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鄂戰疫護士口述:春回大地,一切付出都值得等待

undefined

右為本文作者(均作者供圖)

當飛機從武漢機場起飛的那一刻,我百感交集,淚流滿面。上海,對於我們每個隊員來說,都是家的思念,從接到撤離通知的那一刻起,便已歸心似箭。而武漢,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地方,一個歷經兩個月生死考驗的地方,早已在我身心留下深深記憶,此刻又怎捨得離開,兩個月來的親歷如放電影般歷歷在目。

1月24日,己亥除夕夜六點多,我收到當晚出發馳援武漢的通知。多少還有些驚訝。報名是前兩天就完成的,當時告知了家人,但總覺得再怎麼樣也得過完除夕才走。沒想到,年夜飯吃一半就得收拾行李了。我知道,武漢是真的等不得了。

那晚,天氣很冷還下著雨,途中飛機遇到氣流,不知是因飛機顛簸還是前方兇險未知,隊員們都一聲不吭,神色凝重。凌晨1:30,飛機在雨中降落武漢,整個城市宛若空城,靜謐得不可思議。

來了就是戰鬥,我自認出發前已做足準備,但到了武漢以後,緊迫感一下子就上來了。到達的第一天,武漢市市長便和我們開了會議,特別提到了形勢緊迫。因為是第一批到達的醫療隊,當時武漢的情況都還不甚明朗,所以,剛去的前兩天我和同事們都是戴著口罩睡覺,也不敢開空調開窗。

undefined

我們支援的武漢金銀潭醫院是此次新冠肺炎最早的定點醫院之一。之後的一個多月裡,這所疫情重災區醫院的名字被全國人民所知。

1月26日,我和其他隊員到達金銀潭醫院,第一批醫療隊即將接管這裡的北二、北三兩個病區。北三是重症病區,我所在的北二病區據說是非重症為主。但下午2點,我和其他3名護士進艙的時候發現,至少有一半病人處於重症狀態,有三五個報了病危。幾乎所有患者都不具備自理能力,大都非常虛弱,沒有力氣。進去之後病人所有生活方面的各類事情,都由艙內護士幫助來完成。兩個小時後,金銀潭醫院的醫護撤離,他們需要緊急加開病區,我們也迅速正式接管,當時武漢還有大量病人等待救治。

頭幾天,金銀潭醫院條件非常艱苦,主要是防護物資匱乏,當地護士身上的防護服已經穿了好久。作為首批進駐隔離區的我,當時也沒有護目鏡。但有一點讓我欣慰的是,這是傳染病醫院,所在各個區的劃分比較規範,這也給今後工作打下了紮實基礎。

undefined

之後的工作非常辛苦,我們每天不僅要給患者打針發藥,測量生命體徵,測血糖做心電圖,採集咽拭子和血標本等一切護理操作,還要負責病區內衛生打掃消毒,更要負責臥床病人的飲食起居,餵飯,打水,翻身,換尿布……穿著厚重防護服,不分晝夜,奔波在北二病區每個角落,儘管如此,我們仍抱著越是艱難越向前的決心,希望他們越來越好,能很快出院。

但往往現實很殘酷,更多時候你看不到“回報”。有時做了能做的所有工作,也常常留不住一些人。這個時候我會特別難受,尤其如果聽聞有醫護倒下,也有一些想法,會不會哪天輪到我……但這些念頭,一般只會允許它存在幾秒鐘,我知道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有病人在等待我的幫助和守護。

一切向好發展,從身體上來說,我們對待特殊工作環境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對穿防護服的耐受力也越來越強。流程和工作上,所有操作也越來越得心應手,辦法也都是一點點摸索出來的——前期每天戴著護目鏡視野內都是一片模糊,後來發現當護目鏡上的水滴大到一定程度會自動往下滴,這時候可以通過這道縫隙裡的視野,去進行操作。手套如果戴著太貼緊,打針摸靜脈就沒感覺,就選擇比平日手寸大半號的手套,增加手指觸感提高穿刺成功率。

undefined

無論是書本知識還是多年工作經驗並沒有教過我這些,是靠每天實踐摸索出來的新辦法,讓一切慢慢變得流暢。一點一滴的積累後,我們離勝利不遠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一切的付出都值得等待。隨著好消息不斷傳來,我們決戰金銀潭的抗疫任務也圓滿完成。隊員們驚奇發現,金銀潭醫院的樹林裡不知何時棲息了很多灰喜鵲,據說這種鳥一般只出現在空氣質量較好的森林裡,千百年來被視作吉祥之意。

思緒至此,飛機已緩緩降落於上海虹橋機場,天空同樣飄著雨,夾道迎接的人們歡呼雀躍,隊員們揮動國旗,齊聲高喊:上海,我們回來了!激動的臉上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歡呼聲響徹上空。

武漢的兩個月,對我而言是難忘的人生經歷,從未發覺生命如此脆弱渺小,猶如宇宙中一粒塵埃。可生命又是這麼強大,千千萬萬的塵埃匯聚於此,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點亮了生命之光!我們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責任和擔當是我們這代人的家國情懷。

作者:戴華(上海市浦東新區周浦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編輯:許暘責任編輯:邵嶺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