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為鏡照汗青 第一章(上) 一座最貴先把酒

唐詩為鏡照汗青 第一章(上) 一座最貴先把酒

唐朝的偉大詩人可謂群星閃耀,令人眼花繚亂。從哪一位聊起比較合適呢?

按照中國的傳統,單位裡無論有多麼傑出的人物,首先都應歸功於一把手的領導有方。如果說唐太宗李世民為唐詩的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政治上絕對正確。正因為他苦心營造的貞觀之治,才開創了偉大、光榮、讓我們在夢裡都想回去的唐朝,生活在那個夢幻時代的許多才子才有了可以酣暢淋漓地發揮的空間。太宗皇帝只有一首詩為人所熟知,就是《贈蕭瑀》: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疾風知勁草”今天已是成語了,其實這句話非唐太宗首創,版權屬於漢光武帝劉秀(筆者最欣賞的中國古代君主,沒有之一)。《贈蕭瑀》全詩無甚出彩,只有最後一句“智者必懷仁”勉強鎮得住檯面,它教育我們“有才無德”是不好的。比此詩本身更有意思的是被贈詩的這位蕭瑀,他稱得上是一位“千足金”的貴二代。以“能力之外的資本等於零”等豪言壯語讓大家莞爾的當代“貴族”們,如果和蕭瑀比家世,瞬間就變成了屌絲。

天子親家

有一次唐太宗搞了個宮廷夜宴,請朝廷重臣們喝酒開心。不知道出於什麼動機,也許僅僅是喝高了,他突然冒出一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話:“自知一座最貴者,先把酒。”當夜牛人滿座,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名相正在暗自思忖,自己還是溫良恭儉讓吧,不要當被槍打的出頭鳥。沒想到蕭瑀氣定神閒,伸手就把面前的酒杯端了起來。太宗笑眯眯地問:“蕭愛卿怎麼個說法啊?”蕭瑀底氣十足地回答:“臣乃是梁朝天子兒,隋朝皇后弟,尚書左僕射,天子親家翁。”太宗聞言拍手大笑,滿座也無人不服。

唐詩為鏡照汗青 第一章(上) 一座最貴先把酒

蕭瑀的高祖父是梁武帝蕭衍,就是皇帝當得好好的,突然丟下國家大事和滿朝文武跑到寺廟出家,然後讓自己的朝廷出鉅款贖回肉票的那位神人。沒有最神只有更神的是,他居然樂此不疲地把這事連幹了四次,完全是當成事業來做了。蕭瑀的曾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昭明太子蕭統,主編過《昭明文選》,也就是南北朝版的《古文觀止》。蕭瑀的父親是梁明帝蕭巋,據說機敏善辯,善於安撫部下。蕭瑀的親姐姐是隋煬帝的皇后蕭氏,隋煬帝死後,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屢遭桃花劫的美女皇后一直在突厥生活,傳說後來唐太宗納她為昭容,那蕭瑀就是李世民的小舅子。同時,蕭瑀的兒媳婦是唐太宗的女兒襄城公主,這位金枝玉葉下嫁了蕭瑀的長子蕭銳。其實蕭瑀還比較謙虛,如果再多說兩句,他本人和隋煬帝楊廣是多年的私交;他的妻子是隋文帝獨孤伽羅皇后(河東獅吼派開山掌門)的親侄女,那就意味著與獨孤皇后的親外甥唐高祖李淵還是表兄妹……

西諺有云,一百年才能養成一個貴族。蕭家在三個朝代都是天潢貴胄,差不多滿足條件。如果按此硬標準,中國大部分的當代“貴族”只能算是“富二代”,還當不起“貴二代”之稱;精神境界的軟標準那就更不用提了。許多暴發戶以為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就可以堆出貴族範來,他們不明白,像《悲慘世界》裡那位窮得家裡只有一副銀餐具的主教才是真正的貴族範。

蕭瑀的家世資本這麼牛了,那麼資本之外的能力又如何呢?唐朝初年的尚書僕射就是宰相,蕭瑀一生五次拜相。唐太宗評價他:“此人不可以厚利誘之,不可以刑戮懼之,真社稷臣也。”蕭瑀的榜樣說明,不是所有的富貴二代都沒用,就看自己有沒有資本之外的真正能力。如今爭氣的富二代好像越來越稀缺,只顧忙著自己事業的父母們難辭其咎。他們要麼不注重培養子女,要麼就是錢多任性地瞎培養子女。

因為功勞卓著,蕭瑀位列唐初“凌煙閣開國二十四功臣”,與之為伴的是“風塵三俠”之一的李靖、神機妙算的瓦崗寨軍師徐懋功(也稱徐茂公)、尉遲恭與秦叔寶這對三鞭換兩鐧的門神、三板斧的程咬金、“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魏徵之類家喻戶曉、百姓喜聞樂見之牛人。既然蕭瑀曾五次拜相,當然也五次罷相,原因大抵是忠誠耿直但失於偏狹,肚裡還不能撐船,經常在唐太宗面前說同僚的不好。有些皇帝就喜歡聽臣下偷偷告狀,但是唐太宗性格開明,傾向於看人的長處,對蕭瑀這一點就不是很滿意。同殿為臣的魏徵曾對唐太宗評論,以蕭瑀的性格很容易不得好死,除非是遇上寬容的聖主。還好蕭瑀的運氣確實不錯,真被他攤上了中國三千年歷史中對臣子寬容度(不算對兄弟的寬容度)可能排進前五名的李世民,雖然五次罷相,卻還屢屢起復。

千古一帝

唐太宗不但有容人之量,而且在納諫改過方面更稱得上千古一帝。回顧我們自己聽到一點批評時的不爽,就能夠大致想象一言九鼎、生殺予奪的帝王們在納諫時的自我剋制有多麼難。

儘管隋朝結束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數百年亂世,但三十七年二世而亡,大一統局面只是曇花一現。隋末大亂中,群雄逐鹿中原,李世民在唐王朝建立與統一過程中屢立大功,從而以次子的身份成為皇儲的潛在競爭者,與太子李建成之間逐漸由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發展為勢不兩立的對手。為了贏得這場生死之爭,不被李淵支持的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史書上明確記載的是他將兄弟侄兒統統殺光,未記載但合理的猜測是他還軟禁了父親,這才當上了皇帝。

唐詩為鏡照汗青 第一章(上) 一座最貴先把酒

我們可以想象,得位不正給李世民造成了何等巨大的心理壓力。再聯想前朝的隋煬帝楊廣,也是作為次子先立下滅陳大功,又費盡心機奪了長子楊勇的太子之位,但即位後驕奢淫逸、好大喜功、虛耗國力,使得強盛的隋朝二世而亡。這樣相似而慘痛的前車之鑑近在眼前,使得立志要做一代明君以洗刷自身歷史汙點的李世民不能不更加警惕,在即位後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能夠以隋煬帝為戒,不斷剋制慾望、從諫如流,以期讓自己在親情上的巨大失敗能夠被在治國上的巨大成功所彌補。

正因為如此,唐太宗最顯著的優點就是虛懷納諫,通過眾人的監督和規勸來幫助自己剋制身為帝王之尊而不受約束的個人慾望,其故事之多在中國古代君主之中無出其右者。他的這個優點一定程度上可彌補獨裁政治體制的缺點,即使只限於少數的幾個方面。

唐太宗開啟了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偉大輝煌的大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基本實現了他的人生抱負,並被後世標榜為明君楷模。就在他晚年剛剛開始志得意滿、有好大喜功跡象出現時,他及時地駕崩了,逃過了許多明君“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規律。李世民的著名曾孫唐玄宗李隆基就是這種規律的一個典型代表:前半生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將唐朝推上光輝的頂峰;後半生一手縱容出安史之亂,將唐朝拋入萬丈深淵,甚至埋下了滅亡的伏筆。

貞觀年間,大唐的第一批詩歌天才相繼誕生,他們就是唐詩星空中最先閃耀出奪目光芒的“初唐四傑”王楊盧駱。先從哪位開始說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