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因素在底層在發揮作用,促使中國古代王朝不斷變遷都城?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的都城,在中國大地上來回變遷。那麼,這種變遷有沒有什麼規律呢?是什麼因素在底層發揮作用呢?

中國曆代都城變遷的概況

我們先來看一張總圖,這個圖上我把當過古代主要王朝都城的地方都標了出來。

是什麼因素在底層在發揮作用,促使中國古代王朝不斷變遷都城?

對這個總圖的概述是:中國主要朝代的都城,都包含在以杭州為頂點,以北京和西安為另兩個點的等腰三角形內。

先有這個總圖的概念,下面我們來大致看看中國都城變遷的特點。

首先,在從商朝開始到東晉之前的兩千年裡,中國的都城一直在河南省與陝西省之間來回擺動。

商朝都城在朝歌。經過夏商周斷代工程確定,朝歌在今河南省鶴壁市鹿臺遺址附近。

隨後周人滅商,都城遷到了鎬京,就在今天西安市西南郊。

西周被滅後,周平王遷都河南洛陽,成為東周。

等到秦滅六國和東周統一天下後,都城定在了咸陽。

等楚漢相爭結束後,漢朝定都長安;東漢則遷都洛陽,後繼的曹魏、西晉也定都在洛陽。

這兩千年裡,中國都城的變換,就是在河南與陝西之間做來回往復運動。


是什麼因素在底層在發揮作用,促使中國古代王朝不斷變遷都城?

其次,從東晉開始到元朝之前約一千年內,都城的變換開始在江浙、陝西和河南之間做三角運動。

東晉和南朝定都南京,之後被北方的大隋消滅,隋朝定都長安。

隋朝國祚太短,很快被大唐替代,大唐仍然定都長安。

之後的五代,除了後唐定都洛陽之外,其他四朝都定都開封。

結束了五代十國亂局的北宋,依舊定都開封。

而隨著女真金國的進攻,北宋被消滅,南宋則遷都杭州。

是什麼因素在底層在發揮作用,促使中國古代王朝不斷變遷都城?

第三,從元朝開始後的六百多年時間,都城則主要在北京,不再變動。

元朝消滅南宋之後,定都北京。此次都城北移之後,基本不再變換。

明朝從群雄手中奪取天下趕走元朝之後,短暫定都南京,之後又遷都北京。

清朝入關後,就一直定都北京。

是什麼因素在底層在發揮作用,促使中國古代王朝不斷變遷都城?

是什麼因素在底層促使人們變遷都城?

據現在的研究,夏朝的都城其實也在河南,大致在今天商丘、禹州一帶。後來的商朝雖然愛遷都,但該時期中華先人都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活動。因為那裡是一片平原,土地肥沃,適合農耕文明發展。

周人起源於西岐,在推翻商人統治之後,周人把都城定在了鎬京。這個地方就在今天西安市的西南郊。關中平原從此登上了中國歷史舞臺的中心。之後到秦漢隋唐時期,關中平原始終是政治經濟、經濟和人口的中心。

如前所述,都城在陝西河南之間變化,後來怎麼又跑到江浙、跑到北京了呢?除了人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底層因素在發揮作用呢?

我們再來看一張圖:

是什麼因素在底層在發揮作用,促使中國古代王朝不斷變遷都城?

上圖是中國地理學家竺可楨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的研究結論。

用上圖的氣溫變化曲線,我們再結合中國朝代和都城的變化來看一遍。

1、在商周之變時,恰好趕上一個短暫的氣溫急劇下降期。周人則走出山林,推翻了平原地帶的商朝。

2、在東周後期,又有一次小幅度的降溫,而中國發生的就是秦統一中國、楚漢相爭。

3、到了東漢末年,又有一個劇烈的降溫過程。此時天下大亂,一分為三,之後短暫歸於晉朝,之後繼續混亂,整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都是氣溫在谷底的時候。

4、隨後是一個問題上升期,中國終形成了隋唐盛世。

5、到了唐朝末年,氣溫開始下降進入冰期。此時就是藩鎮割據、五代十國。

6、到了北宋後期,中國氣候進入了一個長時期的低溫期,這個長週期持續到清朝末年。與之相伴的就是北方草原的力量相繼崛起。因為在寒冷氣候之下,草原族群的生活更艱難,這加強了他們南下搶掠的意願。

7、氣溫的小幅回升,迎來了明朝的崛起。而明朝末年氣溫驟降,又激發了草原力量的南下,清朝建立。

上面的描述可以概括為:人類大規模族群的運動明顯受到氣候週期的影響。每當氣候變冷時,草原(或山林)民族因生活艱難,就開始向中原進發;而中原政權只有兩種命運:要麼被推翻,要麼向南跑躲一躲。

在元朝之前,中原政權一般還能在南方躲一躲,比如東晉、南朝、南宋。但從元朝開始,因氣候變惡劣的趨向很嚴重,因而人類族群之間的鬥爭也變得更激烈。因此中國兩度出現了草原政權入主整個中國的情況,這在之前的歷史上是沒有的。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類的個體、小群體的活動可能是隨機的,但是隨著我們把時間尺度放大、把族群規模放大來看,古代人類的活動其實真是受氣候這個自然地理因素左右的。

比如,東漢中後期氣溫劇烈下降,此時草原匈奴南下。但因為無法撼動中原,一部分投降之後,剩下的一部分就一路西遁,一直行進到了歐洲,對歐洲歷史產生了劇烈的影響。

是什麼因素在底層在發揮作用,促使中國古代王朝不斷變遷都城?

結束語

以中國歷史看,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條件下,當一個族群(草原族群、山林族群)因為氣溫降低而面臨無法生存的局面時,他們就向溫暖的中原進發。最終外來族群和中原人民的鬥爭結果,決定了都城的位置。

這些都城變遷的範圍,也是中國歷史的核心區,就在開篇所說的等腰三角形內。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古代王朝開始用人力來對沖氣候的影響。比如多條運河的陸續開通,減輕甚至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氣候因素對政治活動的影響。南方的物資可以通過運河運抵北方。在京杭大運河誕生之後,即使北京這種非常偏北的地方,也因為運河這個輸血渠道,而使得定都北京成為了可持續的事情。

自然地理因素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屬於超級影響,人是無法干預的。中國古代都城的選擇,無一不受到氣候這一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今天的原創首發文章,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