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文章将手把手展示如何运用“十六字真言”透析银行财务报表,以甘肃银行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为基础,结合笔者多年从业经验,逐步还原一个被分散在琐碎信息中的“故事”。你也能运用十六字真言,成为分析银行的财务报表的专家。

先跟我默念一遍“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不懂不要紧,这十六个字真言将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突如其然却又预料之中的暴跌

这个标题有点自相矛盾,这里留个悬念,且听我娓娓道来。2020年4月1日,甘肃银行股价闪崩43%,沦为仙股。甘肃银行随即发布公告,称“本行若干股東為了其本身的融資目的,將其持有本行的H股質押予多家金融機構,為履行相關融資安排下的義務,該等股東已質押的本行H股被強制出售,繼而導致本行H股股價及交投量於2020年4月1日有較大幅度波動”。这个日常甩锅,没毛病。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但实际情况呢?港交所官网显示,甘肃银行2020年3月30日22:42分发布了年报,2019年业绩暴跌85%。所以,是业绩暴跌导致股价跌破平仓线,然后强行平仓导致暴跌。显然业绩暴跌才是根本原因,这锅悲催的“若干股东”背不动。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问题1:是什么导致业绩暴跌?

关键词:“提足拨备,做实利润”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以上是节选自19年报的利润表中的关键信息。不难发现,19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43.12亿元,比2018年增加23.5亿元,是导致业绩暴跌的主要原因。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经营利润就涉及到十六字真言中的

“提足拨备,做实利润”

利润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拨备”(也叫减值损失准备)。银行最主要的经营行为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但是贷款发放出去,就有可能收不回来。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举个栗子,2019年7月1日,银行给A发放一年期贷款100万元,年利率12%,月底还息,到期还本。A连续正常还利息直到9月31日,然后10月开始一直欠息。转眼到了2020年银行要做财务报表了,假设银行只有这一笔业务,而且100万是银行自有资本金,没有负债成本,那么2019银行的利润是多少?(不搞权责发生,用收付实现制,这句话看不懂可以略过)A连续3个月支付利息共3万元,那么银行利润是3万元吗?可是A已经连续3个月没还利息了,没准已经卷款跑路了,那银行不是应该亏97万吗?所以,这个时候,比较客观的方法是给A确定一个跑路的概率p。那么:

当年利润=3万-100万*p

这个“100万*p”就是我们2019年要计提贷款拨备。显然,这个p取值多少是很有关键的,p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当年利润的多少。大家先记住这个结论就好:拨备提的少了利润就虚增,反之利润会被隐藏。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为了避免拨备被别有用心之人当作利润的调节器,监管部门规定了一套标准,满足这个标准就是拨备就是提足了,否则就是虚增利润。而这个标准的核心就是如何确定A卷款跑路的概率p。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拨备和利润的关系。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再回到上表,注意到19年计提的拨备会明显超过前几年。这就引来了

问题2:是不是在隐藏利润?

关键词语:“准确分类,提足拨备”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在财报24页我们发现43.12亿中,贷款损失准备占35.98亿元,投资类资产占6.77亿元,均比上一年度大幅增长。(原单位是百万,统一换算成亿元)稍微延伸一下,银行除了贷款之外,还有其它业务也可能面临着被卷款跑路的风险,所以,其它业务也需要相应计提减值损失准备。只不过通常,贷款的损失准备占大头。在进行下一波分析前,让我们默念一遍十六字真言:“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

插入一个新的知识点:什么叫“分类”?前面的例子中,当年利润=收到利息3万-本金100万*p,所以p是关键。假设银行的生意越做越大,对外发放贷款几万笔,那么似乎很难给每一笔业务(实际上可以)分别确定违约率,几万个p想想也是很可怕。所以就产生了一套简化的标准,叫做“五级分类”。哈哈,不是垃圾分类,是贷款风险分类。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贷款风险分类指引》中从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出发,将贷款的违约风险分为五级,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类就叫不良贷款。显然,如果将次级类贷款的错分为正常类贷款,就不能实现“提足拨备”。这里大家需要记住三个结论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1. 五级分类的违约率p依次升高,分别为1%,2%,25%,50%,100%;

2.通常本金或者利息逾期超过90天就是不良贷款,也就是至少次级。

3.“准确分类”是“提足拨备”的前提。

上面例子中,A已经利息逾期超过90天了,这笔100万的贷款至少分为次级。当年利润=利息收入3万-本金100万*25%=-22万。也就是说在“准确分类,提足拨备”的提前下,银行“做实的利润”就是亏损22万元。如果这笔贷款五级分类是关注类,则当年利润=利息收入3万-本金100万*2%=1万。可以看到,分类结果不同产生21万的利润差异,决定了银行业绩的盈亏。回顾一下五级分类对应的拨备计提标准“1%,2%,25%,50%,100%”,我们发现一个重要结论:

是否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分类为后三类,即“不良贷款”是决定银行当年业绩的关键。有了这个结论,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了。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上图是从年报中整理得到的数据,单位亿元。逾贷比=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我们发现,甘肃银行在2017年和2018年,没有遵循“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原则,存在虚增利润的可能。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但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而且连本带息。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回到上面的例子,银行知道A贷款100万3个月后,被外星人绑架去了火星,再也回不来了,但是为了2020年利润好看,银行告诉我们说他是出去旅游了,暂时联系不上,回来会继续还款,五级分类为关注,当年利润为1万元。到了2021年,由于新闻报道,大家都知道A在火星回不来了,那么银行也只能将分类变为“损失”。2021年盈利=-98万。(为什么不是-100万,因为2020年关注类已经提取2%的拨备。)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大家记住一个结论:通过调整五级分类,来虚增利润,亏损会被积累到下一年。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损失最终都会在银行业绩上体现出来,调整分类的结果只是将亏损分配到不同的时期中。非上市公司这么干,那是老板自己跟自己玩。但如果上市公司这么干,那就是有点流氓了,因为股票每天都在交易,后面进来的股东要承担前手股东的损失,这套路太深,一不小心就成接盘侠了。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这么说19年是业绩暴跌都怪前两年分类不准确吗?这个答案部分正确。“准确分类”的难点不在于“分类”,而在于“准确”,而评估是否“准确”的前提是要有可量化的标准。否则,就会给好人带来麻烦,给坏人留下操作的空间。现行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就存在这个问题,其中五级分类标准都是定性描述,读者自行体会一下:

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是不是瞬间回到了, 被垃圾分类主宰的恐惧中?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一般遵循两个可操作性较强、相对客观的基本指导原则:一是只要出现本金或者利息逾期,至少关注类;二个只要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上就是不良,再过一段时间这个标准可能会更严格。除此之外,五级分类的其它标准是掌握在银行少数几个内部人手上的。即便严格执行逾期90天以上都分类为不良,但具体某笔贷款是放在次级、可疑,还是损失,具体业务操作细节是不足以对外人言。这种情况在甘肃银行报表上也有所体现: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根据年报整理的数据(单位:亿元),逾期1到3年和3年以上的贷款=7.21+1.67=8.88,而当年可疑和损失贷款合计=29.12,两者相减差20.24亿元。可以认为逾期90天到1年的贷款,也就是本可以分类为“次级”的贷款,被执行了更严格的标准。20.24*(50%-25%)=5.06,这样严格分类相应多计提至少5.06亿的拨备,减少了5.06亿的利润。也就是说,即便严格执行90天不良贷款的分类标准,银行管理层在经营业绩的调节上,仍然拥有比较大的自由度。实际上,这并不是甘肃银行第一次这样调节利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照着前面的方法,分析甘肃银行IPO招股说明书,看看它是如何在2017年上半年业绩暴增185%。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回顾问题2:一次性计提那么多的拨备,是否在隐藏利润?

我的回答是:一方面是填补上过一年度的虚增利润留下的窟窿,另一方面也发现五级分类从严执行的情况,确实有隐藏利润的迹象。

问题3:为什么18年要虚增利润,2019年却又要严格执行五级分类?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2017年9月15日甘肃银行提交IPO申请,2018年1月18日成功上市,2018年12月4日董事会和监事会改选,同时任命新董事长和行长。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再结合上图,相信读者应该有所领悟了吧。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么银行通常会有一把火,就是业绩洗澡,把历史上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做好责任切割。至于为什么没有在18年当年的年报体现出问题?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年底才新任命的,来不及摸清风险底数;另一方面上市第一年业绩可能还是要顾全颜面,更奇葩的于18年虚增业绩后,居然现金分红10亿。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回答完上面三个问题,可以来揭晓本段标题留下的悬念了,“突如其然却又预料之中的暴跌”。突如其然就不解释了,我说说为什么是预料之中的暴跌?

第一个预料之中,银行经营管理层当然知道出来混是要还的。18年虚增利润的时候,来年利润会受影响,相信通过上面的分析,这点大家都能理解了。

第二个预料之中,银行经营管理层可以预料到股权平仓的。根据《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股权质押和解押的管理,在股东名册上记载质押相关信息,并及时协助股东向有关机构办理出质登记。”除非公告中的“若干股东”和某些金融机构,绕过甘肃银行违规开展股权质押,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甘肃银行管理层应当知道股东对外质押的情况,也知道业绩暴跌85%会击穿多少股东的平仓线,从而导致股价暴跌。如果他们没能预料到业绩暴跌导致的严重后果,我善意地理解为可能是工作疏忽。

第三个预料之中,这场暴跌理应也在董事会和监事会预料之中。年报要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才能够披露的。银行的经营管理层在预料到年报公布后将会导致股权质押平仓的后果,那么银行管理层在年报审议过程中,也应该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了上述情况。

这三个预料之中带来新的问题,

既然都在预料之中,为什么这么多的利益相关方都不能阻止这场悲剧?


问题4:经营管理层19年少提些拨备会怎么样?

答案:可以。如前面分析,20亿的可疑和损失类,可以分类到次级贷款中,从而节约5.06亿的拨备,按照年报体现的所得税率,增加将约4.5亿利润,较19年公布的经营业绩提升90%。虽然,这改变不了业绩较上年大幅下滑的趋势,但至少会给股权质押的股东多留出一些空间应对,能减轻对小股东的伤害。但是,出于某些原因,甘肃银行的经营管理层选择在19年使用更为严格的五级分类标准。


问题5:董事会和监事会勤勉尽职了吗?

2018年业绩中虚增利润的情况如此明显,没有讨论的必要。不过考虑到2018年底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新任的董事和监事,可能还没来得及了解情况,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到了2019年,他们对业绩暴跌提出过异议吗?比如,是否有要求经营管理层节约上文提到的5.06亿元拨备,以改善业绩。特别是独立董事,他们做了什么?

很遗憾,我们在信息披露中只能看到结果,看不到独立董事维护为了小股东利益和管理层吵得面红耳赤的场面。也看不到监事们,对于甘肃银行连续两个年度执行不同五级分类标准,向经营管理层提出的尖锐质疑。


怎样从财报中挖掘隐藏信息?深度复盘甘肃银行暴跌的前因后果

结束语:也许银行的经营管理层有难言的苦衷,也许历次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会议记录中确实保留了他们勤勉履职的记录,但是很可惜我们看不到。最可悲的是,损失惨重的小股东们都不知道该去问候谁。

好了,故事到此告一段落。再次回顾一下十六字真言,“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细心的读者发现了,一直没提到“资本充足”。放心,谈到银行业务,资本监管是绕不开的话题,有合适的机会我会举例说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