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最近,有一條新聞讓人看了特別氣憤。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10歲女兒在家上網課期間,沒有好好聽課、寫作業,母親一氣之下,拖著孩子投海自殺。

警察到達時,母女倆距離海岸已經30米遠,當時海上風浪很大,沒準一個大浪打來,兩個人就會葬身大海。

女兒當時已經泣不成聲,一個勁地想要掙脫媽媽,卻被媽媽強拖著,繼續往深海里走。

被警察救起後,這位媽媽說:“因為孩子學習不認真,這次真的把我氣壞了,就想用這種方法嚇唬嚇唬她。”

嚇唬?有拿自己和孩子的命嚇唬娃的嗎?

這位媽媽的過激行為,引來很多網友對教育方式的深度探討——

這種教育方式能不能把孩子教好不知道,鐵定會留下心理陰影是真的。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網課當下,每個家長都希望早點開學。


這位媽媽的生氣、抓狂、無助,很多家長都在經歷。


但動輒情緒不穩定至此,拿孩子的生命開玩笑,還是趕緊打住吧!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家長心智水平太低,看不得孩子一點問題隨便就情緒爆炸的,

就放棄對孩子在學習上的教育吧,孩子自生自滅也比父母管教強。”

是啊!家有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是孩子的一場童年浩劫。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你把孩子帶到人世,

但沒有權利決定孩子生死

情緒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情緒炸裂的父母,卻是孩子最大的災難。

還記得多年前,甘肅28歲母親砍殺4子女後自殺的事件嗎?

母親楊改蘭因低保被取消,一時想不開,情緒低落、悲觀,用斧頭的鈍面將3女1子殺害,後自己服農藥自殺。

她的奶奶趕到現場,哭著說:“你把老大(楊改蘭大女兒)給我留下啊!”

當時楊改蘭還有意識,回道:“娃娃給你留到18歲,也是要走(出嫁)的,拉扯到18歲也是白拉扯。”

這都21世紀了,卻不止一個媽媽這樣想:

是我把孩子帶到人世的,我就有權利決定他們的生死。

2017年夏天,北京某小區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因丈夫有了外遇,帶著9歲的女兒站在空調外機上,準備從7樓跳下。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當時,女兒撕心裂肺地哭喊:“媽媽,我不想死。”

可是,面對女兒的孤立無援,媽媽卻無動於衷,甚至要求女兒先跳下去。

即使這樣,女兒還在極力勸阻媽媽,讓她不要跳。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到最後,女兒甚至喊出:“媽,你別拽我,我自己跳。”

這是身在怎樣的絕望中,孩子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丈夫到達現場後,一直跪在樓下,站在空調機上的媽媽又幾度情緒崩潰。

你是給了孩子生命,但是孩子的生命並不屬於某個人。

孩子不是大人情緒爆發時的出氣筒,也不是夫妻對峙的權衡碼。

想要過怎樣的生活,不管怎樣,大人還有的選;

而孩子要有怎樣的人生,也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

請別再拿孩子的生命、尊嚴、惶恐,去置換“孩子會變好”“生活會變好”“老公會回來”的虛妄假象。

當你把這些踩在腳下摩擦時,永遠都不知道孩子受到的傷害有多大!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別讓你的壞情緒,“催”著孩子快長大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有一個情緒化的父母,究竟有多恐怖?”

底下的評論堪稱“大型災難現場”,每一個回覆都是難以言說的童年陰影。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情緒化的父母,就像散落在孩子身邊的一顆不定時炸彈。

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比一般孩子顯得更加“懂事”。

《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裡,曾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女孩和媽媽一起,在回家的路上被車撞了,醫生取玻璃碎片時,女孩疼地直哭。

看到媽媽也在哭,她愣是忍住不哭,還去安慰媽媽說:“媽媽別哭,一點也不疼。”

家有情緒化的父母,孩子和家長在家庭中的角色是顛倒的。

知乎上有位小姐姐記錄了這樣一件事:


媽媽是一個特別容易情緒化的人,莫名其妙就會發脾氣。

小時候,每次回家,我只要看一眼媽媽的臉,就知道今天的“晴雨表”。

只要她不高興,我恨不得在這個家裡遁形。

但是換來的往往是無休止的嘲諷或者突如其來的暴打。

長大後,媽媽依然沒有改變。

因為晚飯她要求做米飯,我卻做的麵條,她就可以連碗帶面直接朝我的頭砸過來。

面和碗在耳邊飛過,“譁”撞在背後的牆上。

我不敢吃飯,趕緊打掃,並安慰媽媽:“沒事,沒事。”

收拾乾淨,就像沒事人一樣從新落座。


在這種環境里長大的孩子,一直在尋找一個答案——我要如何與父母相處?

而所有的前車之鑑都在告訴他們——


遠離,一定要遠離,哪怕他們是你的爸媽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你的壞情緒,正在逼著孩子離你遠去。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如何排解糟糕情緒,不做愛發脾氣的爸媽

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講道:一隻小企鵝在面對媽媽發火時嚇得魂飛魄散。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最後,企鵝媽媽即使找到了小企鵝,但是她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卻已經無法挽救。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據醫學專家統計,父母情緒不穩定,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多元的——

首先,如果父母經常性表現出易怒狀態,孩子的智商要遠遠低於其他孩子;

其次,孩子長期在害怕、緊張的氛圍中度過,會抑制其正常探索和感知的天性,情商往往會比較低。

有人專門把父母情緒化的後果,概括為三個等級——


輕度後果:孩子叛逆、消沉、多疑;

中度後果:孩子成年後脾氣暴躁,愛抱怨,為人苛刻;

重度後果:嚴重抑鬱症,性變態,神經病人格。

為了有效排除負面情緒,以免誤傷孩子,

容易“爆炸”的父母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三到五句言語衝突之後,轉頭走開

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在談到情緒管理時,特別提到:

“無論和誰發生衝突,你說一句,對方頂一句的情況下,

三到五句言語衝突之後,這時候趕緊扭頭走開。”

她說:“一句話,對應大腦的一個區域興奮;再來一句,又接著一個區域興奮。”


情緒到達一定程度,人的大腦就會“瘋”掉。

而很多家長常犯的錯誤,是“乘勝追擊”,逼迫孩子認錯,逼迫孩子承諾不再犯錯。

這樣的情緒表達,往往適得其反。

2、 明確告訴孩子,父母爭吵不是你的錯

劃清大人和孩子之間的“楚河漢界”,別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壞情緒,無故牽連到孩子身上。

電影《怦然心動》中,女主角朱麗的父母教養女兒的方法特別贊。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有一個情節是朱麗的父母情緒失控,在她面前爆發了激烈的爭吵,這讓朱麗感到不安。

但在臨睡前,她的父母分別來到她的房間,向她解釋兩人爭吵的原因。

我們有時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但一定要記住安撫好孩子的情緒,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的爭吵是他的錯。

3、 勇於向孩子道歉,積極傳達正能量

早前,孫燕姿曾在微博上稱自己是“一個糟糕的媽媽”。

原因是她對兒子說的一句氣話。


10歲女兒不學習,被親媽拖去跳海!被嚇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兒子因為得了重感冒,脾氣反覆無常,他在紙上寫下“我恨媽媽”,

隨即,孫燕姿回給他一張字條:“是嘛?如果你死掉我也不會在意的!”

意識到錯誤後,孫燕姿和兒子都在第一時間相互道了歉。


勇於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傳遞給孩子正能量,每個家長都該做到的事。


因為父母是孩子最親的人,如果連最親的人都對孩子充滿惡意,孩子又如何去相信這個世界?

4、 眼睛不要盯在孩子的成績上,變“嘮叨”為“方法”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殷飛曾經表示,大多數家長更關心孩子學業問題,但是其教學方法往往不夠專業。

輔導作業而發脾氣,反而會對孩子們產生負面的影響。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發生文章開頭那位母親拖孩子去跳海的原因。

網課期間,家長每天盯著孩子上課、寫作業,一個小問題看在家長眼裡都是大問題、是品質問題。

家長很容易就會擦槍走火。不是宣洩自我情緒,就是無端串聯出孩子的其他問題。

殷飛說:“教師經過專業訓練,教學方法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所以不建議家長在學科教育上對孩子過多幹預。”

家長不要總盯著孩子上課、寫作業的狀態。

而是要把“碎碎念”,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方式方法,比如限時法、番茄鍾法等。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教養孩子是一場修行,切忌把孩子當成自我負面情緒的出氣筒。

蒙臺梭利曾說: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

情緒穩定的父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來源:教育致力於為1~12歲兒童打造前沿、權威的家庭親子教育平臺,通過解讀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跟進教育部政策,為家長提供有指導價值和意義的內容。本文由教育編輯部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號(ID:judushu)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