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松:德国市长掏烟囱 中国老师送外卖

冯雪松:德国市长掏烟囱 中国老师送外卖


五一放假期间,四川一位中学老师做起了送外卖的兼职。对一个长期站到腿酸、坐到腰疼的老师来说,四处跑路送外卖,既能增加收入,又能降糖健身,还能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利人利己,很有创意。这种三全其美的举措,不违法,不乱纪,没有任何权力输送的嫌疑,竟然招来一些网络喷子说三道四,招谁惹谁了?


在我看来,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对老师的道德绑架。老师既然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自然得安贫乐道两袖清风,自然得除了上课就备课批改作业,忙得顾不上吃饭睡觉,课下、周末、节假日也不能例外,连做梦也不忘学生的功课……老师做兼职挣钱,就是见钱眼开唯利是图对不起天地良心。当老师的,净想挣钱了,怎么有心教学生?


其实,老师,不过是一种职业。老师们都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只要遵纪守法,在业余时间,老师也完全可以兼职创收。无论捧上天堂,还是贬到地狱,都是专制余孽们对老师民主权利的无理剥夺。


第二,某些人对老师“沦为”外卖小哥的深切“同情”。他们看不起体力劳动者,外卖小哥们风吹雨淋日晒的,起早贪黑累死累活的,实在太过低贱。老师,尽管没权没势没钱,好赖也是文化人。即使业余创收,也得写篇文章,做个网课,或炒个股什么的。老师做外卖,太有辱斯文,穷不起了也不该这么丢人现眼。


他们不知道所有合理合法的行业都是平等的,也都是服务社会值得尊重的。好像他们高看老师了,殊不知高看低看,都不如平视最好。高高在上地评判不同职业的高低贵贱,是骨子里缺乏平等意识的反映。


第三,因多数老师放不下文人的架子,尽管穷,业余卖力气挣钱的少之又少,所以某些人像“蜀犬吠日,粤犬吠雪”一样看不习惯,少见多怪。


自然,也有许多力挺这位老师的,主要论述年轻老师工资低,不够供养老人孩子,以及降低血糖的作用。其实,自由支配节假日是老师的合法权利。即使血糖不高,工资不低,节假日干什么也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论语》有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早就坦然承认自己愿意通过正当途径追求财富。很明显,某些歪嘴和尚把圣人之道念歪了。


我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的一篇文章《市长变身烟囱工》。德国第九大城市杜塞尔多夫的市长艾尔,周末兼职为市民掏烟囱。因为市民多用壁炉取暖,掏烟囱是一项又脏又累的工作,自然酬劳挺高,受到市民的普遍尊重和欢迎。正业当市长,兼职掏烟囱,既不会因掏烟囱被人看不起,也没人说人民公仆掏烟囱怎么还要钱。任何人都心安理得,没有丝毫违和感。


欧美的市长做兼职的不仅他自己。美国科罗拉多州联邦高地市长曾兼职“门童”,法国埃斯普莱特市长安德烈经常业余在自家饭店做大厨,有一年还利用五周的假期来我国成都索菲特酒店做大厨,顺便旅游,并近距离观看大熊猫。还有许多公务员业余做别的兼职。


人家国家的市长兼职烟囱工、“门童”和大厨,不受任何非议。我们国家的老师兼职个外卖,为什么众说纷纭呢?这就跟社会的文明程度密切相关了。只有平等地看待每一种合法的职业,充分地尊重每一个人的民主权利,让大家都能遵从内心,不受法律之外的任何束缚,活出自己的风采,社会才是健康的,才是高度文明的。仅看这一点,我们至少比人家发达国家落后了二十年。


当然,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高,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位老师敢于用假期送外卖,丢下了某些文人自命清高的酸气,顶着周围许多人质疑的目光,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尝试。我为他的创意叫好,为他的胆识点赞!广大学生及同行定会以他为榜样,活出自由,活出个性,活出最真实的自己,让平等、自由和民主越来越深入人心。


听到蝼蛄叫,照样种麦子。努力做好自己,让那些嚼舌头专业户把舌头嚼烂去吧。一个更民主更平等更和谐美好的社会定会因我们的努力不断变成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