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水调歌头·游览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

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

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

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

拂金徽。

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

不为朱唇丹脸,

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

明月逐人归。


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春入武陵溪



注释:

  1. 瑶草:仙草。
  2. 武陵溪: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晋太元中武陵郡渔人入桃花源,所见洞中居民,生活恬静而安逸,俨然另一世界。故常以“武陵溪”或“武陵源”指代幽美清净、远离尘嚣的地方。武陵:郡名,大致相当于今湖南常德。
  3. 金徽:金饰的琴徽,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这里指琴。
  4. 谪仙:谪居人间的仙人。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知章)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
  5. 螺杯:用白色螺壳雕制而成的酒杯。
  6. 灵芝:菌类植物。古人以为灵芝有驻颜不老及起死回生之功,故称仙草。

译文:

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n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仿佛在驱逐我回家。


赏析:

《水调歌头·游览》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词作。这首词通过抒发一次春游的感受,表现了鄙弃世俗的清高。

上片描绘溪山美丽的春景;

下片描述主人公高蹈遗世之情态,大有放浪形骸之外的飘逸和潇洒。

全词情景交融,缓缓道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轶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虽然也流露了词人徘徊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心情,但仍不失豪纵之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