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學習沒有專注力、沉迷遊戲,有自制力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孩子拖延、學習沒有專注力、沉迷遊戲是當今困擾絕大部分父母的問題,其背後的源頭都是跟自制力有關。

自制力即一個人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它是意志力的重要表現。

不光是孩子,一個人的意志力幾乎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從拖延工作到存錢養老,只有意志力強的人,才能走得更遠。

01、一個有自制力的孩子,更有未來。

據一項研究調查發現:

在美國,亞裔美國人只佔美國人口的4%,但是,斯坦福、哥倫比亞和康奈爾之類的精英大學,有近1/4的學生是亞裔美國人,他們比其他任何種族的人都更有可能獲得大學學位,他們畢業後的工資比美國一般水平高25%。


拖延、學習沒有專注力、沉迷遊戲,有自制力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在美國的一個幼兒園,對於延遲滿足的測試中,普遍都認為中國的兒童表現一般好於同齡的美國兒童。

西方國家宣教“自由”“自尊”,但培養出來一大批高自尊的孩子,但是孩子的成績卻整體下降了,而中國幼兒的自制力較高,反而獲得了更高的成就,主要來自於我們傳統的自制文化。

中國父母,在兩個方面勝過西方的父母:

一是對孩子高期望值;

二是從對孩子能力的瞭解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父母更尊重孩子,設置清晰的目標,立下嚴格的規矩,懲罰失敗,獎勵勵卓越

在這種文化裡,孩子憑藉自制力,努力,勤奮,穩定,可靠,很多東亞移民的孩子受這種文化的影響,可以做的與IQ更高的美國人一樣好。


拖延、學習沒有專注力、沉迷遊戲,有自制力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在《意志力》一書中,有這樣寫道:

相對西方倡導讓孩子“完全自由“中國父母給孩子定硬性目標,嚴格規矩,這種風格,父母仍然對孩子有限制,不過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更關注孩子的願望,與權威主義風格相比,這個更溫暖,更人性的風格,理應塑造出更適應,更自信,在學校和社會,表現更好。

一個有自制力的孩子,更有未來!


02、自制力是種可培養的能力

在羅伊.鮑曼斯特和約翰.蒂爾尼的著作《意志力》一書中,通過上百個的例子向我們展示了關於意志力這種看似神秘的能力,揭示了自我控制本質:

自我控制就是考慮到當前的行為的長遠後果,也就是放棄即使滿足而追求未來的收益。

比如讓孩子面對一堆誘惑的糖果,如果現在不吃,過2小時再吃,就可以吃兩堆這樣的糖果,延遲此刻的滿足,獲得未來更大的收益,這就會體現出一個人的自制力上。

那些努力控制自己不吃糖果的孩子會很快就放棄,而那些通過不看著糖果,把自己眼睛蒙上,轉移注意力的孩子卻能堅持很長的時間,得到兩隊糖果。


拖延、學習沒有專注力、沉迷遊戲,有自制力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自制力是就是一種能量,是有限的的資源,越用越少,能用盡,但也能增加,它就像人的肌肉,通過鍛鍊,補充營養就會增加。


要讓孩子此刻放下手機,去寫作業,這需消耗掉很多的意志力,一旦耗盡就會完全的崩盤。

雖然在大人看來這種放棄,對未來的收益是可觀的,但對孩子來說是摸不著,看不見的,模糊的,且已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去支撐。看不到未來的收益,無法延遲即時的滿足,此刻玩手機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所以很難延遲這種滿足。

玩遊戲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則不需要費太多的腦子,因為規則明確,又能通關升級,只要你願意努力,你就能闖關成功。人的大腦是不喜歡不動腦子的,選擇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所以孩子是很喜歡選擇玩遊戲,因為不需要費腦,更不需要意志力去堅持。

03.輕鬆3步培養出孩子的自制力

(1)設定清晰的規矩、可實現的目標

孩子意志力的培養需要清晰的規矩,就像玩遊戲,違反規矩承擔責任,只要遵守規則就能通關。但規矩只有在被孩子知道並瞭解了才是有用的。

規矩越明確越好, 為了一致的執行規則,父母需要和家庭成員彼此協調,讓孩子知道具體怎麼玩,才能通關。


拖延、學習沒有專注力、沉迷遊戲,有自制力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舉個例子:

為了提高孩子成績我們可為孩子制定一個清晰的目標,那麼,首先就要幫助孩子去了解孩子現在能考多少分,哪些科目是弱點,找到弱點,全力補救。

現在是考80分,那麼,就是要制定一個怎樣的才能考90分的清晰目標,並且這是可以實現的目標。

至此,需要制定相應的規則,每天幾天起床,幾點寫作業,重點做什麼,讓孩子知道就像玩遊戲,你只有掌握了這些規則,你才能通關,這樣清晰,具體目標更容易實現。

如果孩子參與制定規則,孩子就會把規則看成自己的承諾,而不是父母的控制,青孩子在目標設定時參與得越多,就越有可能進行自我控制的自制力培養。

(2)父母監督式的引導是培養孩子意志力的關鍵。

在培養意志力中,監控對自我控制非常的關鍵,孩子被監督得越多,就越有機會培養自制力。

及時的反饋,給予一致的獎勵是達成目標的關鍵。很多研究顯示,父親在教養角色的重要性就在於父親能更好地監督孩子去完成任務。

在一項研究中發現與父親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當中,大約有一半選擇了延遲獎勵,但是沒有父親的孩子,當中沒有一個願意等待,特別的單親的家庭的孩子,在這方面尤其的糟糕。

因為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太重視給孩子立規矩、行規矩,沒有像雙親家庭那樣有父母雙方更多的精力來塑造孩子的性格。


拖延、學習沒有專注力、沉迷遊戲,有自制力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在美國,有一群諮詢師為了預防青少年犯罪曾觀察過250多個男孩,長達20年的研究發現:青少年時期,受到成年人監督的時間越長,以後越不可能犯錯,長期受父母監督的孩子自制力都很強。

因為父母能夠隨時瞭解孩子的 情況,知道孩子放學後在哪裡、晚上在哪兒、閒暇時間在做什麼、有哪些朋友、如何花錢。對孩子監督得越多,就越有機會培養自制力,因為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進行意志力的練習培養良好的習慣。


拖延、學習沒有專注力、沉迷遊戲,有自制力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意志力是有限的,越用會越少,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所做的事情形成習慣,自動化模式,就不會用到意志力就能做到。

比如寫作業,剛開始,每天堅持,固定在某個時間段寫,長期養成習慣,那麼寫作業這件事,就不再需要意志力去控制自己,反而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3)培養孩子的自制力,正確的獎勵是關鍵

給予孩子的及時的反饋和獎勵是培養孩子自制力的重要手段,大部分家長都會對孩子進行親錢獎勵,金錢獎勵很好,但是要避免過度理由效應。

什麼是過度理由效應呢?

過度裡有效應就是把獎勵這件事變成一項工作。

孩子一完成某件事,馬上就給予孩子金錢等獎勵,這樣會演變成把孩子感興趣做事的事情變成付錢,付錢的本質就是這是一件苦差事。


拖延、學習沒有專注力、沉迷遊戲,有自制力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比如有的家長給孩子說,只要你今天認真完成作業,考試成績好,就給你獎勵100元。

這一天孩子為了得到100元會表現得很好,當孩子一回家,說今天表現得很好,父母就立馬從錢包裡拿出錢獎勵給孩子。但一兩次可能管用,後來你會慢慢的發現,孩子不想要那100塊錢了,因為掙那100塊,要一天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意志力去堅持做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太累了,乾脆就直接放棄那100元了,這就是過度 的理由效應。


拖延、學習沒有專注力、沉迷遊戲,有自制力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正確的做法是,要具體去分析孩子的成績,制定不同的等級,遊戲化的等級升級模式。

當孩子拿著成績單回來時,去看他的成績單,根據制定的規則,如果考到A分就給予B的金錢獎勵,考了C分就給予D的金錢獎勵,這種及時的獎勵和反饋,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讓孩子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是自己願意去做的。

獎勵是需要提升等級的,讓孩子感興趣,有意義的去做這件事情,而不要把獎勵變成工作,這樣更能培養出孩子的自制力。

小結:

柏拉圖說:初期教育應是一種娛樂,這樣才更容易發現一個人一生的愛好。

寓教於樂,孩子要想在複雜的電腦遊戲中獲得成功,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學習難懂的規則,遵循精確的步驟來實現一個目標。

利用遊戲的這些特點,給予孩子設定清新的目標,給予及時正確的反饋,持續的改進,引導玩家練習。讓生活遊戲化,意志力就是能觸手可及,一個有著自制力的孩子,就越能在將來取得成功。

END

嗨!我是雲彩,在職幼兒教師一枚,多年養育實踐經驗,歡迎大家關注@雲彩教養筆記,更多育兒經驗與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