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焦慮、恐懼,只需內在療愈

作者:思考脫貧

01

最近,由周迅、趙雅芝主演的電視劇《不完美的她》正在熱播。

整部劇講述了林緒之(周迅飾演),為擺脫童年的心理陰影,不惜揭露內心的傷疤,敢於直面恐懼,最終自我療愈的故事。

人這一生,終究要與自己和解。

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焦慮、恐懼,只需內在療愈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在《內在療愈》一書中寫道:

每個人都是天生就有缺點和弱點的;

那些“活得很好”的人,都是能夠與自己的弱點和平相處的人;

一想到自己不是唯一一個在生活中有問題的人,心裡就會舒服許多;

我們應該關注一下別人是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的。

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焦慮、恐懼,只需內在療愈

我們賦予了自己脆弱和不完美的權利,同時,面對這些弱點,我們也要自己盡到不消極、不縱容的義務。

02

自我揭露,是自我療愈的前提

小時候的林緒之與母親經常受到父親的虐待,五歲那年一場詭異的大火導致家庭破碎,母親生生的遺棄了她,同時之前的記憶也缺失了。

雖然後來被待她如親生女兒的養母袁玲收養,但童年那段模糊的記憶一直是她內心不可磨滅的傷痛。

內心的陰影讓她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不願與人觸碰,自閉,怕火,缺乏安全感。在旁人看來,無異於一個“怪胎”。

童年模糊的記憶是她內心永遠的傷痛,每次想起都會引發內心的恐懼,但她又非常渴望找回那段完整的回憶。

為了得到永久的解脫,為了找到母親當初遺棄自己的真正理由,她一次次地撕開傷口,正面痛苦,尋找真相。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與她有著相同經歷的小女孩——穆蓮生,在大火中帶她逃離,並頂著拐賣兒童的罪名。兩人相互取暖,並以母女身份開啟了一段短暫的幸福生活,彼此治療。

但好景不長,生母,父親及警察的出現,打破了短暫的幸福,但林嘉之並沒有屈服,真實面對自己內心的感受,不斷尋找那段痛苦的回憶,渴望得到生母的理由及疼愛。

最後真相大白,她理解了母親當時的處境及火災的真兇,與母親和解,也與自己和解了。

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焦慮、恐懼,只需內在療愈

《內在療愈》中寫道:

我們越逃避某種情形,這種情形對我們來說就越難以攻克,用心理諮詢醫師的“行話”來說,迴避會加強恐懼本身。

要想擺脫內心的恐懼,就要以一種緩和的方式去面對自己所懼怕的情形。

03

自我調節,消除內心的焦慮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說過:當我們被焦慮情緒控制時,要先給予它適當的關注。不要試圖轉移注意力,那樣只會加重焦慮情緒。

我的一個朋友給我講述過他的一段真實經歷。

有一天晚上,他的老闆給他打電話,讓他第二天組織一次臨時會議。

之後在半夜一點又給他打了一次電話,問他是否聯繫了所有的參會人員以及他們是否都會按時參會。

接下來他的老闆又在後半夜給他打了四個電話,直到完全確認會議的各個方面都已經準備就緒。

我聽完這段故事後,問他當時是不是特別焦慮和不安。

但他的回答令我大吃一驚,他說:

我並沒有焦慮不安,我知道這只是他的工作方式而已,可是這並不能改變什麼,就算他不打電話,一切也都在上午開會前就緒了。

他是如何做到這般泰然處之的,我我從可知,但我知道自己是沒有掌握這種情緒調節能力的。

如果是我碰到這種情形,我肯定會產生盲目的焦慮,焦慮時間太倉促會議來不及準備,焦慮這麼晚了怎麼好意思去打擾別人的美夢,焦慮要是辦砸了老闆會怎麼處置我等等。

這種焦慮只會讓我產生各種胡思亂想,沒法專注到工作本身,從而對自我產生懷疑,最終導致焦慮加深,形成惡性循環。

《內在療愈》書中介紹了一種調節焦慮情緒的好方法:剋制住自己的衝動,尤其當你能夠清楚地意識到完全沒必要給自己施加這種壓力的時候。

首先,要小心各種胡思亂想、對工作的不滿或懷疑,要阻止它們在腦中蔓延;

其次,要注意緊張焦慮情緒可直接導致勞累過度、疲憊感產生以及工作動力的喪失,這是我們保持身心平衡的最大敵人;

最後,我們要做到張弛有度,隨時保持警惕。

面對焦慮時,我們要深挖出到底是什麼產生了焦慮,然後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努力,就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實現自我成長,擺脫焦慮。

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焦慮、恐懼,只需內在療愈

04

內在療愈,與自己和解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作為著名的心理學家及精神科醫師,在外界和他的病人看來,心理醫生內心應該是健康的,不會有凡夫俗子般的心理疾病。

其實不然,當安德烈意識到自己也會如常人一般會感到焦慮、恐懼、害羞、痛苦時,他是難以啟齒的,因為作為一名專門治療別人的恐懼、焦慮等病態心理的專家,自身都有這種病態心理豈能好意思說能幫助別人治好心理疾病。

但後來他發現其他心理學家也都有同樣的經歷,但這並不能代表心理學家都是不專業的,而問題的本質在於:心理學家也是人。

作為一個人,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和想法,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心理學家與普通病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不僅能感受到病態心理的存在,而且能對病態心理進行自我療愈,擺脫甚至消除恐懼、焦慮、痛苦、抑鬱等不良情緒,與自己和解。

安德烈看重了專業心理學家的自我療愈經驗,於是集結了20多位著名心理醫生的內在療愈之道,涉及完美主義、內在小孩、女性力量等多個熱點心理話題,形成了《內在療愈》——一本心理治療的書。《內在療愈(豆瓣9分心理學家,為什麼勸自己總比勸別人難)》(【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著 時代華語 出品)【簡介_書評_在線閱讀】 - 噹噹圖書

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焦慮、恐懼,只需內在療愈

《內在療愈》結尾寫道:

每個人身體裡面都有一位醫生,我們只要協助他工作。

我們內在的自然療愈能力,是康復最強大的力量!

自愈力是現代成年人應對快節奏、高壓力社會現狀的必備能力。

人這一生,終究要與自己和解,才能擁抱幸福。

共勉!

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焦慮、恐懼,只需內在療愈

作者簡介:思考脫貧,90後工科碩士,愛好“胡思亂想”,活著總得想點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