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看“狗”低?|今天和你聊聊电影评分那些事

“猫眼”看“狗”低?|今天和你聊聊电影评分那些事

近日怪才导演韦斯·安德森的新作——《犬之岛》在内地上映。作为韦斯的第二部定格动画电影,《犬之岛》继承了他一贯的怪诞幽默,童趣的背后是种种引人深思的隐喻。该电影在柏林电影节创造历史,一举拿下银熊奖。当本小知兴冲冲地点开猫眼电影App准备购票时,却惊讶地发现《犬之岛》在猫眼上的评分竟然只有7.9,这是什么概念呢?猫眼上一般电影的电影都有8.5分,比如同样近期上映的电影《21克拉》在豆瓣得到5.3的低分,在猫眼却还收获了8.3分。怎么犬之岛面对猫眼的观众竟遭遇滑铁卢?

“猫眼”看“狗”低?|今天和你聊聊电影评分那些事

带着疑问,小知也翻看了一些猫眼电影上的评论,只能说“猫眼”看“狗”低,一些用户评价呈现出来的智商,让小知一度怀疑《犬之岛》的宣发团队请来了水军。

“猫眼”看“狗”低?|今天和你聊聊电影评分那些事

2016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曾转载过《中国电影报》的一篇文章——《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恶评伤害电影产业》。文章指责豆瓣、猫眼平台评分不客观,涉嫌造假;个别大v公众号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不负责任言论的行为,严重破坏中国电影生态环境。一时间,网友就“电影到底烂不烂”、“到底该不该批评”等话题展开激烈争论,针对电影评分制度的讨论也一同展开。那么,一部电影的评分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豆瓣

中国电影爱好者最常聚集的地方应该就是豆瓣了。这个曾经的小众兴趣爱好者的聚集地,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吸纳了不少用户。以至于豆瓣电影的评分一度成为大家评价一部电影的标杆。观看电影前,看一眼豆瓣评分、评论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习惯了。

豆瓣 CEO 阿北曾在 2015 年发表长文解密豆瓣电影的评分机制。这并不是什么复杂的机制,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把豆瓣用户的打分(一到五星换算为零到十分)加起来,再除以用户数。这个分数完全来自程序的计算,中间没有编辑审核,每过几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以便把最新的分数加进来。

如此“简单粗暴”的评分机制可以规避“水军”恶意“刷分”的情况吗?阿北还指出,基于“所有能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的一概不算”原则,豆瓣的程序会“判断”出那些“非正常分数”,将其剔除在评分之外。作为一个拥有一亿多用户的平台,随着评分人数不断增多,个人对电影最终分数的影响是被不断稀释的。

说了这么多,小知觉得还是这位网友画的重点最直观。

“猫眼”看“狗”低?|今天和你聊聊电影评分那些事

猫眼

作为一个在线购票平台,为电影评分也是猫眼开发的一项附加功能而已。这项功能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评价电影,而是想降低人们了解影评的门槛,刺激消费。

猫眼的电影评分机制又与豆瓣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它由两部分组成:观众评分和专业评分。观众评分部分与豆瓣类似,专业评分的评审由主流电影媒体的资深媒体人、资深影评人、影视专业学者组成,这些评审针对影片进行实名制打分和评价,最终分数并列显示在观众评分旁边。

但在观众评分方面,猫眼的准入门槛低,受众面更广,加上用户观影喜好参差不齐,一些优秀的小众电影往往会在这里遇到“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Rotten Tomatoes“烂番茄”

你一定看过这样一些有关电影推荐的公众号文章标题——“豆瓣8.6,IMDb9.6,烂番茄新鲜度100%,这样的神作你一定不能错过”。这里的“烂番茄”其实是一个提供电影相关评论、资讯和新闻为主的美国网站。Rotten Tomatoes这一名称是因轻歌舞剧(vaudeville)时期观众在演出不佳时会往舞台上扔掷番茄和其他蔬果而来。好的评价用新鲜的红番茄表示,坏的评价用腐烂的绿番茄表示。

“猫眼”看“狗”低?|今天和你聊聊电影评分那些事

烂番茄的工作人员会搜寻各网站上刊载的特定电影或游戏评论,不论是业余或专业的。一旦搜寻到之后,工作人员使用整体表现资料(aggregate data)来决定评论是正面(“新鲜”(fresh),以一个鲜红的番茄作为标记)或负面(“腐烂”(rotten),以一个绿色被砸烂的番茄作为标记)。

前文提到的猫眼,其中的专业评分体系正是参考“烂番茄”的专业筛选规则并结合国内现状而推出的。

那这种国外电影评分机制就一定中立可靠吗?其实也并非如此,举个例子,要知道烂番茄新鲜度拿到100%不算一件容易事,去年上映的《伯德小姐》曾有幸获此殊荣。只是随后一位评论者给出了一条不新鲜的评论,他的理由是,因为似乎所有人都喜欢这部影片,这让他很不爽。这样与影片本身毫无关联的带有极强主观性的评论从一位影评人口中说出,不禁让人怀疑烂番茄作为汇聚电影评论的中立立场。

“猫眼”看“狗”低?|今天和你聊聊电影评分那些事

IMDb

作为国际知名的权威电影点评网站,IMDb的电影评分机制则更加专业。以他们大名鼎鼎的电影TOP250榜单来说,采用的是加权平均的算法,公式如下:

“猫眼”看“狗”低?|今天和你聊聊电影评分那些事

这里W是最终得分,V 指投票人数,M 指进入 TOP 250 所需的最小票数,R 指普通算法的平均分,C 指目前所有电影的平均分(目前是7.1)。这样的评分机制有什么独到之处吗?再举个例子,电影 A,十个人看过,全部评分均为 10 分;电影 B,十万个人看过,评分平均值为 9.8 分。请问你愿意相信哪部电影更加优秀?IMDb采用的算法就是为了避免出现电影A评分高于电影B的情况。

即使是相当科学的算法,但还会导致另一种情况出现,比如,新近上映的影片总是容易从一见钟情的影迷那里得到较高的评分,而这与成功影片应该经得起反复观赏的观念是不相符的。因此,有时新上映的影片冲进250最佳影片榜,甚至前100名,但随着更多观众的评分和重复观看后的评分而退出榜外的情景就十分常见了。

说了这么多,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电影评分网站,目前都还未能形成一套完备的机制来给电影打分,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本身评分这件事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加上现在电影市场监管力度欠缺,导致一些电影试图在评分上下功夫,制造噱头与卖点。于是再用现在的电影评分机制去量化电影价值,实在是不够妥当,

而作为观众,我们有时又太在意自己享有的权利,以这次《犬之岛》在猫眼上的评价为例,不少观众把给电影评分、评多少分全然变成想当然的主观臆断,一句“烂片,看不懂”就否定了一部电影的全部。但是也别忘了,作为观众的你我,更是助推电影事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之一。

作者:美登利

“猫眼”看“狗”低?|今天和你聊聊电影评分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