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阿干镇下街往事

阿干下街往事

作者:华立成


从文化宫沿101公路向南行,经过沈家坡、八里窑、二十里铺、岘口子,过了下河坝,再走二里地,就是阿干煤矿,过了煤矿厂区大门,就是阿干下街了。下街的右旁,是阿干煤矿的职工大楼,对面穿过阿干河,也是一栋煤矿职工大楼,大楼后面及四周,都是平房,多是阿干煤矿职工居住。平房后面,就是兰阿铁路。铁路东边,则是和云顶山同一脉的东山,历史上曾建有古寺,故名东山寺。


兰州阿干镇下街往事


在矿职工大楼对面,101公路旁,曾是44路终点站。终点站的南部,是给周围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用水的一座小水站。小水站的西南边,是阿干煤矿门诊部。六七十年代,不少有名的医生曾在这里坐诊就医。其中一位潘姓大夫最为出名,医德高尚,医术也比较高明,深受周围居民尊重。沿公路往上走,就是阿干煤矿大食堂,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非常热闹。七十年代的时候,大食堂门口有不少流浪者,大多来自临洮、礼县一带。每到中午,职工们就餐时,这些乞丐就涌到门前,手持从西沟锅锅厂捡来的缺口粗瓷敞口大碗,等好心的人们给予一点剩饭剩菜。

大食堂东南部,101公路东旁,就是王家巷,巷深200米左右。两旁所住人家,居所多是四合院,进门后可以看到花盆、鱼缸、扁豆架子,房檐下摆有一两口阿干出产烧制的粗腰赭红色巨形大瓷缸,造型粗犷豪放,四合院的整体气氛相当朴厚而又略带一点幽雅。王家巷的巷口,曾住有一家人,王姓,家里的小伙子喜欢结交朋友,绰号叫老宽子,在阿干一带很有名气。八十年代时,开过小煤窑,发财后走了新疆。王家巷最东左手旁,曾住过一位付姓老汉,在阿干邮局工作。六十年代困难时期,老家临洮的家人面临饿死的危险,付老汉是会计,挪用了十几块钱救济家人。被发现后入了大牢,出狱后单位领导曾请他回去上班,付老汉可能有点惭愧,拒绝后靠打零工养活了全家,几个儿子都很成才。其中一个儿子考上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就业数年后,将父母接去东北生活。王家巷再往上走二十多米,公路西旁,是兰州耐火材料厂。这家厂子曾出过一个有名的人,就是石雕“黄河母亲”的作者何鄂。八十年代时,耐火材料厂几名工作人员清理厂区仓库,在一处隐秘的角落里发现了几挺机关枪。上报有关单位后,做了清点收回。据老职工刘金水回忆,可能是红卫兵们将这几挺机枪藏在了厂区仓库里。


兰州阿干镇下街往事


耐火材料厂武斗的非常厉害。其中一个人叫杨家猫娃子,打人非常狠。后来,他自己也知道得罪的人实在太多,往后的路只会越走越窄,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独自一个人走到东山寺的密树林里,在一株老歪脖子柳树上用麻绳将自己吊死了。过了七八天,被附近荡羊的人发现后,乌鸦已经将他的两只眼球啄去,变得面目全非,他的家里人从死者脚上穿的红袜子才认出是他。在耐火材料厂,有一位西安黄埔军分校毕业的老爷子,在平反后,下办公楼,在楼口遇到了平时欺辱他的黄姓小伙,老爷子冲上前去伸开五指,又运用内力使五指化作有力的巴掌,在黄姓小伙左脸和右脸上狠狠扇了两记耳光。黄姓小伙恼羞成怒,转身跑到办公楼外,拿起一块耐火材料厂三号窑里烧制的宽12厘米,长23厘米,厚8厘米的黄颜色废砖,要砸老爷子,被站在三楼窗口的厂长看到,大喊,你小子今天敢动老爷子一根毫毛,我就开除你。黄姓小伙只能扔下砖头,夹着尾巴灰溜溜逃走了。老爷子退休后喜欢饮酒,醉后又唱又跳,是个心胸宽大,又敢爱敢恨的军人性格。


兰州阿干镇下街往事


老爷子住在耐火材料厂正门对面的大院里,这所大院里的居民,多是该厂职工。其中一位是厂里的女医生,医术较高。曾经有一位职工的孩子得了重症,医院不敢收治。绝望的母亲找到这位女医生后,女医生找来位于阿干西沟口炭花坪附近的陶瓷作坊烧制的宽口大黑瓷浅盆,里面倒入热水后,放了数十味中药,将已经濒临死亡的孩子置入大瓷盆中,泡了一夜,第二天这孩子竟然奇迹般活了过来。大院西南对面,是王姓居民住所,王曾经是军人,复员后分配到阿干供销社工作。年老后自己在邻街的铺面开了一家理发店,手艺过人,但只给男性理发。王师傅人缘好,理完发后,往往喜欢和顾客拉家常。有时顾客理完发后忘了付钱,王师傅也不索要。顾客第二次来理发时,他也不提醒,不介意,依旧热情服务。理完发,给钱时,有的顾客恍然想起上次没付钱,于是不断道歉,又轻轻地责怪王师傅不及时提醒。王师傅大大咧咧地说,没什么,忘了给钱,就属于我给你免费理发。这时遇到爽快的顾客,往往会出去在临街的梁家小卖部买一瓶七块钱的52度沱牌酒,二块五一斤的油大豆;又在不远的王家炒面馆秤半斤熟肉,提回到理发店和王师傅对饮吃喝一番。


兰州阿干镇下街往事


再往上走,离王师傅的理发店有十米左右,是一家药店。药店的南侧,为阿干菜馆,七八十年代,阿干菜馆的小笼包子极为出名,味道鲜美。每天早晨一开门,手提铝制饭盒前来买小笼包子的顾客就源源不断,至中午12点不到,就已售罄。阿干菜馆南侧不远,就是阿干门市部,玻璃柜台一溜排开,里面摆满衣料百货,油盐酱醋,品种相当丰富。营业员大多是漂亮年轻的城里姑娘,但服务态度不是太好。后来门市部分配来一个男性小伙,是出身极好的贫下中农,没文化。上班第一天,遇到一个从云顶山马场村走十里地前来打醋的老人,请小伙子给打两斤醋,打完醋后,老人问多少钱,小伙说“一斤醋八分钱,两斤醋两个八分”。老人没上过学,不会算数,不知道两个八分,就是一毛六分钱。只得干着急地说:同志,两个八分是几毛钱,我算不来,我只会唱吴镇编写的阿干歌和河州花儿。没想到营业员也不会这简单的算数题。只能直着脖子硬声硬气地说,两个八分就是两个八分,几毛钱我也不知道。

阿干门市部斜对面,有一条浅浅的小巷,只有十来米深,里面住着一户刘姓人家。这家有一个叫福林儿的人,长相肥胖,靠养猪、杀猪为生。他有一个侄儿,极有数学天分,不用笔,就能快速心算出“鸡兔四十九,一百个爪爪满地路”等当时看来相当艰深的数学题。长大后去了天祝开挖金矿,发财后移民去了澳大利亚。小巷旁边,就是临街的阿干邮局。当时邮局出售各种报纸杂志,如故事会、当代、十月、星星诗刊、语文报、辽宁青年、兰州晚报、青年晚报等,极受中学生和在阿干生活工作的知识分子的欢迎。


兰州阿干镇下街往事


过了邮局,往东南走不远,就是两家临街面的菜铺子,正好东面一家,西面一家,窗对窗,门对门,两两相映,甚为对称。过了菜铺子,穿过一座桥,桥的东面是一条深巷,往里走,就是阿干小学,现在变成了阿干历史博物馆。巷口旁临街面为阿干肉铺。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居民买肉需要肉票,而且都希望能够买到肥肉,且越肥越好。买肉要排长长的队伍,能够买到上好的、不带骨头的肥肉,全凭运气。营业员是不允许你挑三捡四的,轮到什么就买什么。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阿干肉铺变成了一家酒店,取名悦月红。这时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婚丧嫁娶,都在悦月红酒店招待客人,生意相当火爆。沿肉铺子向上走不远,在道路的西旁,是一家五金店,兼买锅碗盆筷之类的家什。但最让下街生活过的孩子们印象深刻的是,这家五金店春节期间出售的浏阳鞭炮、大地红鞭炮、啄木鸟鞭炮,质量好,燃放起来响声洪亮,给那个娱乐贫乏年代的孩子们带来过无穷乐趣。再往上走,就到了西沟桥,桥的东边大街旁,全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青砖红瓦商铺。

桥的西过,就是阿干茶园子,曾经热闹繁华过不少年。


兰州阿干镇下街往事


文: 华立成,兰州人,业余地方历史爱好者。

图:董国江 阿干镇人,曾为矿工,阿干地域历史文化挖掘研究者


此稿为华立成专供陇史荟独家原创文章


兰州阿干镇下街往事


王文元原创作品

请关注 请转发

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