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高端市場的小米10

小米10把起步價定在3999,以價格見,這是下定了衝擊高端市場的決心。從給出的性能參數上來看,著實誠意十足。其實,每一個米粉也並不希望總是揹著“性價比”的包袱,他們懂小米的工程師文化,他們瞭解小米產品的特色,他們希望小米有真正在高端市場抗擊蘋果三星的機型。從很大意義上說,米粉期待如此高姿態登場的小米10已經好久好久了。尤其是去年小米9試水失敗、今年拍照已經拿下世界第一的前提下。


這一次,用料十足,可以一戰告捷嗎?

強悍性能,高新科技,是高端市場的殺手鐧嗎?


每個國產品牌都有衝擊高端市場的夢,然目前在這一區間站穩腳的,只有華為。華為以p7系列上探突擊時,其價格低於OV,但是依然失敗。那個時候,華為自研芯片雖然已經上線,但性能和高通還有較大差距。它也曾嘗試與運營商合作,得到很大的出貨量,但是消費者都不認識華為,只明白這手機是充話費送的。華為深知,依靠供應商以及渠道商,不打造自己的品牌,衝擊高端終究是無望。


從D系列開始,華為似乎找到了一個狹窄的突破口,利用自己以往在商用市場的口碑,把大屏幕和大電池作為武器,殺出了活路。很快,華為手機在商用市場收穫了不少的好評,畢竟商務人士對於續航、外出看文件有很大需求,這是當時的三星和蘋果都未曾嗅到的消費剛需。在高端客戶留下好口碑後,華為在自研芯片、攝像、信號三個領域繼續發力,到MATE10,華為已經初步確定了自己在高端市場的認知度,然後在設計、品牌營銷、渠道管理、售後上繼續深耕,到如今的mate30,華為國內手機市場老大的寶座,當下已無人可撼動。


華為的成功,是其他品牌嫉妒的,相比工業奢侈品的蘋果、供應鏈霸主的三星,華為的逆襲,顯然更具參考意義。


今天,我們認可華為,大多源於其憑藉自主研發成為中國智造的翹楚。但,高端市場,技術是核心,不是唯一。

消費者可以為愛國吶喊,卻不會用真金白銀投票。

多少次抵制日本,都沒有把日本相機擠出中國市場。

消費者首先關注的是體驗,至於為了達到這個體驗,你用了中國芯,還是著了西洋裳,那隻能是事後諸葛亮。

從這個角度說,被網民認為是“組裝廠”的小米,只要能把世界頂級供應商的技術,合理搭配、優化組合,給出優秀的體驗,一樣不會敗北。更何況,最愛國的華為,現在只能說盡最大力的去扶持國產供應商,還不能完全擺脫對國外頂尖技術的依賴。任正非透徹非常人所及,他從不把華為和政治掛鉤,他一方面強調自主研發,一方面從不否定整合全球頂尖資源,美國市場的進退兩難著實是政治因素,但任本人,是很青睞該市場的。華為如此,利潤最大的蘋果,更如此。甚至,蘋果最關鍵的屏幕供應商,從未拋棄過其死對頭三星。因此,在科技領域,感性地談“排外”,真到花人民幣時,都會比較誠實。


如上,揹著“組裝廠”外號的小米,以往衝擊高端市場失敗,最主要的原因並非其沒有自主芯片。相反,小米因為“組裝”,一直可以拿到全球頂尖資源,加上國內最早的ROM開發經歷,其綜合體驗是不錯的。在用戶感受這一層,小米一直做的可以。以往如此,當下的小米10依然如此。


問題在哪?多人會說一直以來“性價比”給消費者帶來的低端印象。當然,去年redmi和小米已經分開獨立運營,前者做極致性價比,後者放手衝擊高端。但這只是小米自己的規劃和行為,並非消費者的態度。誠然,產品可以說明一切,但,海量消費者的集體印象和觀念是滯後的。即使是蘋果,也用了4代產品才站穩高端市場,1代iPhone如此多的創新,和讓全球消費者完全認可,不能劃等號。


如此說來,既然是時間問題,再等等就好了。但當下的格局,已不是當年移動互聯網重新洗牌的時候了,小米的高端夢再晚幾年實現,可能真的要被蘋果三星華為加上OV,壓迫成other……


因此,小米依然僅僅通過“產品技術思維”來衝高端的想法,並非不行,而是太慢。畢竟,沒有redmi之前,小米1999的標籤太重……即使現在拿出了DXOmark排名、快充世界第一的牌子,但不得不承認,人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現在提起世界最好的拍照手機,依然是華為。小米終究是在做防禦戰……


華為把產品做好以後,為了穩坐高端市場,部署了很多可能跟技術沒太大關係的動作。比如“自主研發”。這個以前也有,但提得不厲害,現在是產品做好了,贏得市場了,把它拿出來。雖然華為自己不認同產品和愛國有啥關係,但是其讓消費者做到了。此為其一。然後,更加重視渠道鋪貨和供應鏈,高端產品絕不能因為供貨問題影響消費體驗。我們再解釋雷軍沒耍猴,但是一開放就售罄的事實終究為“飢餓營銷”留下話柄。你做的是高端品牌啊,高端品牌在乎的是體驗,結果還能有“缺貨”這種低端問題。小米10再怎麼宣傳首銷2億元,也抵不住“售罄”二字帶來的口碑下滑。最後,華為尤其注重售後,在縣級市場覆蓋了廣闊產品線的官方售後。小米雖然也有,但其服務的範圍,終究和華為依然差了個量級。


真正的高端市場,技術、性能是最基礎的,但僅僅打技術牌,相當危險。小米10,目前看,打的依然在頂尖配置的牌,在設計、服務、品牌故事上面似乎還不能突破中端手機的閉環。這就像華為引入“萊卡相機”的概念一樣。你真的以為萊卡在手機領域很牛嗎?(當然萊卡相機很厲害)可這僅僅是華為在攝像技術穩操勝券以後,為自己衝擊高端市場,量身打造的“戰袍”罷了……“萊卡”之於華為,並非技術開掛,更多的是身份認同。“保時捷”版本的MATE,同樣如此。遺憾的是,小米數字機型在這方面講故事的能力,到華為,還欠火候。


我很奇特地看到,小米10在發佈會上,提到了1億像素拍地球的說法。誠然,消費者都明白,自己沒機會去驗證該能力。但不得不說,小米已經開始嘗試講產品配置以外的東西了。


只是有一點不明白,在mix上講故事,不比小米數字系列更好嗎?Mix揹負了很多光環,這些光環是蘋果、三星、華為都不具備的,但是由於創新乏力,後續機型跟不上,小米甚至放了個不能量產的alpha概念機來刷存在感。同時期的小米9已經是小米的天花板,這也導致mix3境遇尷尬。既然如此,為何不把衝擊高端的重任,全部壓在mix身上呢?比起小米數字系列,mix可從來沒有“性價比”的廉價感,出身便含著“顛覆”的金鑰匙,相比頂級的配置,其大膽的創新、頂尖的設計,周遊世界各大藝術博物館的足跡,給消費者很好的印象,這些都是小米衝擊高端極好的殺手鐧。只是,mix身上如此傳奇的故事,小米卻沒能利用好,著實可惜。


只能說,每個高端品牌都有自己的脾氣和調性。在這條路上,蘋果選擇不惜代價地把藝術品工業量產化,三星則充當了極致的技術宅,華為在“商務臻選”大道上踏歌而行,在芯片、拍照、待機、充電、信號、設計等領域做出了宇宙級的口碑。


如此,留給小米的還有什麼?

我們期待雷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