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千百年来,为何文总是压武一头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是元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楔子中的一句话,说的就是“学习好了文才也罢,武艺也罢,最终目的都是贡献给皇帝,都要替朝廷出力。”古代皇帝的臣子们也被称为“文武百官”,文臣、武将各成一派。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文臣总是压武将一头。

至于为何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看一下‘文武争锋’的事例。

“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千百年来,为何文总是压武一头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想趁机灭赵,但是被范雎从中阻拦,未能成功,便与范雎结下仇怨。范雎也嫉妒白起的军功,陷害白起,最终借秦昭王之手迫使白起自杀;诸葛亮死后,魏延、杨仪二人产生分歧,两人都上书刘禅职责对方,只是魏延还是不敌杨仪,被灭三族;房玄龄之子房遗爱“谋反”一案中,唐朝名将李道宗因为与长孙无忌、褚遂良有旧怨,被报复流放象州,最终死在了流放途中。到了重文轻武的宋朝更甚,杨家将与潘仁美、岳飞与秦桧、梁山好汉与蔡京等人,虽然不少是演义的结果,但也反应了一些现状。

千古以来,文臣总是压武将一头,究竟是何原因呢?

文臣安全 武将威胁

“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千百年来,为何文总是压武一头

自古就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说法,身为知识分子,只能纸上谈兵,并没有实施的勇气,这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文臣手上有职位,但没有实力。都知道,文臣的武器就是“口”和“笔”,所谓的‘口诛笔伐’说的就是这种现象,这样的“文臣”对君主产生不了直接的威胁。

但是武将就不一样了,武将手中有兵权,有“硬实力”。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难看出,将领在外的权力是很大。而且在古代,军队可都是认符不认人的,一旦武将有了不臣之心,拥兵自重,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兵在身的武将在君主眼中威胁是很大的。

当然,这些是明面上的威胁,文臣的“软实力”不必武将的“硬本事”差到哪去,只是君主不摆在明面上。所以,在君主眼中,还是更偏袒文臣一些。

文主内,武主外

“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千百年来,为何文总是压武一头

文臣主内建设,武将主外征伐。文臣接触君主的时候多一些,而武将并不能经常“伴君身旁”,时间长了,文臣和君主的“感情”必然更深,毕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点在纣王身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闻太师身为纣王之师,但是因为叛乱常年征战在外;而费仲、尤浑两个奸臣小人却经常出现在纣王身边‘献计献策’。以至于纣王对闻太师更多的是“敬和畏”,而对费尤二人确实宠幸。

由此可见,文臣比武将更容易得到君主的恩宠。

文臣比武将更“有用”

“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千百年来,为何文总是压武一头

要说文臣、武将哪个更重要,一时间还真说不清楚,毕竟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文臣比武将的“用途”更广泛一些。在古代,有乱世也有盛世,乱世需要武将来平定天下,盛世需要文臣来治理天下。不过在乱世文臣的作用不减,因为需要他们来维持政权的运作;而在盛世,战乱相对较少,武将们只能戍守边关,作用较乱世降低了很多。

传承

“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千百年来,为何文总是压武一头

文臣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承。诗书礼乐,经史子集,君主的文治武功,朝代的兴衰更替,这些都是需要文臣记录,归纳,整理传承下去的,武将显然干不了这些活。

文武之争终究是文更胜一筹,或许我们常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