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让你给中学生推荐一本爱情小说,你会推荐哪本书?

晓看水清


中学生一般还是teenager,这个年纪的孩子情窦初开,太沉重和太复杂的感情都不合适,同时,这个年纪也是一个人三观渐成的阶段,太过偏颇或立身不正的感情观也不适合小朋友。

如果要推荐的话,我会推荐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尤其是王科一先生的译本。简这本书虽然成书于18世纪的英国,但是整体文风诙谐幽默,立意新颖,书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观和人格特质也都端正又不失真实,对刚刚感悟到“情”之一字的少年男女来说是非常美好的启蒙之书。

同时,作为一本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对人物的塑造也非常成功,聪慧狡黠又不失玲珑可爱的伊丽莎白,冷峻深情的初代“霸总”达西先生,即使现在的许许多多言情小说中的男女主也都没能跳脱出这两种人设。所以对于十几岁的小朋友们来说,花几个下午读读《傲慢与偏见》,一定不会失望的哦!




煮妇爱米粒


假如要给中学生推荐一本爱情小说,那么我会推荐韩寒的《三重门》,因为韩寒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才十七岁,也不过一个中学生罢了。《三重门》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林雨翔的中学生。如鲁迅一样,林雨翔正是韩寒本人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只不过稍加改变其性格罢了。

花开花落,人生起伏,却总有一种东西留下永恒 ;品读世态,体味生活, 也总有一种东西记录世间百态;繁华浮躁,朴素清明,同样存在一种事物解析生活之理。毋需声音,也不必宣扬, 静处一室,品读一本好书, 也许我们会体会很多,收获不少。书味飘香,在读书的氛围中,思想升华,置身作家内心世界。

《三重门》中主人公林雨翔年少时习得两句古文,略有文采,倾心于成绩优异的Susan,两人心意相通,约定四年后清华园见。中考时,Susan落榜只考得区重点,而一心想考取市重点以便与Susan同校的林雨翔分数线本只能考取区重点,却在家人安排下以体育生身份考取市重点,与Susan擦肩而过。

高中,林雨翔仍阴差阳错的混着日子,还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文学社社长,后沈溪儿与罗天诚告知Susan移情别恋,林雨翔痛心疾首后逃课。哀伤之际,Susan来电告知其苦肉计,却得知林雨翔逃课一事,两人最终闹翻。

故事的结尾是:林雨翔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也许不少读者会为这遗憾的结局而唏嘘不已,我不禁想,青春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同龄的女孩要比男孩儿要成熟许多,那个活脱脱的屌丝林雨翔,也许那一刻他懂得了susan的良苦用心,想起那个令他鄙夷的市南三中,处处勾心斗角的钱同学,他不愿回到这一切里,但又不敢出走…或许,情种林雨翔,触底反弹,会为了susan而朝清华园努力拼搏也说不定。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谢景渊,他是努力的乖学生的代表,典型的书呆子,恪守规则得有些木讷,我也曾笑他不懂变通,但那段雨翔讨水的细节,透露的骨子里的实诚,确是一百个钱荣之流都抵不上的,这是人性的高光。

三重门的故事涉及到爱、牺牲、背叛、懦弱等等人性上更多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讲青春故事本身。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林雨翔和Susan的行为和纠结当然是幼稚的,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作为教育体系下的中学生,“牺牲梦想,牺牲清华园”已经是除了生命之外能够作出最大的牺牲了。而susan假装有了新的男友,林雨翔自我堕落,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互相背叛了最珍视的东西.......

读三重门,很多人都觉得三重门是一部讽刺当代教育的小说,在我眼里,他确是讲述一段超越了年龄的爱情。故事的女主角susan拥有者不符合年龄特性的情商,初中生的她却懂得为了自己所爱的人放弃自己的未来,毅然决然的选择县重点高中,而雨翔却因为种种原因本来的县重点编程了市重点。。

再读《三重门》 ,你会为 Susan 与林雨翔的朦胧爱情所感动,甚至流泪。心心相通却无以表达,朦胧爱情之美就在于朦胧。而对于林雨翔的遭遇,你会更觉可惜。热爱文学却无以 发挥,被其余学习所羁绊,与现实中的韩寒极为相似。或许它打动人的地方就在这儿,韩寒受同龄读者爱戴的原因也在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永远是一个值得品读的话题。

当代中学生的爱情不就是这种朦胧的爱吗?既有为了朦胧爱而忘乎所以的学习,也有对美好将来的憧憬和执著。


我是小钟老师


《第二次握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