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亚人泥板制作顺序为何与常理相反,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犯傻?

说到印刷术,这可以说是世界性的技术,从最初有字开始,一直到最后保留字的技术一步一步更新现在的印刷机器,甚至是3D技术。然而,

印刷术最初开始出现于世界上,就是在古代的中国,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大约是公元3世纪左右的晋朝,随着纸张和墨汁的出现逐渐兴盛起来,于此同时,石碑和雕版拓印也开始显露出来。许多历史专家认为,发明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一般的雕版印刷术大都是先烧制板的,然后再在烧制后的板子上写字,这就是最最自然的方法。

古代西亚人泥板制作顺序为何与常理相反,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犯傻?

也是最为便利的办法,然而古代的西亚人在印刷文字的时候,却不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他们都是先在浸湿的泥版上面写字,然后再等泥版干燥之后直接烧制,这就是他们的印刷术,然而这样颠倒顺序的印刷技术完全不够有效率,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呢?

一、泥版——古代记载文字的载体

不管是古代中国,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会想方设法的将自己的成就保留下来,就像中国古代读书人都用竹简一样,现在我们都用纸张一样,追溯到更早的时候。

也会有像竹简和纸张一样记载文字的载体,这些载体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开始“优胜劣汰”,最后剩下的都是效率比较高的文字载体。就像竹简因为很容易腐烂,因此后来有了纸张,而纸张由于需要人工手动抄写效率太慢。

因此才有了印刷术的发展,这都是一样的道理,人类都是心向着更为简单和更为便利的技术和办法,这也是我们觉得古代西亚人不太合理的地方的原因。

在现在流传最广的纸张发明之前,竹简可以算是最轻便和最便宜的载体了,包括记载的文字数量也是最多的,中国竹子生长环境比较适宜,竹子数量多不算,价格也比较便宜,后面由于竹子不易保存,容易腐烂,才轮到纸张登场。

古代西亚人泥板制作顺序为何与常理相反,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犯傻?

纸张发明之后,人们尝到了这个甜头,于是人们心心念念的发明了印刷术,在最早的调班印刷发明之前,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有摸索的一个阶段,泥土、竹简、包括木板甚至铁器在内都成为人们这一时期印刷术的模板。

古代的西亚人选择了泥土作为这一时期印刷术的模板,按照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泥土虽然不会存在腐蚀的问题,但是泥土干燥之后特别容易碎,只能轻拿轻放,这一碎了之后就更可惜了。

二、古代西亚人为何要先在湿土上写字然后烧硬,而不是先烧出大量泥板

关于古代西亚人选择泥版作为模板,首先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浸湿之后的泥土需要先往上面写字,等字写好之后,就要等着泥版干燥,泥版干燥之后还不算完成,泥土进行烧制之后再进行清理,因为泥土上面无论是写字还是刻字,晒干、烧制完之后表面都会变得很粗糙,完全干燥之后才能拿得起来。

此外就是西亚人选择的印刷顺序,他们是先刻字然后再烧制,这样的话,泥版就只能用一次,而且印错了几乎无法改变。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是烧制空白的泥版,可以大量烧制,然后将字刻上。空白泥版的优势相当明显。

首先是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其次随时随地可以刻上自己想要留存的字,而且泥版刻字之前表面也会更加光滑,甚至字可以控制大小,那么为什么古代的西亚人还是选择了要先在湿土上写字然后烧硬这样的顺序,而不是先烧出大量泥板呢

古代西亚人泥板制作顺序为何与常理相反,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犯傻?

1.在烧制好的空白模板上刻字会使原来的字变形

有人曾经这样尝试过,就是改变西亚人印刷字体的顺序,也存在一些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可以排除掉某种猜疑,就是古代的西亚人可能根本没有想到改变印刷顺序这个猜想,估计那个时候也有人曾经这样尝试过,但是并不比原来的顺序有优势,因此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这要先从古代的文字来说起,那个时候的文字不是现在的比较“方正”的字,而是一种“楔子”形状的字,“楔形”,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楔子形状的字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每一个字每一笔开始的时候,都有一个“倒三角形的头”。

但是如果按照先把泥版烧制出来,等干燥之后再刻字,这个字上面的“倒三角”是无论如何都呈现不出来的。这样的话,至少刻字是没有办法完成字的形状了,即使泥版上的字可以保存和流传下来,当时的人可能都识别不出来这些字的含义,更别说后世的人了。

因此,这样看起来,古代的西亚人选择这样烧制泥版、印刷字体的顺序是完全有理由的,尽管费时费力一点,但至少完全能够将当时的字保存下来,流传下去。

2.泥版的材质使得烧制、干燥之后再重新刻字及其容易脱落

我们可以用现代的角度简单的想象一下泥制的模板,就比如说我们常常能够用到的粉笔或者是类似的炭笔这种材质的,烧制之后等它完全干燥了再往上面写字、刻字,出来的效果相较于烧制之前都会大打折扣。泥版上的字就算不用刀刻,用毛笔写也是同样的道理。

古代西亚人泥板制作顺序为何与常理相反,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犯傻?

在未烧制之前,我们使用的浸湿的泥土,在上面写字也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这种湿泥是不好吸水的,我们可以想象现在捏了泥人之后的上色并不是在它还能改变形状的时候就开始的,墨水遇到同样潮湿的泥土不仅不会便利,反而及其容易晕染开来。

古代我们要说防水的材料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和便宜的,因此在湿泥上面用墨水写字可以完全不用考虑了,相比起来,用刀刻字的便利就变得相当明显了。

相比起来,在烧制干燥之后的泥版上面刻字,表明光滑的用刀就比较困难,无论怎样,刻字之后表明总会附上一层泥水,这样的话还不如在湿泥上面刻字更加清楚。

3.西亚人的“智慧”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上看,当时的西亚人有这么几种选择:首先是改变顺序,就是选择湿泥还是烧制之后的干泥,再有就是改变工具,就是选择用毛笔写字还是使用小刀往上面刻字。

古代西亚人泥板制作顺序为何与常理相反,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犯傻?

毛笔写字呢,在湿泥上面是基本难以实现的,墨水遇到湿泥就会晕染,到时候整个泥版都会变得乱七八糟的,更别说想看清上面的字了;而在干泥上面用毛笔写字自然不会存在什么破损的问题,但是毛笔上的墨水不能完全进入已经干燥的泥土里面,经过风干之后,上面的字迹就会变得越来越浅。

因此这样的话,要想真的长久的保存下去,用毛笔在干泥版上面写字也是不可取的。其次就是用小刀刻字,在干泥上面刻字的话,就会存在将整个泥版毁损的问题,而且还比较使得整个泥版变得乱七八糟的;因此只存在最后一种方法,就是用小刀在湿泥上面刻字,这显然是最为目前最为明智的一种选择。

三、古代西亚人的那些事儿

关于古代西亚人,他们明显也是有智慧的,或许他们也是在实验中摸索出来的最终泥版刻字的这种方法。古代的西亚人自然生活在古代的西亚地区,那时候的西方人就把这一区域统称为古代的东方,包括两河流域、阿拉伯地区和伊朗高原等许多山脉、河流组成的。

关于古代西亚人的智慧,也可以从他们的文明中窥出一二,这一区域中包含的两河流域等地域是最早的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因此即使他们不是最初印刷术的发明者,能够将印刷术使用的模板进行自主更新和探索,在当时也是相当了不起的智慧和成就。

古代西亚人泥板制作顺序为何与常理相反,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犯傻?

此外,西亚地区在古代的发展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这一区域也有许多当时的强国,考虑到当时这一地区的地形条件,西亚地区的国家最为强盛的就是骑兵,再加上他们最为浓厚的文明和文化,这一地区也是当时比较发达的地区。

在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自然也是相当重视的,因此,一方面是对印刷术的探索,另一方面自然也有对文字的摸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古代西亚人在纸张发明之前有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泥版印刷。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一开始也许会比较疑惑,为何西亚人会选择这么“费力不讨好”的泥版,从当时他们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法来看,无疑他们选择的烧制顺序和刻字工具都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也是古代西亚人智慧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