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相信钓鱼神饵?结合实钓经历谈“应变”,这才是垂钓的核心

钓有法而无定法,胜于应变败于教条

。这也是我经历了几年的野钓生涯之后内心对于垂钓这个活动的真实理解。很多钓友在垂钓初期,由于受到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套路影响,不知不觉中就会走入误区,基本功都没掌握好反而对所谓的"神饵""通杀饵"过度追捧,心里就想着能搞到一套万能的饵料配方,一用就能爆护。实际上你去想,真要有一套这样的配方,你真的还会喜欢钓鱼吗?饵料也好,配方也罢,都是基于鱼情做出的选择。咱们去到一个陌生水域,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到钓法和饵料上的完全对路,这就需要根据当前的鱼情做出适当的调整,才有可能把鱼钓好。脱离实际鱼情去谈论应变这个话题,总觉得有些空洞,就借五一出钓期间和一位钓友的一次邂逅,把这次应变的思路分享给大家。

背景交代:五一小长假期间,笔者也有幸请到了两天的假,所以在四号一早上就到了我们这边的一个水库,因为今年还没玩过,所以肯定要先转转看看钓友们的作钓情况,咨询一下最近的出鱼情况,好为明天的作钓做好准备工作。当天鱼情在我在那的两个小时很是低迷,也可能是受到了大降温的影响,这个水库它是一个常年有人放生的水库,存鱼密度也是相当高,但是钓的最好的也是慢蹦,没有连杆。在转到最后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位钓友,但是为了方面叙述,下面都以第一人称来叙述。

还在相信钓鱼神饵?结合实钓经历谈“应变”,这才是垂钓的核心

库钓

天气:当天是个大降温天气,气温在9-21摄氏度,阴转多云,东南风二级。

杆长:四米五手竿齐杆线,1.2+0.8,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子线长度在70公分对折。

饵料搭配:腥版九一八,红虫鲫各半份,同时加入了百分之十左右的红虫,开制成一款搓饵。水比大概在1比0.8。

鱼情简介:当时我站在他的身后看了有十几分钟,基本功还是有的。浮漂的信号基本上都是满满的下拉,极偶尔出现缓慢的一目左右上顶,但是全部都是空枪,十几分钟下来一条鱼没钓到。不过这个叔性格挺好,聊了几句以后就聊到钓鱼上面了。然后我也针对当前鱼情说了说想法,下面把这个应变的思路给大家分成两个步骤聊一下。

还在相信钓鱼神饵?结合实钓经历谈“应变”,这才是垂钓的核心

大草鱼

一、先确定浮漂的动作是谁搞出来的。说到这大家可能会嗅之以鼻,除了小杂鱼还能有谁?其实野钓绝大部分情况下确实都是杂鱼在闹窝,不过极偶尔情况下也存在虾,螃蟹之类的闹窝。这个这个钓点就存在闹螃蟹的情况,因为早年水库养殖过螃蟹,所以水温一上来,螃蟹闹窝的现象也是经常发生,还有一个信息就是昨天夜里在这个窝子里矛到过两个螃蟹,所以当下第一步,就是判断闹窝的是杂鱼还是螃蟹,虽然水能见度比较高,但是在岸边扔饵料也测试过了,并没有小杂鱼过来。我的思路是钓离底看浮漂有没有信号,因为螃蟹闹窝,它只能在底上,不能上浮,如果窝里是小杂鱼闹窝那么钓离底肯定还会出现很多信号,就通过这一步先做出判断,有的钓友可能要问了,那不能是螃蟹在底,小杂鱼在离底吗?其实啊,有经验的钓友都知道,一旦说螃蟹进了窝,基本上窝里就别再想钓到鱼了。螃蟹对于鱼类还是有一定压制力的。这里再说一句题外话,螃蟹闹窝大家可以在窝点两边扔点火腿肠,骨头之类的东西,引到那个窝点。结果经过测试以后发现确实是小杂鱼闹窝,这就代表着这个窝点还能用,那咱们再继续往下变。

还在相信钓鱼神饵?结合实钓经历谈“应变”,这才是垂钓的核心

守候巨物

二、在饵料搭配和钓法上做出调整。既然搞清是小杂鱼闹窝了,那么下一步就是如何避开杂鱼或者降低浮漂灵敏度,在我来的时候,其实他也正在尝试跑铅,但是没有收到效果。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对饵料搭配上做出调整了,不然就算你在这抽一天,抓口水平再好那也没你的事。但是尴尬的是人家并没有带着其他类型的饵料,不过还好带了几根蚯蚓,好吧只能在蚯蚓上面下下功夫了,估计很多钓友在面对杂鱼闹窝时肯定不会考虑到蚯蚓吧。其实一个水域里面的鱼一个特点。在这个水温还不算高的时候,杂鱼吃腥味饵料,但是真不一定对蚯蚓有多感兴趣。不过悬坠钓挂蚯蚓下去一试,浮漂又跟跳舞一样了,

于是在钓法上再次调整为跑铅。


还在相信钓鱼神饵?结合实钓经历谈“应变”,这才是垂钓的核心

小河垂钓

钓法上:前文也说了,子线对折长度在三十公分左右,这时就需要减短,为什么?这里还真不是出于灵敏度的考虑,而是为了能让鲫鱼抢到饵料。因为子线越长,它在水底的活动范围就越大,小鱼天性活泼好动,带着饵料拽来拽去,就更加不利于天性温柔的鲫鱼的争抢。第二细节在于蚯蚓的挂法,因为发现了小杂鱼也吃蚯蚓,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首先要保证蚯蚓不能随意的被小鱼吃走,这里我推荐的挂法是取蚯蚓的两端挂钩,从掐断处开始穿钩,一直穿进去,把头卡在倒刺里面,这样小杂鱼绝对不会随意的就能把蚯蚓吃走,如果还不好使,那就把蚯蚓推到钩柄上方的子线上面。第三细节在于抓口,下拉的口雷打不动,除非黑漂几秒以上,专抓慢上顶的漂像,这个漂像才是鲫鱼跟杂鱼的区分漂像。

饵料搭配上:在钓法上做出了以上改变以后,不长时间钓到了两个鲫鱼,慢慢的小杂鱼口都少了,鲫鱼更是一口都看不到,这时再一看饵料搭配,在这个鱼情下就缺少了一样非常重要的成分-酒米。虽然说前期保证了一定的抽杆频率,但是饵料成分都比较细腻,小杂鱼就能很快的把散落的饵料吃完,没有留窝的东西,怎么能诱来更多的鲫鱼呢?所以饵料调整上,九一八半份,酒米半份,不用浓腥的红虫鲫和纯虫,调整完以后先把饵料抽到水底,挂上蚯蚓慢慢等口。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投喂量和鱼情的关系,崔哥用散饵探测鱼情应该也是这个考虑,这里不具体介绍了。抽完以后在过了二十分钟左右,终于又来鲫鱼口了,到我走半个小时也是钓到了两三条鲫鱼,虽然不多,但是在当时天气猛然降温,鱼情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也算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还在相信钓鱼神饵?结合实钓经历谈“应变”,这才是垂钓的核心

野生斤鲫

这场应变到这也就跟大家分享完了,虽然说谈不上多么高明的应变,但是相对于那些神饵的宣传,我觉得还是这样的文章对大家更有意义。

我是牛城狙鲫手,一个热爱野钓并为之不断探索的九零后。每周也会更新一次实战视频,跟大家分享我的野钓经历,请大家多多关注。

最后感谢大家百忙之中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