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之道經——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從政之道

從政之道

◎得道多助——“內聖外王”的周文王◎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才能成就大事、周文王順天隨化、道法自然而使西周民風淳樸的故事,尤能說明這個道理。

周文王,姓姬名昌,西伯侯季歷之子,在位五十年。商紂時為西伯侯,積善行仁,廣施恩義,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

道德經之道經——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從政之道


在治歧期間,對內奉行德治,提倡“懷保小民”。對外招賢納上,許多從其他部落以及從商朝逃來的賢士。他都以禮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先後歸附姬昌,為後來的伐紂大業積累了重要的人才資源。

姬昌自己生活勤儉。穿平民農服。還親自到田間勞動。兢兢業業治理自己的國家。歧周在他的理下,國力日漸強大。

後來,姬昌在渭水河邊出獵,巧遇年已花甲、懷才不遇的姜尚。文王與他談話,彼此聊得很投機,因而瞭解到姜尚確有治國之才,便讓姜尚與他同車而歸,並任命其為軍師,共同籌劃滅商策略。

道德經之道經——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從政之道


姬昌得到姜尚的輔佐,先是調解虞、芮兩國的糾紛。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打敗西戎諸夷,滅了幾個小國。第三年攻打密須(在今甘肅靈臺縣),解除了北邊和西邊的威脅。第四年“西伯戡黎(在今山西黎城縣)”。第五年伐邗(在今河南沁陽縣)。戡黎、伐邗實際上是構成了對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脅。第六年滅崇國(在今陝西戶縣)。將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東遷至渭水平原,建立灃京(在今陝西長安縣灃河西岸)。接著又向南擴展勢力至長江、漢江、汝水流域,完成了對商都的鉗形包圍,周人對商朝已經形成圍攻之勢。

就在大功即將告成之際,姬昌因操勞過度,不幸死去。死後葬於畢(在今陝西長安縣與咸陽之間渭水北岸,境域較廣)。但文王已為伐紂作了充分的準備,其子姬發因其前功而出兵伐封,牧野一戰終於打敗紂王,滅了商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西周王朝,文王可謂西周的實際開創者。

中國古人普遍有崇古心理,尊崇上古聖賢之君、效法“三代”之法,是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周文王姬昌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孔子稱姬昌為“三代之英”,還感慨道:“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孟子稱姬昌這樣的聖人,五百年才出一個。

姬昌繼承后稷、公劉開創的事業,仿效祖父古公和父親季歷制定的法度,實行仁政,敬老愛幼,禮賢下士,勤於政事。在其治下,國泰民安,物阜人豐,道不拾移,夜不閉戶,父子相親,人皆禮讓。其順天隨化、道法自然而使治下民風淳樸,可謂至德之人,至善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