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孩子也有“朋友圈”: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該如何巧妙引導?

前兩天,女兒因為在幼兒園和同學發生了衝突,被抓傷了臉。她傷心地跟我講,不想和那個同學玩了。


跟最好的朋友鬧翻了,這兩天女兒始終高興不起來。


2-5歲的孩子也有“朋友圈”: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該如何巧妙引導?


到了第三天,我見她還是這樣,便聯繫了對方的家長,要求他們給個說法,卻遭到了拒絕,因為對方的孩子也被女兒抓傷了。


最後,在幼兒園老師的協調下,孩子之間的矛盾才解決。


2-5歲的孩子也有“朋友圈”: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該如何巧妙引導?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越來越在意別人的評價,也非常渴望跟小朋友一起玩,並通過與人交往,尋找認同感。


著名的蒙特梭利“敏感期理論”中曾提到:2-6歲是兒童的人際關係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處尋找相同興趣的夥伴並開始相互依戀。


可當孩子在交往發生矛盾時,會有許多家長在第一時間站出來為孩子出頭。


他們認為這樣是在保護孩子,但過度的保護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正常交往。


與其擔心孩子磕碰,不如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及時引導,理性對待孩子之間的矛盾,才是成熟父母的做法。


01 會分享的孩子,往往是情商更高的那個


嗯哼是出了名的陽光小暖男,有一次,他跟著爸爸杜江來到一所幼兒園體驗生活。


當被問及最想吃什麼的時候,嗯哼看到老師手裡拿著的蛋撻,就說自己想吃那個,並表示想自己端著。


之後,嗯哼把那盤蛋撻放在桌上,並將其分給了班上所有的小朋友。


當分到最後一塊時,他將蛋撻給了自己的爸爸,爸爸問道那老師怎麼辦呢?還問那你就不吃了嗎?


嗯哼想了想便決定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最後一塊蛋撻。


從幫助老師端蛋撻,再到與小朋友們分享,最後寧願自己不吃也要分享給別人。


2-5歲的孩子也有“朋友圈”: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該如何巧妙引導?


嗯哼這種貼心有愛,關心他人的表現,無疑在同齡孩子當中突顯出了他的高情商。


教會孩子分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這不僅僅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更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導。


懂得分享的孩子,有著更高的情商,因為他們不僅會關心和感恩他人,更能夠真誠地替他人著想。


02 影響孩子社交的,不是外界的打擊,而是你的態度


此前,廣西兩孩子疑因搶玩具發生矛盾,一方孩子的父親介入,出手將對方男孩扔出數米遠,被扔孩子的手臂、耳朵、頭部遭受嚴重的創傷。


最終,男子被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拘留,並處以相應的罰款。


2-5歲的孩子也有“朋友圈”: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該如何巧妙引導?


孩子之間發生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擔心孩子“吃虧”想保護孩子的心情也可以理解。


可這名男子過分地放大了自己孩子的委屈,沒有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就對其他孩子大打出手。


這種錯誤的處理方式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更會使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


矛盾和衝突是孩子學習人際交往的必經之路,父母要做的不是衝到孩子面前,替他遮風擋雨,而是教會孩子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去解決問題。


電視劇《家有兒女》中曾有一段這樣的故事。


劉星因為不喜歡喝牛奶,把剩的半杯倒在夏雨的杯子裡,導致夏雨尿了褲子。


第二天,夏雨因為記恨劉星,就把自己剩下的牛奶倒進了劉星的足球鞋,弄得劉星的鞋子裡全是牛奶,兩人因此產生了矛盾,使劉梅非常焦慮。


夏東海卻說:“小孩子的事情,讓他們自己解決。雖然他們現在還小,將來早晚得有問題要自己去面對,不可能一遇到問題就來找你,這樣是不行的。”


當孩子發生矛盾,夏東海的處理方式是非常值得學習的。他沒有強行介入孩子之間的矛盾,而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2-5歲的孩子也有“朋友圈”: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該如何巧妙引導?


教育專家尹建莉說:“孩子吵架也是一種溝通,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既然不能當孩子一輩子的保護傘,父母們不如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幫孩子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這才是為人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保護。


03 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應該如何培養?


“人際交往敏感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A.讓孩子多與同齡人交往


孩子與成人一樣,只有多與他人交往才能變得自信,變得更有親和力。


父母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去戶外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也可以邀請同事、鄰居、親戚的孩子來家裡做客,多讓孩子感受與人交往的樂趣。


2-5歲的孩子也有“朋友圈”: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該如何巧妙引導?


在孩子過生日時,可以邀請孩子的同學、朋友來家裡做客,讓孩子自己主持一下,既可以增強孩子的表達能力,也可以增進孩子和朋友之間的情感。


B.不強迫孩子分享


孩子大概2歲左右,就有了物品所有權的意識,他們會對自己的玩具、畫本等物品有著特別強烈的控制慾。


每當家裡來了客人時,家長們總會習慣性地要求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其他孩子玩,但大多數小朋友都會表現出“小氣”的一面,不願意分享。


這個時候,家長們應當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要去強迫孩子。可以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耐心引導,讓孩子在自願的狀態下去分享,效果會更好。


C.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大多數的孩子從小就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優越感,當他們交友被拒時,內心往往會充滿了失落和沮喪。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蹲下來,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傾聽孩子的想法,然後讓孩子以相同的情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當孩子慢慢產生這種換位意識時,他們才能學會去寬容、理解別人。


2-5歲的孩子也有“朋友圈”: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該如何巧妙引導?


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並非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父母恰當地給予引導和溝通。


當他們進入了人際交往敏感期和同伴產生矛盾時,家長應當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要壓制孩子的思想;傾聽孩子心聲,不要忽視孩子的感受。


只有讓孩子學會互敬互愛,在放手中獨立成長,他們才能在今後的人生中無懼交往,收穫純真的友誼。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監製:鄧東

主編:吳思羽

責任編輯:袁亞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