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空虚的,它的作用无穷无尽,先于天帝而存在

威威读书日志,与你分享。

这次我们来聊聊《道德经》第四章吧。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冲的"冲"字,在这里有点疑惑。冲字如果作为动词,那它的意思就有很大的改变了。动词时可理解为冲击、激荡之意,表示道这个统一体开始动了,产生阴阳两股气。而这阴阳股气的相互激荡交错,让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地演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这两股气的相互冲击,道是没有办法产生万物的。

道是空虚的,它的作用无穷无尽,先于天帝而存在

"冲"字如果通"盅",那就是喻借为空虚的意思。道是空虚的,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永不盈满。这样的理解好像也说得通。

"冲"字究竟用哪一种解释比较合理呢?依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冲"字,明显就是作为动词使用,阴阳两股气互相冲击达到和谐状态。那么冲字就是作动词用了吗?

再看看《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老子另外的说法: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些句子是不是跟"大智若愚"这个成语结构差不多?大盈若冲的"冲"字在这里就不能作为动词使用了,应为空虚之意,意为最充盈的东西却好像是空虚的。

道是空虚的,它的作用无穷无尽,先于天帝而存在

老子的这几个冲字不完全是相同的意思,同字异意来的。但道冲的"冲",我更偏向于"空虚"的意思,跟大盈若冲一致。因为道只有空虚才能不盈,用之不尽的只能是永恒存在的道,而不是道产生的阴阳两气。

好了,分析了那么多,简单说下这句话的大意吧:道是空虚的,但它又用之不尽("或"通"又",不盈意为不盈满,引申为无穷无尽之意)。多么深不可测啊,它好像是万物的根源。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它消磨自己的锋芒,排解自己的纷扰,调和自己的光芒,混同于尘垢之中。隐没不见啊,像是存在又不存在。这是对道无处不在,却又混同一切的性质形象化描述。道自然而然地,处无为之事,存在于尘物之中,无所不在,但它又没有"同流合污"于世间,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原始属性。

有大德行大道之人,也会像道一样,不锋芒毕露,顺从自然无为地解决纷扰,有光芒时调和好自己不作做。处于尘世当中却不被世俗所带偏,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大道。

道是空虚的,它的作用无穷无尽,先于天帝而存在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不知道它是谁产生的,它存在于天帝之前。这里,再次强调了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也非神明。

老子在《道德经》中,用了多个篇章讲道这个东西,可见道有多难说得清楚,再次说明了道不是用语言能描述得清楚的。但道也是最重要的,没有道的存在,也没有宇宙的生生不息轮转。道还渗透到了它衍生的事物当中,影响着事物运转,事物消亡了,道却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