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孩子很小就有暴力倾向,环境是造成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

本文为作者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近期,网络上有关于“儿童具有暴力倾向”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些丑恶的一面本不该在这些孩子身上上演。

但据研究表明,我国有暴力倾向表征的儿童年龄逐渐变小,越来越多的孩子在3-4岁就开始表现出了暴力倾向。

那什么是儿童暴力呢?心理学家指出:儿童暴力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 是“语言暴力”。具体表现为孩子动不动就说:“弄死你,宰了你”等。

而第二种为“行为暴力”。顾名思义,即具体表现在孩子的身体行为上,比如,经常对他人拳脚相加,甚至是使用暴力器械伤人等行为。

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的儿童暴力时,如果没有注意好方式方法,不仅对孩子改变暴力倾向无益,反而会助长孩子的暴力倾向。那造成孩子从小就具有儿童暴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研究表明:孩子很小就有暴力倾向,环境是造成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


l 环境是造成孩子具有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针对“孩子是怎样学会暴力”的研究中做过这么一个试验,名为班杜拉攻击行为试验,因为实验室所用到的道具为波比娃娃,因此人们也将其称为“波比娃娃”儿童暴力试验。

他找来男女各36名,并且孩子的年龄都在3-6岁。他将这些儿童分为3组,即每组男女各12名。在实验中,为了避免受验儿童不被其他儿童影响,因此每个儿童都是单独进行测验的。

第一组儿童没有成人陪伴,自己只能独自面对娃娃。

第二组儿童有一位成人陪伴,并且陪伴的这位成人不断的当着儿童的面,对波比娃娃进行暴力行为,或者是对娃娃进行摔打;或者是将娃娃扔到空中;或者是用器械不断击打娃娃的身体。

第三组儿童虽也有成年人陪伴,但成年人只是安静在和娃娃玩,没有对娃娃实施任何的暴力。

然后,他让这72名儿童分别独立进入房间中,房间中放有一个波比娃娃,还有其他的一些器械类玩具,然后观察儿童的反应。

研究表明:孩子很小就有暴力倾向,环境是造成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


经过反复的研究发现,一三组的儿童很少出现攻击娃娃的行为。而第二组的儿童不仅会模仿成人对娃娃进行暴力攻击行为,并且还会创造出一些新的方式去对娃娃实施暴力。

最后,阿尔伯特▪班杜拉得出结论,幼儿时期孩子的暴力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从而进行学习。并且经过对孩子反复的观察,他将这种模仿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注意、记住、排演、动机。

也就是先注意他人的行为,然后这种行为将被孩子的大脑记住,然后在心理对这种行为进行排演,最后在由动机的作用下产生行为。

因此孩子为何从小就有暴力倾向,因为父母总是当着小孩的面争吵,在争吵时,只想着宣泄自己的情绪。

殊不知,这种负面情绪不仅会伤害到另一半,而且对于脆弱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并且通过上面的试验我们知道,孩子还会对父母的这种行为进行模仿,学习,最终造成了孩子拥有暴力倾向。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接触最多的就是家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家庭环境是导致6岁以前孩子拥有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那在得知后,我们的父母又该如何解决呢?

研究表明:孩子很小就有暴力倾向,环境是造成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

l 从小具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家长们应该如何教育

1.暴力倾向应该从小抓起

蛋蛋妈最近手上总是牙印不断,问其原因她轻描淡写的说道:都是被儿子咬的,儿子还小,才2岁多,而且又不痛,不碍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越来越大,但孩子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反而变本加厉,这不前两天还将他外婆的手咬伤了,情急之下,还是我帮她包扎的……

为什么现在人的暴力倾向越来越低龄化,就是因为孩子在小时候表现出暴力倾向时,父母们并不当回事。

将其归咎为孩子调皮,从而放任不管,最后铸就了孩子暴力倾向的形成,而当这一坏习惯已经形成后,此时在想改变就显得异常的困难了。因此才导致了孩子长大后具有暴力行为。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只有先播下一个行动,才能收获一种习惯。

研究表明:孩子很小就有暴力倾向,环境是造成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

2.帮助孩子内化情绪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孩子3岁左右,由于孩子自我意识渐渐萌芽,因此这一阶段的孩子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引起孩子的应激反应,从而让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而这一行为正是孩子宣泄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

因此,在遇到孩子有通过暴力行为来解决自己的情绪现象时,父母们可以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内化情绪,从而达到改善孩子暴力行为的目的。

比如当孩子突然反应过激时,父母可以采取陪孩子玩游戏,讲故事的处理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将孩子的情绪内化到游戏、故事当中。这样不仅帮助孩子消化了情绪,并且制止了孩子的暴力行为。

研究表明:孩子很小就有暴力倾向,环境是造成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

3.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孩子从小出现暴力攻击行为,很可能是因为不懂规则没有规则意识。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因为孩子对规则没有意识,才会导致孩子作出一些过激行为还不自知。

比如说,当孩子的脑海里没有“红灯停”,“绿灯行”这个概念的时候,他闯了红灯并不觉得自己犯了错,因此当孩子下次在过斑马线的时候,遇到红灯时可以抓住孩子的手,然后告诉他,红灯是不可以过马路的,只有等绿灯才能通行。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不可一味的迁就着孩子。当孩子遵守了制定的规则时,可以给予奖励。

而当孩子逾越了这些规则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给他一些惩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而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的。

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对自己有个约束,不会什么事情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从而减少了孩子暴力行为的发生。

研究表明:孩子很小就有暴力倾向,环境是造成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

4.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

专家研究发现:从小给孩子一个温暖,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进行温和有爱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从小感受到一种被关心,被保护的感觉,这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正所谓,培养一个新习惯往往要比改变一个坏习惯

容易的多。因此父母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给予爱的关怀,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要怎么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首先就要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从小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港湾。

现在很多的父母将自己好的一面都给了外面的工作,而回到家以后,觉得都是一家人,应该真实一点,因此将工作上的负面情绪都带到了家里。甚至将家人当做自己负面情绪的出气口,还将其美其名曰为“真性情”。

熟不知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破坏家庭和谐,而且这些情绪还会传递给孩子,而上面有讲到,孩子的暴力行为是他们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让孩子从小就被负面情绪包围,这也会让孩子越来越暴力。

研究表明:孩子很小就有暴力倾向,环境是造成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

l 总结

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复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因此孩子的暴力行为应该从小抓起,不可总以为孩子还小不碍事,这样只会助长孩子的暴力行为。

并且在培养时,一定要注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每次在宣泄自己情绪的时候,先想一想这样会不会给孩子带来负担。最后祝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