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者说要自杀,心理热线接线咨询师怎么办?

邓波原创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13:03:25


来电者说要自杀,心理热线接线咨询师怎么办?


今天我想和同行们分享一下高自杀风险危机个案来电的处理。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我所接的心理热线中,早期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冠疫情引起的心理应激。

但从开始到现在,比例最高的是关系困扰和情绪困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自杀风险的危机个案来电。


这部分来电,经常让热线咨询师倍感压力,尤其是对缺乏危机干预经验的咨询师来说,更是如此。


那么,遇到危机个案的来电,咨询师应该如何处理呢?


01 要先让自己稳住


因为人命关天,而咨询师的职业要求是来访者利益最大化,有自杀风险尤其是自杀风险的个案,往往会让危机干预经验不足的热线咨询师感到紧张和慌乱,压力山大。这时候,热线咨询师最需要做的,是做几个深呼吸,先让自己平静和稳定下来。你越稳定,越有可能让来电者从不稳定变得稳定。


02 进行危机评估

可以参照以下《自杀自伤评估表》进行危机等级评估。

来电者说要自杀,心理热线接线咨询师怎么办?

自杀自伤评估表每题得分为0-2分,总得分0-10分,得分越高,危险性越高。

03 进行危机干预


如果评估是高危个案,要第一时间和督导师联系,在督导师指导和热线平台团队支持下进行危机干预。


❤ 按平台要求,热线开始时一般都要先告知个案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这一点一定严格按要求做到。


❤ 对于个案的痛苦,咨询师要尽力做到耐心陪伴,积极倾听和精准共情,帮助来电者发现自己的内在资源,激发来电者的求生动机。


❤ 热线咨询师要看到,来电者有求生的欲望,哪怕这种欲望显得如此微弱。


❤ 热线咨询师要对来电者发出的求救信号高度敏感,在保持共情的同时,又要多一些对当下的觉察,不被来电者的无助感和绝望感过度卷入。这样你才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更从容地处理个案的心理危机,帮助个案获得危机后的心理成长。


❤ 来电者能打来电话,就意味着他想给自己一个机会,他希望找到可以让自己摆脱痛苦的方法和路径,他希望通过心理热线,帮助自己从极其痛苦无助的状态里把自己拔出来,或者只是在绝望至极的时候,找到一个人来倾听他的孤单无助和难与人言的苦痛。通过细心抚慰,帮助个案从绝望和无助中,看到解决问题的更多可能。从这个角度上说,危机也是契机。


来电者说要自杀,心理热线接线咨询师怎么办?


❤ 在倾听来电者倾诉的过程中,和来电者一起梳理,帮助来电者看到其拥有的外在资源,激活电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 如果来电者处在高危状态,要第一时间强调保密例外,邀请来电者做安全承诺(不自杀承诺),尽量在保持尊重和共情的前提下,说服来电者把可能伤害其生命的物品扔掉(刀子、药品等)。如果来电者已经站在楼顶或窗户边,要引导其离开危险区域,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慢慢让自己平静下来。


❤ 如果来电者拒绝做出安全承诺,仍有很高的自杀自伤风险。接电过程中,热线咨询师要尽可能了解来电者的位置,周围有什么人,了解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同时一定想方设法要到其家人的联系方式,告知其家人来电者的情况,提醒家人做好监护,必要时将来电者送医住院治疗;如果是未成年人,尽量要到其父母联系方式,与其监护人通话,告知其监护人孩子的危机情况,给其监护人提供专业建议,提醒监护人改变教养和沟通方式并做好监护。


❤ 一般而言,大部分个案经过干预,紧急的危机都可以得到解除。少部分个案,无论热线咨询师做多少工作,自杀风险仍然很高,且拒绝提供自己和家人的联系方式,如果热线平台有回拨电话,咨询师可以回拨过去;如果来电者拒接电话,可以查找来电者电话所在地区,拨打来电者所在地区110报警。


❤ 全程注意在相关法律和咨询伦理的框架下工作,危机干预后整理个案报告并给文件加密上报热线平台。


❤ 心理热线的时间设置一般为30分钟左右,但如果是危机个案,可以打破这个时间设置,直到确认危机个案安全或得到监护人安全监护。


❤ 如果觉得自己难以处理,必要时转介给更有危机干预经验的热线咨询师。


危机个案处理的过程会让接线咨询师感到非常耗能,需要团队支持和协同工作。危机处理结束后,热线咨询师最好找督导师进行督导,或找同辈做专业支持,接受热线和自己工作的有限性,做好自我关照,尽早放下对个案的牵挂和对试图做得更完美的苛求,放空自己,以免对自己的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是心理咨询师专业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心理热线的接线质量和来电者的生命安全,心理援助热线的接线咨询师,在上岗之前,需要接受危机干预的专门培训,心理热线平台大多也会提供危机干预方面的专业培训和督导的专业支持。



关于作者@心理咨询师邓波

邓波:本名刘秀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际认证催眠治疗师,家庭治疗师,团体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美国心理学会第29分会会员,美国团体治疗协会AGPA会员。著有家庭教育专著《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4年,咨询时间累计超过10000小时。

擅长领域:伴侣咨询与家庭治疗;青少年心理、情绪情感问题、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的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体验、个体督导和团体督导。

联系邮箱:546570536@qq.com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头条情感

#心理咨询师说#

#幸福公益心理援助#

#心理危机干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