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袁崇煥不死,大明王朝還有可能繼續存續?

公元1644年,我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撲街了,不得不讓人感到惋惜。多麼硬氣的王朝啊,天子守國門,從不和親換取和平,縱觀中國歷史又有哪一個朝代能做到這樣呢?這得對自己的國力有多大的底氣啊。可就是這樣的王朝,最終也只能落得皇帝自縊而死。其實崇禎帝沒有必要走到這一步,可是既然留著老朱家的血,那就一定有著剛烈的性子。寧死也不出首都,踐行了祖宗的遺志,天子守國門從來就不是空談。有人說大明王朝走到這一步,是崇禎咎由自取的,要是他不殺大將袁崇煥更不就不會走到這一步。在下看來實則不然,大明王朝兩百多年曆史的終結,不是一個袁崇煥被殺就可以解釋的清的。

依我之見,大明王朝的覆滅有著眾多原因,下面請聽在下一一道來。其一,明朝滅亡是它氣數已盡,天災不斷,是到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了。在下在以前的文章裡也提到過,中國歷史上的任何王朝都有其歷史任務,同時應運而生就會因運而終,沒有哪一個朝代會永續長存。大家不妨想想看,明末的一系列天災人禍。明末,正值小冰河時期,天氣極端異常。導致了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山西等地區年年大旱,南澇北旱十分嚴重,百姓顆粒無收流離失所,同時蝗災,鼠疫導致哀鴻遍野,餓殍遍地。這樣極端的天災,加之朝代處理不善就為之後的人禍埋下了伏筆。

若是袁崇煥不死,大明王朝還有可能繼續存續?


其二,人禍嚴重。其中又可以分為兩種,一是直接推翻朝廷的農民起義運動,和後金也就是後來的滿清的戰爭,一是黨爭導致朝廷的內部消耗。相信明末的農民起義就不用我多敘述了吧,李自成,張獻忠那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啊,當然了他們沒有像他們的老前輩,朱元璋那樣成功。說到這裡也不得不感嘆,朱元璋辛辛苦苦搞農民起義“發家致富”,最終其子孫後代也還是被別人起義了,有點諷刺的意味呵。好了咋們言歸正傳,除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對明朝的致命一擊之外,後金人對於明朝的打擊更是尤為嚴重。要我看了,農民起義的多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要不是明政府被滿清纏住了手腳,那是絕不可能讓大明王朝分崩離析的。畢竟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不是朱元璋這樣的人物,其領導的隊伍也不如正規軍。

若是袁崇煥不死,大明王朝還有可能繼續存續?

闖王李自成


再有就是黨爭的禍害了,這種事古來有之。明初就極為強烈,但是依靠朱元璋的鐵血政治給打壓了下去,但是到了明後期就不行了。比如天啟的閹黨之禍,崇禎時期的東林黨,這對於明朝統治是致命的。國家積蓄的力量就在爭權奪利之中被消耗殆盡了,多少優秀人才被埋沒,被冤枉陷害,國庫多少錢財被貪墨。你說,這樣的政府這麼可能還有力量去對抗這內憂外患的局面呢。

若是袁崇煥不死,大明王朝還有可能繼續存續?

著名的歪脖子樹


其三,統治者自身的原因導致了被動的局面。都說是主將不力累死三軍,那皇帝作為一國絕對的領導者,要是他出了大問題,那國家多半危矣。崇禎就是這樣,他本來算得上是個勵精圖治,大有作為的“好皇帝”。可是他就是疑心病太重了,不知各位是否清楚,崇禎在位期間,崇禎十七年間,內閣大學士先後任用五十人,首輔換了十餘人,兵部尚書換了十四人,刑部尚書換了十七人,總督被誅七人,巡撫被誅十一人,閣臣被誅二人。最著名的,也是最讓人惋惜的就是袁崇煥之死,就是因為被崇禎所猜忌。有人說,如果袁崇煥不被冤死,北方戰線不可能崩,那待到邊境穩定後,抽出手對付李自成這樣的“泥腿子”,還不是易如反掌啊。可惜沒有如果,再說了袁崇煥就算不死,也難以挽救明朝的覆滅了。

若是袁崇煥不死,大明王朝還有可能繼續存續?

袁崇煥


其四,都說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明末的經濟制度也是讓我看不懂的,明明已經民不聊生了,政府還要加大稅收去打戰,這不是逼著人家造反嗎?也不知是哪個二傻子想出來的。本來江南地區的這時已經有了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了,而且該地區經濟發展遠高於其他地區,明政府硬是要絞殺它。放著大好的財源不要,典型的缺心眼。

綜上所述,想來大家也看得出來,明朝的走向並非是一個袁崇煥可以左右了的吧,此時的明朝就是大廈將傾,隨便有個風吹草動就一發不可收拾。不知道各位是怎麼樣看的,歡迎前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