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孩子追星的心理要理解,但要帮他掌握尺度

朋友晓心家的女儿,今年上小学5年级了,成绩一直都很好,性格活泼开朗,也很懂事,是人见人爱的小万人迷。孩子最近却追星了,卧室的墙上贴满了某位当红明星的海报照片,还买了该明星出的专辑唱片,每天循环播放,孩子还提出想去看该明星的演唱会。孩子很少提要求,朋友想满足孩子的这个要求,又担心孩子因此影响到学习,不知道怎么办才比较好!

这让我想起,我年轻时也是这么过来的,喜欢某位明星了,会买相应的明信片、海报贴满房间,连课本上都贴满了各种明星的贴纸。 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聊天工具的出现,追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中小学生追星调查显示:在追星后,有1.8%的同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91.2%的同学学习成绩稍微有点波动,7.0%的同学基本不变。

由此可见,没有疯狂和盲目的追星,对大多数的孩子是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发现孩子追星不用如临大敌般害怕,孩子适当的追星并没有坏处.

家长:孩子追星的心理要理解,但要帮他掌握尺度

孩子为什么喜欢追星?

关于青少年追星的调查显示,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现象,其中,有5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

可见追星,是孩子成长历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追星其实也是一个年龄的产物,到了那个年龄,由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完美的形象作为自己的榜样。而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偶像榜样的热情就会慢慢地退却,等到二十岁左右就已经学会了用理智对待喜欢的明星。所以孩子追星一般二方面原因:

1、“羊群效应”引起的压力

羊群效应(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也称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从众心理。人是具有从众心理的,孩子追星也一样,身边的同龄孩子都在追星的时候,如果自家的孩子不追星,和同龄人就没有话题,因此就会变得没有圈子没有朋友,孩子会因为群体的压力和影响而选择追星。

2、追求理想中的自已

撒贝宁曾经在某综艺上说过:追星其实是在追自己,你其实是在为自己设计着一个理想中的生活人设状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其实最终追来追去追的是自己的影子。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独立思考,对自己未来人生的角色充满憧憬,他们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来为自我代表。而明星姣好的面容、个性化的装扮、出众的举止或满溢的才华…都是他们喜爱和艳羡的,所以明星非常符合青少年理想化人设。孩子在明星身上投射了理想化的自我,通过崇拜和靠近偶像,弥补自己个性或生活上的缺陷,这种渴求使他们保持了心理上的某种平衡,精神上得到满足。

家长:孩子追星的心理要理解,但要帮他掌握尺度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偶像崇拜是一种向往独立的意识表现,是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同和欣赏的心理状态。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需要更好的认识自己,而学习和模仿偶像,是他们塑造自我的一种方式。因此家长应该学会支持、从积极的方向去引导孩子,追星也能是激励孩子上进心的一种方法。

父母如何引导追星的孩子?

1、接纳孩子的追星心理

有些父母发现孩子追星,就觉得这是个错误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于是想方设法横加阻拦,甚至打骂孩子。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也曾青春过,当年自己的追星行为,被家长不看好而阻挠,哪种不受理解、不被尊重的感觉,是不是特别让人抓狂?让人想去逆反?所以孩子的想法和我们当年是一样的,与其让孩子产生不好的感受和心理,不如正确引导孩子。

方法:首先接纳孩子追星这件事,给孩子适当的支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是和他站在一起的,这样孩子才愿意和我们沟通交流。其次我们要明白,孩子追星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和孩子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听孩子说说追星的目的,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

家长:孩子追星的心理要理解,但要帮他掌握尺度

2、引导孩子了解真正的追星意义

追星是一种青春,孩子在追星的过程中会觉得很愉悦。而且可能会从审美、人性的认识方面发生转变,模仿明星的穿衣打扮或一些行为。过分的模仿明星终究是一种不太现实的行为。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分清楚理想和现实,帮助孩子将“追星”这件事从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

方法:首先家长要告诉孩子,现实生活中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学习生活。教育孩子学会正确的审美:光鲜的外表美只是一种美,心灵美才是最美的。当孩子有了正确的审美观,就会变得理智。

其次和孩子探讨这个明星的成功历程,让孩子明白,明星虽然在舞台上光鲜亮丽,但是背后的付出也是巨大的。成为明星不仅要有与生俱来的靓丽外表,还要有出类拔萃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努力奋斗,用实力说话,以此来激励孩子的上进心。

3、引导孩子偶像变榜样

孩子喜欢崇拜一个明星,往往是因为看到了明星身上的优点。家长可以通过这一点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成就自己。

新闻就曾经报道过一个深圳某重点高中的一个女孩,因为喜欢易烊千玺,所以想考北大,并认为偶像会带给她学习的动力。

家长:孩子追星的心理要理解,但要帮他掌握尺度

家长通过讲述孩子偶像的优点和成功的经历,让偶像变成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孩子,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教育方式

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尊重孩子正在进行的所有合理的活动并试着了解,是我们教育方法中最首要的原则。

孩子追星不完全是坏事,我们应该要尊重,但我们要给孩子把握尺度,并合理引导孩子正确追星,让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