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平之战前期廉颇二十万人打不过王纥十万兵马?

我的祖国万岁


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绕不开秦昭襄王,而在秦昭襄王执政的过程中,则绕不开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秦国统一之路上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秦国虽然国力占优,却屡屡受制于山东六国的合纵运动,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山东六国不时就会出现一位领头羊。

秦昭襄王初期,楚国是山东六国的领头羊;秦昭襄王中期,齐国是山东六国的领头羊;秦昭襄王后期,赵国是山东六国的领头羊。

而长平之战发生的时期,就是秦昭襄王后期。自此以后,山东六国再也没有出现一位领军式的人物,只能等待秦国的慢慢蚕食。

长平之战的过程固然是曲折的,但是大家是否对长平之战初始的情况更加好奇呢?那就是身经百战,更是被后世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为何连名声不显的王龁都打不过呢(至少王龁在当时是名声不显的)?

廉颇VS王龁,廉颇未败,但稍显颓势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这个名号虽然是后世评的,但是也足以证明廉颇在当时是位于第一梯队的名将。

廉颇的第一次扬名,应当是五国伐齐期间,齐国是当时和秦国齐名的大国,廉颇在这样的背景下攻占了齐国的城池,名声大噪,而他自己也因为此事被赵王封为上卿。

随后,廉颇更是转战四方,不仅在阅历上,还是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阏与之战中,秦军大败,秦王不甘,再次攻打几这个地方,廉颇发兵援几,再次大败秦军。

可以说,在长平之战之时的廉颇,正值一个武将最鼎盛的时期。

再来看看王龁,王龁在秦国的统一之路上,也是经常能够看到的一个将领,这也说明了

王龁也是一位名将。关键在于,长平之战之前,王龁此人的事迹几乎不显。而王龁被大家所熟知,也正是在长平之战中。

这可以说明,此前的王龁也许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至少在长平之战之时,王龁并不占优势。

至少仅凭武将这一层面,王龁是略输廉颇一筹的。

而影响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除了后勤补给等因素以外,就是武将了。可就是这样的差距,廉颇率领的军队依旧是节节败退,最后只能以守代攻,拖垮秦军。

《史记》中记载当时的情况为: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而唯一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就只有士兵这一项了。

长平之战,秦军士兵的战力比赵军强悍太多

一、赵国骑兵遭到限制

赵国作为战国后期,军事力量仅次于秦国的存在,皆是源于一次变法——胡服骑射。然而,不同于秦国的商鞅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变法是不全面的,因为他只是一次军事改革。而且就连这军事改革它也不全面,从这个变法的名称就能看出,赵国的这次军事变法,是针对骑兵的。

骑兵,在古代一直是一种占尽优势的兵种。以最近热播的《清平乐》中的北宋为例子。北宋之所以军事力量孱弱,原因就是北宋缺少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在古代一直是中原王朝重要的产马地,也是骑兵部队重要的发源地。而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也就是擅长骑兵。

这在战国时期也是如此,我们的长城,就是为了抵御骑兵的防御工事。

而骑兵之所以这么强大,就是因为骑兵打不过能跑,而步兵打不过就只能被骑兵全歼,这属实无赖。赵国的强大也是因为如此。

赵国效仿北方游牧民族,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固然强大。但是骑兵也不是无敌的,至少骑兵在山路崎岖的地方作战,能力就大打折扣。

偏偏,长平之战的爆发地就是山路崎岖的地方。这极大的限制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

二、秦国军功爵制的可怕

再来谈谈秦国。赵国拥有骑兵部队,其军事实力依旧屈居秦国之下,足可见秦国有多么强大。那么,秦国军队强大的秘诀是什么呢?

是军功爵制。

秦国的军功爵制,打破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鸿沟。这在当时,是十分有吸引力的。毕竟,贵族在当时就是最顶层的存在,最可气的是,这个贵族基本上就是定死的,无法更改的。

也就是说,你祖上是什么身份,很可能现在就是什么身份,这样的制度完全阻碍了平民的积极性。因此,军功爵制对于秦国百姓的刺激是十分惊人的。

此外,秦国刑法十分严苛,动不动就要受罚,而获得军功的是能够免除刑罚的。

因此,无论是为了后代,还是为了自己,亦或是为了家人,参军获得军功都是十分值得的。而获得军功的途径,就是获得胜利,尽可能的消灭地方的队伍。

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秦国军队也被当时的人称为“虎狼之师”。

结束语

可见,并非是廉颇不如王龁,实在是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太惊人了。


哈士不是奇


这个问题待商榷。

1、长平之战前期双方出兵数量待商榷,廉颇带兵二十万可能准确,后来赵括又带兵二十多万,赵军总计损兵大约四十五万。

秦国王龁是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后也就是王龁这样水平的武将了,他还是经历三代秦王的老将。长平之战初期他具体率多少秦军击廉颇似乎确实不下来。估计最少也是十万之众。

2、长平之战初期王龁率领的秦军确实给廉颇率领的赵军进行了沉重打击,以致廉颇损兵折率处于了防守地步,引起了赵王不满。但是这不等于赵军最后的失败。

3、王龁率秦军击败廉颇率领的赵军也不足为奇,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龁也是非常优秀将领,两个人指挥能力相差不是十分悬殊。

4、秦国地处西北,西北兵自古以善战闻名,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军战斗力更强,以军功授爵,使秦人勇于参战,不惧死亡。秦人作战都不戴头盔,被誉为“虎狼之师”。秦锐卒更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5、赵国地处四战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赵军战斗力得到提高,但是和秦军交战还是略逊一筹。上党之地本应属于秦国了,赵国却毫不费力接受了,多少有些理亏,所以秦军勇于争战,赵军自然抵挡不住了。

6、长平之战地形对赵军不利,使赵军优势发挥不出来而秦军强弓硬弩确能发挥出来,给赵军造成大量伤亡。

7、秦国经过“商鞅变革”达到了富国强兵目标,对外一系列战争取得了很好战果,使秦军争战士气旺盛。当时六国军队对秦军有惧怕心理,赵军同样存在惧怕秦军心理现象。越胆怯越容易溃败,廉颇率赵军同王龁率领秦军交手也难免溃退,而进行防守避战。


大白白野


这个提问有点选择性失明的感觉。也没有什么后人远胜于前辈的含义,如果抛开政治策略在战争中的作用看,打仗基本靠的是统帅本身的能力。

先说为什么有选择性失明感觉:

长平之战

此战初期,王龁与廉颇对峙,260年四月,发生了零星战斗,两军互有伤亡;六月,王龁打下了赵国的两座堡城;七月,廉颇用夯土继续筑造堡垒,坚决防守,王龁除攻陷西侧外,也难再进一步,两边陷入僵局。

这里战争远没有结束,初期的局部失利并未导致廉颇整体兵败。打仗是门技术活,糙一点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细致一点,除了政治因素,考量统帅对“气机”“地机”“事机”“力机”等等因素的判断。

战争是看结果的事情,长平之战的背景形势,是秦国在壮大,长期消耗下去,对秦军不利,因为需要提防其他国家趁机捡便宜,秦国想以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成果,所以散播谣言说赵括厉害,廉颇在防守中还是可圈可点。

诸葛亮

几万人杀败司马懿几十万大军?说的是第四次北伐吧,因为第五次在我印象中,司马懿也是防御龟缩的策略,坚守不出,诸葛亮没辙。

第四次北伐,蜀国的军力大概在四到六万之间,当时司马懿作为主帅,此时已总督陇右,而魏国陇右常驻十万兵力以防蜀汉是有的。提问说的几十万大军不知道具体数据,还请明示?

这次北伐中诸葛和司马的对阵,最大的“卤城之战”,诸葛亮是采取一切手段引诱魏军出战,当时司马懿、张郃包围了诸葛,最后诸葛以王平守住南边的张郃,集中兵力大破司马懿,在《汉晋春秋》中,记载捷报数字是“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随后掉头打张郃,张郃退走了。

司马于是败退60公里,回到上邽,诸葛顺势重新围困祁山堡,然后《魏略》记载“诸葛亮围祁山,不克,引退。张郃追之,为流矢所中死。”,这里张郃追击诸葛时,在木门道中伏阵亡。

这一仗的确是诸葛厉害,但另有一仗,第二次北伐时,诸葛在陈仓遇到了郝昭,《魏略》记载“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这一次差不多3万兵力。

可见打仗考量的综合因素很多。

项羽

彭城一战,项羽指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

虽然刘邦进入彭城急于搜刮财宝忽视布防,加上联军步兵众多、协同太差、项羽骑兵等因素,但是《史记》这56万不应该理解是刘邦身边有56万之众。这56万的数据只见于《项羽本纪》“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高祖本纪》就没有“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按照司马迁写史记,各种说法都记录有存疑的原则,这里56万绝对有夸大的成分,当然刘邦不会带兵也是事实。

但是同时期的韩信也有井陉之战一战,背水结阵,赵军情报有误,韩信领兵能力强,以万余人破二十万之人。

综上,每个阶段,打仗都是有胜有负,战争的关键在于统兵的将领。后人比前辈强也不见得,要知道当年、孙子、吴起、孙膑等人著作的兵书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

再说说战争的打法

一场战争的胜负都是看整个大局的结果,局部战争的失利不是评判打不打得过的关键,当年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中,有三个关于打法的思路。


速决进攻战

孙子兵法提到“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十万之师,钱财军粮都是消耗极大。所以孙子认为用兵要速战速决,“兵贵胜,不贵久”就是这个道理,而廉颇的坚守壁垒,一个拖字,就可能在长期的拉锯战中加入更多变数。所以防守战不是打不赢,而是硬碰没有太大的把握,去强行打一场视为不智。

举个例子,粟裕打仗尽打神仙仗,因为在旁人看来胜率不高的时候,粟裕敢于出击,他觉得有把握,胜率超过50%就可以干,在旁人看来风险太高,不如不打。

回避攻城战

这里指不硬碰,攻城是最直接的硬杠,下下策,损失大,所以古人都想尽各种办法诱敌出城,转移战场,在城外解决,化解城墙带来的防御加成。难道你能说“哦不攻城,就是打不过”?那是将领在思考用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战果。

战场选择

围魏救赵就是例子,难道说孙膑不去赵国打魏军就是打不过?那是孙膑看到围困魏国,能解除赵国危机,还能设伏以逸待劳打击魏军的两全之策。

综上,战争讲求灵动灵活,捕捉战场的形势,避开自身劣势,发挥优势,让战争按自己的预想时间、地点、战斗方式来进行,因为如此敌我双方的战斗力绝对是一消一涨,差距在缩小,就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不以一时强弱妄下结果,不以一时成败评论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