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患者被逼成“醫生”,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全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醫院看病就懵逼的感覺,尤其是在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的情況下。

1月31初的一天晚上12點左右,正準備上床睡覺,一陣疼痛突然襲來,兩條胳膊從肩部到手腕,完完整整的,非常均勻的痛。

雖然沒有得過痛風,但莫名感覺就像風溼一樣的痛,痛到哭。

疼痛來的雖然快,但因為是大晚上,我的第一反應是想想是什麼毛病:

難不成晚上洗澡的時候,差點滑到,用胳膊撐在水池邊,抻著了?但只是一邊用力,不應該同時疼痛的。

又或者是前兩天去超市拐了兩大袋東西回來,太沉?可能性很大,因為聯想到上學那會,有一次放假幫媽媽給果樹打藥,突然的用力過猛,晚上就出現了類似的胳膊疼。

想到這裡,心想睡個覺就好了。

不可思議的是,一直在疼,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疼痛難忍,感覺不是很好,就爬了起來,當時已經是凌晨3點,我的第一反應先在線諮詢下醫生。

當患者被逼成“醫生”,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全科?

可能是之前卸載了一些在線醫療諮詢APP,來不及下載就選用了百度搜索諮詢。選了一個三甲醫生5塊錢,信息顯示這位醫生來是自春雨醫生平臺的醫生,所在醫院是河北的的一個醫院。於是就跟醫生說了下症狀,並把自己能想到的可能與病情有關的事都說了。

這次不止是懷疑扭傷,還聯想到最近的體檢報告說乳腺增生比較厲害,並且目前正處在感冒期……

醫生認為,這些都不是雙側肩部胳膊疼的原因,只能考慮頸椎問題引起的疼痛,建議去醫院做頸椎核磁共振。

乖乖的,立馬查了下最近的醫保醫院飛奔而去。

大晚上的,查不了頸椎。只好跟值班外科醫生重複了一遍症狀,並提供了近兩天發生的事各。

值班醫生問:骨頭還是肉疼?

我說:好像是骨頭疼。

醫生沒法給出診斷,建議先拍個X光片,雖然自己90%的認為不可能是摔的,但還是選擇了去拍片,因為無法做別的事情。結果顯示骨頭沒有問題。

凌晨三點,匆匆跑到醫院卻診斷不出什麼問題,我就只有一個念頭,想讓醫生想法幫我先緩解疼痛。面對我這麼積極主動的患者,醫生表示很無奈,給我開了“氟比洛芬凝膠貼膏”,貼上去涼涼的,給人一種沒有那馬疼的錯覺。按照百度醫生的建議,我又掛了骨科知名專家號,用於白天看門診,檢查頸椎。

大半夜去醫院折騰了一圈,有些失落的走了,因為8點才可以看門診。

話說從醫院回到家,還是疼的睡不著,就開始在網上搜可能的原因,讓我給發現了新大陸,比如心臟問題(哎呀,年前體檢有提示心臟二尖瓣少量反流,也許有可能)、大腦問題(艾瑪,好多年前狠狠的碰了一下)、網球肘(第一次聽說)、這兩天有吃泡時間太久的木耳……

天亮之後,再返醫院,直奔骨科,心裡想著知名老專家總能看出問題來吧。坐下以後,老專家抓著我的胳膊上下左右的抬了幾下,問疼不疼,確認不疼後,他就坐下了,並告訴我頸椎沒問題。然後看著我,貌似要打發我走了。我不樂意,好不容易逮著一個專家,這麼快就看完了,不是頸椎問題,那又是什麼問題呢?疼著呢,知名專家經驗豐富,總要給指個方向吧,接下來該去哪個科室呢?

老專家貌似露出了一點不耐煩,也許是感覺我這病太小兒科了,或者覺得跟他沒有關係了吧。

看到我不想走,他就說:你要不放心,可以做一個頸椎核磁共振。

我就說:我頸椎不疼,你也診斷了說頸椎沒問題,是不是別的問題呢?比如網球肘,心臟不好……把網上查到的都一股腦的提了出來。

老專家抓起我的胳膊肘捏了捏,疼的我哎呦了幾聲。

確認有一點網球肘後,我執意要老專家給開點藥。最後,開了兩盒扶他林,可以緩解肌肉、軟組織和關節疼痛。也許對我來說,專家也沒有診斷出原因,拿點藥就當是安慰了。

“依依不捨”的我要走了,對面的大夫小哥哥竟然拿起一個二維碼讓我掃,我看了下是醫院骨科的一個公眾號……沒看出毛病,我一萬個不樂意,沒心情,就應付他說回去就關注。

總感覺這病沒斷明白,就看了下其他科室,風溼科?沒號了。疼痛科?雖然是下午的號也順手掛了,然後又跑回家了。(下午沒有如約去疼痛科就診,讓我意外的是疼痛科竟然打電話給我,著實讓我感動了一把,不過還是沒去,也許是失望吧,掛號費10塊錢應該更看不出問題了)

從出現症狀到晚上,胳膊疼了快一天了,依然沒有好轉。感冒也愈發嚴重了,嗓子疼,耳朵也疼,總之渾身都疼。打開一個售藥平臺,開始諮詢醫生。

當時是這樣跟醫生描述病症的。

當患者被逼成“醫生”,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全科?

根據描述,醫生認為是感冒,並認為我之前吃的蒲地藍藥勁太小,建議吃西藥消炎,給開了阿奇黴素分散片。我看了下說明書,主要治療敏感細菌所引起的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以及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好像比較對症。

當患者被逼成“醫生”,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全科?

收到藥,按照說明書,睡前吃了藥。晚上出了很多汗,第二天醒來各種症狀都明顯減輕了,胳膊疼的也很輕了。因為對骨科老專家的診斷不滿意,他開的藥只吃了一粒。感覺發揮作用的應該是阿奇黴素分散片。

一次胳膊疼引發的“懵逼”亂診,稀裡糊塗的結束了,到現在我都不確定是不是細菌性感冒引起的胳膊疼痛。但對於看病這事,形成了一個最新的認知,那就是對於不明原因的病情,專科醫生甚至專家並非是最好的選擇,一個可以指導患者就診,合理分診的“全科醫生”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全科醫生,形成了自己的認知。

全科醫生就是一個項目經理,需要綜合素質過硬,能當將軍也能當好士兵。任何行業任何事情,拿到項目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診斷,診斷錯了會南轅北轍,小到損失財物,大到會丟掉性命。

全科醫生也許有中醫功底更好,系統辯證思維會更成熟,不僅看病,還看人。

全科醫生是健康守門人,時刻警惕,不放過偽裝的小病,也不過度治療偽裝的大病。

全科醫生更要有醫者仁心,即使做不到感同身受,也要儘可能的體貼關懷。

全科醫生要有得力的助手,比如一個非常完善的病例庫,能夠為其診斷提供給力的支持。比如出現同一症狀,基於患者的描述,結合病例庫,給出最高效最精準的初判。

比如針對“兩支胳膊同時疼”的症狀,根據醫生的回覆,主要有幾個原因:外傷、肌肉勞損、頸椎病、關節疾病(關節炎或滑囊炎),以及網球肘。

回想一下,疼痛很風溼,有點不了了之。經過此事,感覺自己真的是一個反客為主,奮盡全力的自救者。雖然有點自作聰明,實則也是急不可耐,擔心萬一不是常規之病,反倒是醫生見多不怪,都很淡定。

但,這不是什麼好現象。當患者被逼成“醫生”,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全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