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辩越明!冷静回看雪松对热文的两个针锋回应

确实,雪松在资本市场和外界看来,印象就是“低调、路子野,不够明晰、看不懂、”,这在某媒体发布的第一篇《雪松系528亿债务压顶 还欠税局35.4亿税款》中第一段得到印证,“雪松因突然晋级世界500强,在资本市场连续收购暴得大名。”

树大招风之下,即使在雪松内部人看来,雪松这几年时不时被媒体盯上一点都不意外。

意外的是,关于雪松3个版、2万多字涉及百亿规模重磅调查,会以一种新闻报道正常核实流程缺失、“客观公众平衡”报道原则缺失的方式,直接横空出世。

实际上,这也是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很正常的必经阶段。举例而言,目前跻身龙头的房企恒大在2008年一度被报道上市失败后资金链断裂,许家印曾登门向万科求助,后续峰回路转。

回头来看雪松的那两篇热文报道,结合笔者的采访和与其他金融机构高管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第一,当事方记者没有做详细的调查甚至财务基础知识缺失,以致于文章中基础数据都出现较大的错误,例如将“长青”系列产品规模报道为220亿元,而据雪松信托回应,“长青”系列产品累计发行规模为119.18亿元,现存续规模为76.55亿元。同时,在税法常识上也出现理解错误,将类似递延所得税理解为“欠税”。

第二,《雪松信托迷雾:42只产品风控全线“裸奔”,220亿底层资产尽数虚无…》文中多次提及底层资产“尽数虚增”,42只产品风控全线“裸奔”,但是一方面,在报道中并没有一一取证,将27家债务人42只产品数据进行详细列举,只是选取了几个代表地方做了一些问答调研,而一些调研对象还不是企业的核心高管,最后,雪松在9月23日凌晨也做了回应,雪松信托认为,“长青”系列产品底层资产清晰,每笔应收账款的债权与债务一一对应,底层资产的合同、发票、过户单据等全套资料,可以随时接受所有投资者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预约查阅。

因此,从事实性数据出现错误来说,就已经将该系列报道公信力大打折扣。

不过,媒体的报道还是对类似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资产起了一定监督作用,因为它至少将“确权”这一业内争执已久的话题放到了大家的面前。

但确权这一行为,本身在业内就有不同看法,一种是较为理想的状态,要一一确权,而事实上,在不少机构看来,实操业务中,很难做到每个产品对应底层资产一一确权,尤其是一些客户是央企、国企,在确权过程中层层审批,难度极大,更别说确权也并不能保证底层资产就一定真实。


基础数据为何会出错?核实环节缺失

回看雪松实业集团和雪松国际信托的两个回应,可以看到某媒体稿件在基础数据环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硬伤”。

在《雪松系528亿债务压顶 还欠税局35.4亿税款》文中,记者主要根据雪松实业集团发债时披露的财务数据,质疑雪松系加大杠杆收购上市公司和信托进行扩张,与目前去杠杆的基调不符,以至于雪松债务压身,甚至连税务局的税款都开始拖欠了,乍一看,问题很严重的样子。

媒体报道,截至2020年6月末,雪松实业集团负债总额为528亿元,资产负债率65.2%,扣除无形资产、商誉等部分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7%。

一般而言,除了房地产等特殊行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则说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过高的危险,投资者就要多加小心了。

然而,雪松实业集团澄清时表示,公开披露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雪松实业负债总额为447.9亿元,资产负债率55.29%,扣除商誉及无形资产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5.29%,与上述两个负债率数据都相差了至少10个百分点。

越辩越明!冷静回看雪松对热文的两个针锋回应

实际上,在雪松实业集团在交易所发债时披露的2020半年报中,已经明确在财务报表中披露了资产负债率和扣除商誉及无形资产后的资产负债率,不知道原文记者是抄错了还是咋的了……

同时,《雪松系528亿债务压顶 还欠税局35.4亿税款》中表示,“截至2020年6月末,雪松实业集团累计还欠着税局35.4亿元的税款未缴纳,资金紧张程度可见一斑,”按原文的意思是,雪松连国家税务局的钱都开始欠了,似乎是真的要“揭不开锅”了。

而事实是,雪松实业集团回应,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应交税费为8.51亿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6.85亿元。其中,前述8.51亿元根据税法有纳税义务但未到纳税时点;26.85亿属于会计上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税法上尚不存在纳税义务。因此,公司不存在所谓的“欠税”,更不存在报道所称的“欠着税局35.4亿元的税款未缴纳”。

如果说资产负债率属于粗心抄写错了,那么欠税这块完全是因为税法常识缺失导致的,这方面略微请教下懂财务的税务、审计等人员就不会犯这种错误。

再看,《雪松信托迷雾:42只产品风控全线“裸奔”,220亿底层资产尽数虚无,借道假央企转移百亿巨资!》一文,该报道出来后,连雪松信托内部人士都迷糊了,何时发了高达220亿的长青系列产品?

原来记者认为,长青系列信托产品,文心保理转让给雪松信托的应收账款,会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中登网)进行登记。

记者统计,中登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8月7日,雪松信托登记受让的文心保理应收账款数量共计251条,涉及应收账款共计429笔,对这429笔应收账款进行汇总归类与统计,结果显示,债务人共计27家,债务总额224.31亿元。

对于这高达220亿长青产品规模,雪松国际信托的回应显示,经核查,“长青”系列产品累计发行规模为119.18亿元,现存续规模为76.55亿元,规模至少相差了100亿!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数据反差?做过应收账款业务的机构应该都知道,中登网是一个双方自愿的登记披露平台,不是强制义务,平台甚至不会审核单据真实性,所以仅凭中登网信息且将他们和信托信息对比是不够的,因为业务双方是可以协议约定审核、风控手段的。

中登系统根据《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第十条,登记内容包括质权人和出质人的基本信息、应收账款的描述、登记期限。该系统最大的作用是由应收账款受让方把应收账款进行公示,但应收账款发票等附件并不要求上传(核心),目的是避免重复登记。系统也不起审核作用,仅凭中登网的信息不能作为信托产品真实信息的参照。

这么多基础数据出现大BUG,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正如雪松信托澄清所言,如此多达2万字调查深度报道,居然对雪松信托没有任何采访与核实的环节,既没有给企业任何解释说明的机会,也给使得报道本身因为基础数据错误导致公信力打折。


应收账款确权是焦点

反复看媒体的重磅文章中,质疑的核心问题在于应收账款的确权问题上。

《雪松信托迷雾:42只产品风控全线“裸奔”,220亿底层资产尽数虚无,借道假央企转移百亿巨资!》文章称,记者历时一个多月,先后奔赴贵州、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江西、海南等省市,对应收账款的债务人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记者关注的重点都是“应收账款是否确权”,全文是由应收账款没有确权而引发的对其底层资产真实性、文心保理和雪松信托关系、雪松信托自融的推测。

在采访中,很多债务人均承认和雪松有贸易往来,和雪松多多少少都有合作。文章中除了应收账款没有确权这点站得住脚外,其余内容都是基于此的猜测,带有较大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

雪松信托对“确权”的回应是:对于报道提及的“确权”问题,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因其特殊性,仅靠应收账款“确权”,事实上并不能保证底层资产的真实性。在实际业务中,应收账款的债务人作为付款义务方,只有买卖合同项下的支付义务,并没有配合卖方转让应收账款以及配合确权的义务。特别是对大部分国企、央企而言,“确权”需要复杂的审批流程。基于行业特性和实际业务需要,我司未将“确权”作为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手段,而是基于对每笔应收账款的货物流、资金流、合同、发票等多重信息的相互印证,形成有效且高效的风控措施。

有多家信托公司高管坦言,应收账款融资要做到确权确实不容易,例如,在某家信托公司操作中,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是一家军方背景的三甲医院,信托公司若单独前往确权拒之门外的概率较大,而如果让原始债权方打招呼又容易遭遇事先安排好的“演员”前来配合确权,导致业内萝卜章事件屡见不鲜。

即使在很多银行理财子公司销售理财产品中,他们也只需要推荐产品的地方分行承诺真实性,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给产品一家家确权。

据了解,雪松信托连续发行42只“长青”系列信托计划,每个信托计划对应有一蓝子应收账款大约有20多个,累计要做1000次左右确权。

根据雪松信托官网公告,雪松信托2019年9月成立长青系列,至2020年5月持续发行了8个月,剔除疫情期间2个月,需要在6个月内完成1000次应收账款的确权,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完成7.5次确权,对信托公司来说,基本是不可能去做的。没有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

写在最后,今年金融业尤其是信托行业日子尤其难过,除了经济下行、房地产信托、融资类信托严监管,加之此起彼伏的爆雷,整个行业都处于水深火热中。

在行业艰难求存、维稳压力巨大之下,媒体更应该下笔谨慎,毕竟笔下有千钧,掌握扎实交叉验证的数据,且从媒体公平客观角度出发,采访核实到当事方,给当事方解释的机会,这种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在行业寒冬之下,足以给一家机构带来恐慌性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