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偏差是怎麼忽悠我們的(二)

認知偏差是怎麼忽悠我們的(二)

當聽到“偏差”這個詞時,許多人會聯想到種族偏差,或者是新聞媒體所談到的對“某種政治立場”的偏袒。其實認知偏差是人在感知自我、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所處情境或自身原因出現的感知結果失真的情況,它包含當前偏差、賭徒謬論、確認性偏差等等。

維基百科中“認知偏差列表”的介紹,可以讓我們對其有一個初步的理解。該列表包含185個條目, 從 行為者-觀察者偏差 (解釋他人行為時,過分強調人物個性的影響,而解釋自我行為時,歸因於所處環境的影響)到 “Zeigarnik”效應 (蔡格尼效應:未完成或中斷的任務會比完成的任務印象更加深刻),你會發現有很多條目描述的場景都是你所熟悉的。

一、 你也可能會對這185項的認知偏差有疑問或者覺得他們的分類過於細微。例如,宜家效應被定義為“人們往往會因自己投入了製造或組裝某個物品的過程而高估該物品的價值,對其抱有好感”,事實上卻不一定。 而另一些則有些重疊,比如 “處理深度效應” (用不同方式“編碼”的資訊,容易記憶的程度也不相同。例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留下的記憶深刻不同)與 “模態效應” (對於來自口語的信息,最後聽到的印象會較深刻;對於來自文字的信息則不明顯)。

認知偏差是怎麼忽悠我們的(二)

但是你可以從中瞭解到這是一個大約含有100條左右的認知偏差小組,這些偏差都來源於我們的生活,說起來你一點也不陌生,比如“賭徒謬論”,試想一下,假如你拋硬幣,如果連續五次都是人頭在上,那麼你會覺得第六次更有可能是人頭在上。事實上,幾率仍然是50-50。

還有一個欺騙自己的偏差:樂觀偏差,我們總是低估工作中自己承擔項目的成本和持續時間,認為自己更可能經歷好的事情,別人更可能經歷不好的事情(想想你也是這樣的嘛?)。再比如,當你認為乘飛機旅行比乘汽車旅行更危險時你受到了“可用性偏差”的影響(飛機墜毀的場景在我們的記憶和想象中更生動、更戲劇化,因此我們的意識更容易獲得)。

二、

認知偏差是怎麼忽悠我們的(二)

當然,認知偏差不一定都是負面的 ,人們有時候會利用認知偏差為己方帶來優勢。在做決策或預測時大腦可能會過多依賴於之前接受到信息的第一印象做出判斷,特別是這些信息以數字形式呈現的時候。這就是談判的一個小秘訣,談判者會故意從一個過低或過高的數字開始:他們知道這個數字會“錨定”隨後的交易。 “轉盤實驗” 可以形象的說明這個問題,參與者看轉盤(只可能停在10或65)後被要求猜測非洲在聯合國所佔席位的百分比。看到轉盤停在10的人猜測值平均為25%,而看到轉盤停在65的人猜測結果平均為45%(實驗時的正確百分比約為28%)。

三、

認知偏差是怎麼忽悠我們的(二)

偏差影響的並不只是個人層面,有時會上升到國家層面。去年,特朗普總統決定派遣更多的軍隊到阿富汗。他說:“我們的國家必須得到一個光榮而持久的結果,對得起我們所做的巨大犧牲,尤其是那些犧牲的生命。” 他剛好進入了“沉沒成本謬論” 。它告訴我們要繼續堅持一個壞的投資,因為花掉的錢覆水難收。就好像你在餐館裡點的菜品明明不符合口味,甚至是難以下嚥,但還是要堅持吃掉,因為已經買過單。介於已經投資的血液和財富來繼續一場無法取勝的戰爭,這種思維方式真是令人喪氣。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