他多鬧爸爸都會慢慢的安撫處理,這些記憶對孩子未來性格的塑造都有很大影響。

孩子餓了吃東西就要哭,爸爸媽媽怎麼說孩子忍一忍,馬上給你吃,孩子就會稍微等一下;孩子長大一兩歲的時候,要一個東西沒有立刻滿足,他就慢慢學會延遲滿足。我們想去教孩子一些好的品德,就緣於孩子早期大量的訓練。

我們要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養孩子

那個老師為什麼以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源於老師的童年原生家庭相處關係。因為不是所以老師都這樣,有的老師會用春風細雨的方式解決問題,用溫柔的力量和持續的力量改變孩子,比用狂暴的力量更能持續的改變孩子。

我們希望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心靈受到創傷的孩子越來越少,這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誰也不要輕易去做那個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事情,不確定可以給孩子好的影響的時候,就不要輕易去影響孩子,勿以惡小而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