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茂兵創業記 從建築工人到返鄉養殖致富能手

湖北神農架,重巒疊嶂,溝壑縱橫,最高峰三千一百多米。然而,神農架雖景色壯美,卻山高人稀,經濟薄弱,很多村民身處貧困之中。2014年,尚有五千多個建檔立卡貧困戶,黃茂兵就是其中一戶。

圖片

圖為神農架風景。影像中國

黃茂兵是陽日鎮長青村村民。十年前山上修國道,黃茂兵和父母拿著補償款,搬到了房縣姐姐家,一住就是八年。

為了給家裡掙錢,黃茂兵告別了父母、姐姐,背上行李,外出打工。他勤勞樸實,熱情肯幹,很快學會了砌牆、扎鋼筋的手藝。

黃茂兵皮膚黝黑,身材精瘦,雙目炯炯有神,給人一種利落幹練的感覺。他在棗陽建築工地乾的時間最長,每月工資有兩三千元。也是在這裡,他結識了美麗的姑娘蘇寶花。

蘇寶花比黃茂兵小七歲,棗陽人,在工地附近的棉花廠上班。和蘇寶花在一起的日子,黃茂兵十分開心。他心裡隱隱感覺到,蘇寶花也喜歡他。

然而黃茂兵明白,結婚過日子要有物質基礎。可看看自己,父母年近七旬,三個姐姐都拖家帶口,想要掙錢娶媳婦,只能靠自己。

可是,自己既沒房子,也沒有錢。雖然喜歡人家,但能給人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嗎?黃茂兵心裡沒有底。

2017年3月,長青村的溪水已經解凍,春天的氣息漸濃。這一天,黃茂兵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是黃茂兵嗎?我是高廷舉。你最近怎麼樣,還在外面打工嗎?

黃茂兵腦子裡轉了幾圈,猛地想起來——這是長青村的村支書啊!

高廷舉說,如今村裡政策好了,國網神農架供電公司對口幫扶我們村,來了很多扶貧幹部。你若願意,可以回來創業。大傢伙一起努力,脫貧致富沒問題!

“離開村裡那麼久,您還記得我?”黃茂兵十分驚訝。

“你無論走到哪兒,都是咱長青村的人。你爸爸在村裡,去年申請建了新房。他沒對你說?七十五平方米,連床上用品和餐具都準備好了,買點米麵油就能入住。”高廷舉說。

能不能現在拍張照片給我看看?黃茂兵將信將疑。

圖片很快發了過來,新家就安在村委會附近,水泥路直通家門口。幾戶高山上的人家安置在一起,每人平均二十五平方米,黃茂兵和父母分到七十五平方米的新房。而這些政策手續,全由扶貧幹部來跑,再找他父親簽字。

從圖片裡,黃茂兵看到了家鄉的鉅變。他決定帶著蘇寶花一起回家看看。

到了長青村,蘇寶花一路驚歎。長長的峽谷,潺潺的溪水,抬頭看,是湛藍的天。三居室白牆灰瓦,嶄新得亮人眼。蘇寶花說:“在這裡走一遭,就像在風景區裡旅遊。”但是,蘇寶花又嘀咕:“好像行人少了點,走了十來里路,沒遇到多少人。”

黃茂兵離開故土多年,恍然若夢。如今重回故土,一切都是新樣子——村委會搬進了白牆藍瓦的兩層新樓;原來與溪水並肩而行的泥石路,變成了平整乾淨、可走汽車的水泥路;原來破敗不堪、散落在高山上的土牆屋,如今煥然一新,像穿上了美麗的新衣。

蘇寶花笑著說:“看你的樣子,像是決心要回來啊?”

黃茂兵笑嘻嘻道:“不僅我想回來,我還希望你也留下來。”

蘇寶花沒有回應。過一會兒她說:“房子再好,要掙錢也得出去打工。房子能扛在肩上帶走嗎?”黃茂兵聽後,陷入了沉默。

黃茂兵給村支書打電話:我回來了。謝謝扶貧工作隊和村裡的幫忙,新房子很漂亮。可房子雖好,我卻沒有什麼能幹的。在這裡沒工作沒事業,難以長久待下去。高廷舉笑著說,你來村委會,我們見面聊。

“對房子還滿意嗎?”在村委會,高廷舉笑著問他。

黃茂兵說,滿意是滿意,但只有房子還不行呀。

站在一旁的幫扶責任人萬錦明說:“聽說你姐姐家辦了養雞場。你們也在你姐家住了好些年。我們建議你養雞。養好了,一定會有市場。我們可以送雞苗,傳授養雞技術。一句話,就是把你扶上馬,還送一程!”

黃茂兵眼睛忽然一亮:這個主意好!可是,他轉念一想,有點惋惜地說:“我現在的住房在山腳,在哪裡養雞呢?”

“這好辦,你可以在老屋地基上建個養雞場,在山林裡放養你的雞。”高廷舉說。

黃茂兵又想說,自己缺少啟動資金。但是,張了張嘴,沒說出口。自己沒出一分錢就住上了新房子,他心裡已經很知足。資金的問題,另想辦法吧。

萬錦明彷彿看穿了黃茂兵的心思,笑著說:“你放心辦養雞場,缺什麼東西,我們會想辦法幫你補上!”

這無疑是顆定心丸。黃茂兵下定決心,回家幹一番事業。

可蘇寶花心裡還有點打鼓。養雞場做起來並不容易,從山下到老宅,至少要走兩小時。黃茂兵知道她的顧慮,對她說:“別忘了,建房子是我的看家本領。在外打工八年,蓋房子的技術我早學到了。砌牆、抹水泥、扎鋼筋,沒一樣我不會的。”

通往黃茂兵的老宅全是陡峭山路。一邊是刀削斧砍的山壁,一邊是深不見底的懸崖。

原來的老宅處堆滿石頭,唯有兩間牛欄屋還矗立在一棵高大的核桃樹下。黃茂兵抱住這棵樹說:“我曾在這裡出生,也希望在這裡創造新的生活。”說著,轉身望著蘇寶花:“寶花,嫁給我吧!現在扶貧政策這麼好,我們奮鬥幾年,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蘇寶花答應了,她在心裡認定了黃茂兵是一個能吃苦、肯付出的人。這次跟他回到村裡,眼前的一切讓她心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老宅留下的兩個土牆牛欄,成了黃茂兵的創業地。

2018年5月的一晚,黃茂兵去房縣九龍溝,開車往返十多個小時,買了五百隻雞苗。路上,他突然想到牛欄還沒通電。時間已是晚上九點多,黃茂兵趕緊給高廷舉打電話:這些雞苗晚上沒電可不行。室外溫度十九攝氏度,乳雞要求三十六點七攝氏度,沒電溫度不夠,雞苗會扎堆,一紮堆就死。

高廷舉接到電話後,第一時間就聯繫了駐村第一書記、神農架供電公司紀委書記鄭艾軍。當黃茂兵晚上十點多趕到家裡時,看見陽日鎮供電所的四名員工正把一臺發電機往他家門口抬。在手電筒微弱的燈光下,大家有條不紊地灌油、接線、啟動。隨著發電機一聲轟響,大燈泡照亮場棚。小雞們安全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清晨,陽日鎮供電所所長譚文國帶著十幾名電力工人開始施工。過去舊了倒了的電線杆被換掉,新的十二米長的電線杆被抬上了山。工人們忙碌一天,天黑前終於架通了一公里多長的線路。牛欄屋通電的問題徹底解決了。

黃茂兵在老屋地基上建起了一百一十平方米的養雞場。荒僻的深山坳裡,有石塊壘起的寬闊曬臺,有嶄新的平房,有孵化室、育苗室、溫室、脫溫室,這裡逐漸形成規範的流水線工作間。

2020年4月,黃茂兵又引進一臺孵化機,一次就孵化出八百隻小雞。從此以後,他再不用跑到外地購雞苗了。養雞場規模越辦越大,黃茂兵的腰包也越來越鼓。朋友們聽說他的創業事蹟,都誇他在山上建雞場、奔小康的勁頭。黃茂兵每每憨然一笑,笑容裡流露著幸福與自豪……(爾容)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