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金庸之铁枪庙里话铁枪

金庸先生是武侠和历史泰斗,擅长将人物镶嵌在历史事件中,借用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为小说的背景来丰富武侠人物的血肉,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和立体,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亦幻亦真,常常把武侠人物也当成历史当中真实人物,随着历史事件和小说中的人物个性双重推动小说的情节,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与小说中的人物同悲戚共欢喜。其实大作家的作品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也非常的精细。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金庸小说里的一处小细节和历史背景。

金庸在射雕三部曲中两部作品中都提到铁枪庙,一次是杨康攻击黄蓉中毒去世的时候;一次是杨过在铁枪庙遇到柯镇恶了解父亲杨康的一生。父子两个在铁枪庙都发生重大的人物命运转折,杨康在铁枪庙里中毒身死,杨过在铁枪庙中因为内心受到触动而转变从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成为“侠之大者”而重生,为他人为国家和天下黎民苍生而赴汤蹈火。

铁枪庙确实有,在今天的浙江嘉兴,《万历嘉兴府志》(明刘应钶修,沈尧中纂)提到铁枪庙。原建筑已经在历史中被损毁,毁坏于何年何月已经不可考,但今天的铁枪庙已经是重建的铁枪庙了。

那么这个地点为什么是铁枪庙呢?铁枪庙中供奉何人?原来这个铁枪庙被供奉的人也是大有来头。这铁枪庙里供奉的是五代十国名将王彦章。

王彦章何许人也?

王彦章在新旧《五代史》上都有立传,新五代史作者欧阳修更是将其归类《死节传》,并在《死节传》里介绍的第一个人。这王彦章有几个特点:1出身平民;2忠诚;3勇猛;4有谋略;5珍惜名誉有荣誉感。

《旧五代史》记载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也。祖秀,父庆宗,俱不仕。以彦章贵,秀赠左散骑常侍,庆宗赠右武卫将军。”祖父和父亲都是平民百姓,因为王彦章的缘故后来被追授官职。王彦章从一名普通士兵靠战功积累最后被朱友贞任命为澶州刺史,进封开国伯。

因为后梁要对魏博和相州进行军事整合,朝廷担心魏博军镇哗变,王彦章被后梁委派带领骑兵500骑,驻守在金波亭防止兵变。这魏博牙兵在唐朝后期十分的有名,当时人称“长安天子,魏博牙兵”。作为军镇势力的魏博牙兵居然能决定谁来作为魏博节度使,甚至魏博兵前后几次杀死自己的节度使然后重新推举拥护,唐朝皇帝居然只能听之任之,不敢反对,认同魏博兵的推举,可见当时魏博牙兵的强大。王彦章只带兵500骑就能镇住魏博牙兵,使得魏博牙兵感觉到恐惧,只能联合李存勖袭击王彦章。王彦章不得已南撤到澶州,家属被李存勖的士兵劫掠到了晋阳。李存勖十分欣赏王彦章,偷偷派人来说降,王彦章毫不犹豫的公开杀死密使。表示自己忠于后梁决不投降。《新五代史》载:“晋军攻破澶州,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

即使是这样忠心,王彦章依然遭到梁末帝朱友贞的猜忌得不到重用,屡次的在各个驻防区内调转。史载:“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彦章虽为招讨副使,而谋不见用。”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夏,晋攻取郓州,宰相敬翔以死相逼向梁末帝推荐王彦章,朱友贞才勉强同意让王彦章领兵破敌,但是提出让段凝作为副手制约王彦章。才有了后来有名的德胜口大战。

激战正酣的时候段凝得胜抢功,失利推诿,勾结奸臣趁机夺走了王彦章的指挥权。《新五代史》记载,“彦章与凝各为捷书以闻,凝遣人告岩等匿彦章书而上己书,末帝初疑其事,已而使者至军,独赐劳凝而不及彦章,军士皆失色。及杨刘之败也,凝乃上书言:“彦章使酒轻敌而至于败。”“赵岩等从中日夜毁之,乃罢彦章,以凝为招讨使。”可怜的王彦章急匆匆回到京城去解释,用笏板在地上给梁末帝朱友贞讲解的时候可能情绪比较激动,被扣上不尊重领导的帽子,被强制送回了家。

不久后唐打到兖州,精兵强将被分配和那个抢功诿过的段凝,而王彦章只分到500个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新兵。不得已节节败退,被作战经验丰富的魏博牙兵包围尤力战不屈,最后重伤被俘。先后拒绝唐庄宗李存勖和李嗣源的劝降而被杀。

《旧五代史》里提及一个故事,“晋王(后唐庄宗,袭父亲李克用晋王位,在公元923年建立后唐,这个时候还不是唐庄宗),领兵迫潘张寨,大军隔河,未能赴援,彦章援枪登船,叱舟人解缆,招讨使贺瑰止之,不可。晋王闻彦章至,抽军而退,其骁勇如此。”说的是王彦章孤身解围退晋王(李存勖)的事,王彦章的勇猛可见一斑。

不过这个故事是《旧五代史》记载地点发生在潘张寨,潘张寨李存勖战败发生在公元919年,此时王彦章的老领导谢彦章已经遇害,这里的彦章是王彦章无疑,王彦章对这位贺瑰先生比较不服,因为贺瑰正是谋杀老领导的凶手,但是作为一名将领不带士兵自己孤身一人前去抵抗晋(后唐,此时李存勖尚未建立后唐,建立后唐是公元923年)军队恐怕也有些夸张。作为传闻恐怕更加妥帖。这个故事在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中并未收录。

再说王彦章的谋略。虽然王彦章出身平民,起身行伍,但是多年的军旅生涯,跟随着梁太祖朱温东讨西杀,逐步从普通士兵到威震一方的将军也确有不凡之处。当后唐军队打下河北全境,在距离后梁都城不远的一条河的南北两岸建造营寨的时候,后梁也是举国震动。王彦章临危受命,在面对梁末帝的时候语出惊人,提出三天可以破敌,所有人都震惊,因为后唐所筑造的营寨距离后梁首都只有两天路程,三天破敌实际上是说最多用一天的时间击退敌人。之所以敢于如此承诺,说明王彦章在此之前被排挤闲置的时候,仍然没有忘记自己对后梁的忠诚和自己的责任,一直密切的关注战场动态并且在心中早就谋划好了破敌之计。

事实证明王彦章并没有说大话,两天时间赶路到了战场,一边大摆酒宴,一边秘密安排兵士带着铁匠准备大斧子和炭火,埋伏在敌军附近。酒宴半酣,借口上厕所突然带着精兵攻击南岸后唐建造的营寨,同时伏兵快速切断连接和两岸的营寨的铁链和浮桥,切断北岸援军的支援,一举拿下地方安插南岸的敌营。李存勖知道是王彦章领兵的时候对王彦章所有军事行动的判断都是准确的,并且也快速的做出部署和行动,但是刚刚出发就听到王彦章已经率军攻下南岸营寨,连连感叹,要躲避王彦章的锋芒。

王彦章的军事部署不仅大胆而且缜密,这一点从后来发生的事情上也可以看出端倪。酒至半酣突袭敌营,说明王彦章知道在自己的军营里有叛徒和敌军敌军的间谍。这一点他不仅仅对敌人有所了解,对于自己的阵营也是有所认知的。夺取南城之后,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被李存勖预先防范。“庄宗彻北城为筏,下杨刘,与彦章俱浮于河,各行一岸,每舟抃相及辄战,一日数十接。彦章至杨刘,攻之几下。晋人筑垒博州东岸,彦章引兵攻之,不克,还击杨刘,战败。”首战告捷之后之后的军事行动处处受人掣肘,而且兵力上和后唐军队对比悬殊,还有同伴的按兵不动。最终战败。这一奇袭在欧阳修的笔下十分精彩鲜活,读之后感觉耳畔传来隆隆马蹄声,刀兵交鸣之声,好像王彦章的勇猛和豪迈就在自己眼前浮现。想来金庸先生一定读到此处和我一样热血沸腾。

王彦章十分的爱惜自己的荣誉,常常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李存勖爱惜他勇敢,想留下他为己所用,王彦章很客气但是十分坚决的拒绝了,“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馀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庄宗李存勖不死心又派自己的义兄,就是五代时期有名的十三太保之一,后来代替李存勖成为后唐第二任皇帝明宗李嗣源去劝降王彦章。又被拒绝了。王彦章这次更不给面子,甚至轻蔑的叫李嗣源的小名:“汝非邈佶烈乎?我岂苟活者?”后唐看劝降无果,最终将其杀害,死时六十一岁。“晋高祖时,追赠彦章太师”。这个晋高祖指的是石敬塘,石敬塘是李嗣源的女婿,当时和王彦章是属于敌对势力的,连同石敬塘已经有三位敌方将领对王彦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敬意。可见当时的王彦章表现多么让人钦佩。

正是在这个后世纪念王彦章的铁枪庙里,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贪图富贵,贪生怕死的杨康在这里受到来自命运的审判,并在此结束了生命;也正是在这个铁枪庙里,杨过听闻了自己的父亲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似乎也受到王铁枪的感召变成一个真正的为天下之大的侠者。金庸如此安排恐怕也是让读者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为小说中的人物的归宿增加了宿命色彩。

重读金庸之铁枪庙里话铁枪

83版射《射雕雕英雄传》苗侨伟扮演杨康形象


重读金庸之铁枪庙里话铁枪

连环画中铁枪王彦章形象


重读金庸之铁枪庙里话铁枪

95版《神雕侠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