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0公里之上,有我們的牽掛

36000公里之上,有我們的牽掛
36000公里之上,有我們的牽掛

原載於《中國青年》雜誌2020年第8期

編者按

1970年4月,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2020年4月24日,在“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週年之際,我們迎來了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更激勵了廣大航天工作者。

成功的背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奮鬥。此前,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研製,《中國青年》雜誌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青年工程師。

36000公里之上,有我們的牽掛——航天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青年工程師工作側記

@文/本刊記者 劉善偉

移動互聯開啟了一個新時代,如果萬物互聯又將展現怎樣的景象?

現在去野外遊玩,還會擔心通信信號,如果將來在荒郊野嶺信號也能暢通無阻,又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2019年12月27日晚,在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的託舉下,實踐二十號衛星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順利升空。

2020年1月5日上午,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在距離地球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星上載荷陸續開通,標誌著我國目前重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通信衛星具備了正式提供服務的能力。

實踐二十號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一顆技術試驗衛星,衛星重達8噸,高近8米,攜帶了我國目前面積最大、翼展最長的太陽翼,它的雙翼展開達40多米,將為用戶提供寬帶通信、廣播電視、移動通信等服務。

在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研製的背後,航天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的青年工程師始終不懈奮鬥。日前,《中國青年》記者採訪了其中幾位年輕人。

遙遠的星空,有我們的牽掛

宮江雷,今年34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畢業,2011年畢業進入航天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工作至今,現任軟件系統設計師。

36000公里之上,有我們的牽掛

宮江雷在進行系統聯試

實踐二十號有探索未來的意義,搭載了很多黑科技:國內翼展最長、展開面積最大的太陽翼、甚高通量通信載荷、激光終端、可展開熱輻射器等,這些新技術的驗證將給未來研製大容量衛星奠定堅實基礎,而軟件系統設計師的任務就是讓整個衛星平臺和搭載產品的信息交互更通暢。

由於新星務軟件系統的開發與測試屬於全新研製,功能複雜,難度可想而知。完成實踐二十號衛星的核心星務軟件系統研發的團隊,平均年齡33歲,他們以青春和勇氣迎難而上。宮江雷帶領團隊時常為尋找一個最優最經濟的方案爭論不休,最終,研發出的“高性價比”軟件架構設計方案得到了項目辦負責人和專家的認可。

宮江雷說:“實踐二十號衛星不僅有甚高通量載荷量,讓移動通信更便捷,更重要的是,它還提升了智能化和自主化運行能力。做個比喻,如果說實踐二十號衛星是個信息巴士,乘客是不同類別的信息,那麼乘客在這輛巴士上可以隨時上車、下車,也可以隨時增加行李、卸載行李,這輛信息巴士還能根據乘客的不同特點給他調整到最舒適的座位;實踐二十號衛星在離我們36000公里之外運行,如果系統出現了某些問題,它還可以完成自我修復,這些功能的實現主要依靠核心的星務軟件系統。”

研發新星務軟件系統過程中曾出現沒有外部指令情況下的自動重啟情況,這是絕對不能容許的事。為了在實驗室杜絕這種偶發性錯誤,宮江雷帶領研發團隊的同事堅持奮戰了兩天兩夜,通過故障現場數據查詢、分析比對、更改方案仿真等手段,最終發現了在任務優先級設計上存在的一個小缺陷,事後他們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全面總結,把經驗變成後續工作的寶貴財富,從設計上加以規避。“年輕人從事科研,就是在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更快地成長。”宮江雷說。

“軟件開發測試那段日子的緊張,可想而知。除了項目辦負責人經常關心指導團隊工作,研究室韓笑冬主任白天忙完研究室的工作,晚上還要跟大家一起熬夜加班。我的同事孔令軍感冒,嗓子腫得說不出話,有一天晚上我們勸他十二點鐘回去休息,以為他身體疲乏隔天會晚些來,沒想到第二天早晨六點他就來了,說是夢裡聽見電話響了,把他給驚醒了。上午十點,大家把他勸回去休息,十一點多孔令軍又來了,繼續工作。”

一位同事和宮江雷聊天,講了這樣一件事,“我天天回家睡,但三歲的孩子今天早晨突然對我說,‘爸爸,我好久沒看到你,想你了。’”

“咱們工作緊張的時候,每天晚上十二點多回家,孩子都睡了,早晨四五點鐘就出來,孩子還沒醒來。今天難得孩子醒得早,見了你一面,但你平時可以看他睡著的模樣。”宮江雷安慰他,“咱們的青春都用來奮鬥了,以後可以驕傲地告訴他,你爸爸做了多少改變這世界的事。”

有一種感受一以貫之——暖心

崔穎慧,1988年生人,本科到博士都在清華大學攻讀,被稱為三清博士。2015年她進入航天五院,如今在通信衛星事業部低軌系統中心工作,擔任實踐二十號衛星的大型試驗指揮。

36000公里之上,有我們的牽掛

工作間隙在發射場旁的海邊

2017年接到研製任務時,崔穎慧入職剛滿兩年,還是才剛剛“上路”的新手。她坦言自己因需獨立負責系統級試驗工作,當初感到非常焦慮。“2017年8月啟動研製實踐二十號衛星,2018年6月就要完成整星研製,2018年7月要驗收,整星研製的時間實際上只有11個月。實踐二十號衛星又重達8噸,承重模式不同於普通衛星的‘承力筒式’,升級為‘桁架式’,很多工作都需要探索,如果給我充裕的時間,我有信心完成任務,但這麼緊的時間,作為新人,我對自己還是很擔心。”崔穎慧告訴記者,就在這個時候,平時少言寡語的主任設計師說了一句至今讓她記憶猶新的話:“年輕人覺得痛苦的時候,就是在成長的時候,給你壓擔子,是為了讓你儘快成長,奮鬥才能實現青春的價值。”

不負眾望,崔穎慧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年輕人,同樣能擔當。”除了科研攻關給她帶來了自信,成長過程中,她還覺得團隊特別暖心。

2018年底,實踐二十號衛星進入崔穎慧負責的熱試驗階段。熱控分系統主任設計師李進完成了上一階段工作,本可以回去寫總結報告。但他捨棄了聖誕假期和元旦假期,陪著崔穎慧在現場做熱平衡實驗。“熱平衡實驗在地面進行,但要模擬火箭在空中飛行的環境,現場特別冷,李進一直在現場,不時給我提建議,我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感動,暖心!”

2018年初,實踐二十號衛星副總師裴勝偉患重病住院,家裡無人照顧。研究室的主任請單位裡十多位年輕的小夥子,輪流去醫院照顧裴勝偉。“照顧裴老的過程,也在不斷彙報研製進展和出現的問題,聽取他的建議和意見。我們年輕人看到團隊這樣照顧老同志都覺得很溫暖。”

大家對工作全力以赴,對同事溫暖如春,但有時難免虧欠家人。崔穎慧告訴《中國青年》記者,研製實踐二十號的另一位副總師郝豔燕是位女同志,有一天她打電話訂蛋糕,大家問她是誰過生日,她嘆了口氣,說蛋糕訂上了,卻因為工作忙沒能陪女兒。

看到別的單位員工朝九晚五有空閒,崔穎慧有時也羨慕,但看到大家擰成一股繩拼搏,雖然加班也覺得特別溫暖、有幹勁。“都說奮鬥的青春最美,我感覺在航天五院,奮鬥的青春最美麗也最溫暖。”

2018年5月底,崔穎慧騎電動車的時候摔倒,傷及韌帶。經治療休養一週後,她拄著柺杖上班,“還有一個月就要結束任務,部件的位置需要我到現場測點確定。”每天早8點到崗晚上12點離開,幾乎是當時的常態。崔穎慧一度擔心自己能否完成任務,領導一直鼓勵她,“要相信自己的實力,我們也相信你能做好!”“雖然苦,雖然累,但領導和同事的信任與鼓勵給我的感覺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還是——暖心。”

從零做到一

27歲的李天然是個北京小夥,2015年從哈工大本科畢業,現在航天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的總裝集成測試中心工作。

36000公里之上,有我們的牽掛

李天然出差上海期間留影

李天然告訴記者,單位裡一群有責任心的同事,形成了勤奮工作的氛圍。一位老員工要去各地追蹤相關部件加工進展,一年365天有200多天都是在坐飛機,在各地跑來跑去。有一次,測試指揮田佳帶著測試人員連續工作30個小時,剛回家裡睡了六個小時,就夢見需要排查故障,驚醒後便起來到單位繼續工作。耳濡目染,年輕人也都忘我地工作。

“本科畢業後,我本想在哈工大讀研深造,家裡人討論了一番,就我這一個孩子,讓我回京找工作。航天五院離家裡也不算遠,工作忙的時候,一兩個月住在單位的青年公寓不回家也是常事,有次我媽媽給我電話說‘兒子,我想你了’,聽得我心裡挺不是滋味,她沒埋怨,但有些話,不說出口比說出口更觸動人心。”

李天然告訴記者,每次攻關研製,同事們團結協作的故事很多,但兄弟單位間密切配合更讓他印象深刻。實踐二十號需要驗證高精度測距技術,由於缺乏驗收設備,如何驗收一度難倒了總裝集成測試中心的同事,最終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同事提供了他們的先進裝備來支持,保障了工作順利完成。

談及實踐二十號衛星,就不能不談及其前身——2017年發射的實踐十八號衛星,由於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後飛行異常,任務失敗。李天然說,大家一度很傷心,“覺得研製的實踐十八號衛星像準備好了參加高考的孩子,因為中途堵車沒能參加考試一樣。”

單位隨後啟動了實踐二十號衛星的研製,李天然的同事們就想把這顆衛星做得更好。

記者問及工作的成就感,李天然說,所有的工種都是在為人民服務。快遞小哥、清潔工人,他們的工作都很了不起。而研發工作,讓李天然感受到了關乎創新的滿足感:“很多工種都是在提升我們的生活,把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美好、更舒適、更安全,大家都在想著如何把工作從一分做到一百分。他們在做的,是從我們已有的一做到二做到三做到十做到百,而我們做的,是實現從‘我們沒有’到‘我們有’的轉變,是從零到一的突破。”

李天然說自己還年輕,有很多夢想,“深感研製一顆衛星不容易,希望將來人類可以更方便地進入太空,維修、升級老舊的衛星,讓它們為祖國為人類更長久地工作。”作為航天人,李天然也有探索太空的遠大理想,“我們的青春,是以奮鬥去探索頭頂那未知的星空。”

星箭分離的那一刻,衛星像孩子一樣漸行漸遠

楊聞,1986年生人,2012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設計專業碩士畢業,如今在航天五院通信部機械工程研究室工作。

楊聞負責實踐二十號衛星研製的構型佈局和總裝設計工作:“佈局設計便是要把各個部件合理安放。實踐二十號衛星重達八噸,和以往的衛星相比,就像原來裝修兩居室,現在要裝修四居室,傢俱多了不止一倍不說,這些傢俱還是之前未曾接觸過的。”

36000公里之上,有我們的牽掛

楊聞在發射場

楊聞以電纜佈局設計為例,以前星上用的電纜比較細,佈線時可以輕鬆地打彎,如今平臺大了,功率也翻倍了,單根導線也變成一次性筷子粗了,單根扭轉都困難,幾十根捆在一起,更難以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打彎。楊聞為此進行了一整週的設計和仿真,幾乎試遍了電纜所有可用的折彎形式,最終還是無功而返。不解決這個問題,東五平臺的“高功率”就無從談起。

“或許問題的答案就是問題本身”,一週後,楊聞腦中忽然閃過這句話,“既然單根打彎都困難,那為什麼捆在一起打彎?還專門找這麼狹小的空間打彎,明擺著作繭自縛嘛!”楊聞頓時豁然開朗,在以根為單位仔細地梳理每根導線的去向後,他設計了梳子一樣的線卡,並通過反覆優化,給每根導線找到了獨佔的專用通道,實現了大功率電纜一起走又根根分開,各自轉彎的新設計。

為了實現設計意圖,楊聞在電纜製作車間又泡了一整週,反覆與工藝人員商議,一次次做綁紮試驗,支架設計更是在0.1毫米量級上調整,最終把設計完美地變成現實。

楊聞說自己研製實踐二十號衛星進程中,這樣“作繭自縛”而後“抽絲剝繭”的例子還有很多,“全新平臺構型佈局設計,考驗一個人,也折磨一個人,但有機會設計全新的平臺也是幸運的,對年輕技術人員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成長方式了。新平臺沒有模板,原來的經驗可能不適用,照葫蘆畫瓢行不通了,就需要深挖一鍬,從最原始的設計需求出發,才能做出好的設計。”

相比浩瀚的太空、如流的時間,人的生命很短暫,但能把青春在不斷創新的奮鬥中融入祖國的探索太空事業,楊聞覺得此生無憾。

訪談間,楊聞的言談充滿才氣,多才多藝的他,讀初中的時候就開始玩吉他,高中時代嘗試創作樂曲,大學時代自己買器材做了個移動音樂工作室,“音樂生涯的巔峰是賣了首歌給一家公司,把之前器材的成本全都收回來後還有剩餘”。入職後,楊聞為班組創作了宣傳曲,院慶晚會、部裡的活動,也少不了他的參與,這次抗疫,他還專門寫了首歌,歌名——《關於愛》。

36000公里之上,有我們的牽掛

楊聞教女兒彈吉他

如今工作忙起來,專門花時間聽歌對楊聞來說是奢侈的事情,“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可以聽著音樂美美地進入夢鄉,現在音樂則是加班的陪伴”。

楊聞說,火箭發射升空後,進入預定軌道前、星箭分離那一瞬,他最感動,“那一刻,火箭的任務圓滿完成,衛星則獨自開始了漫漫太空旅途。看著衛星在監控畫面裡漸行漸遠,就像看到孩子出門遠行,留給你一個背影。”

採訪結束時,楊聞告訴記者:“實踐二十號衛星上天后,一些年輕同事們便出差外地,跟蹤衛星,關注著它的每一項新技術的試驗。”衛星上天了,他們的科研和奮鬥仍在繼續,也正是有了這些以青春以熱血奮鬥的年輕人,我們才可以暢想更美好的未來。

老航天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年輕人是航天事業薪火相傳的生力軍!”

監製:皮鈞

終審: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責編:tamak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