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需要来一点音乐

疫情面前需要来一点音乐


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印象深刻当属相爱的一对年轻男女面向波涛汹涌的大海,站在乘风破浪船头栏杆上放飞自己的镜头。

疫情面前需要来一点音乐

但,当泰坦尼克号碰撞冰山发生沉船时,人群惊惶失措,争先夺路逃生的场面,触目惊心。此时此刻,却有几位演奏者从容淡定的拉起了小提琴。面对死亡,泰然自若。音乐响起,令人心底产生震撼!

苏联电影《特兰济特集中营》战犯拉起了小提琴。

疫情面前需要来一点音乐

二战结束,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西伯利亚,由苏联女兵看守的特兰济特集中营,关押德国男士兵战犯。监狱长别出心裁,让一个犹太人在集中营外组织一场舞会。舞会除了音乐的演奏、舞伴是囚犯,还有战争留下一片废墟城市里艰难度日的妇女们参加。二战德国纳粹杀死600万犹太人、2660万苏联人。犹太人、苏联人对战犯那是何等的仇恨,自不必说。在这样背景下,举办舞会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怎样的情怀。音乐响起抚平了创伤,抚慰了心灵。让寒冷的西伯利亚有了温度。

印度电影《流浪者》

疫情面前需要来一点音乐

居无定所的吉普赛人大篷车到哪里都伴随着音乐,展现了吉普赛人面对艰难生活的乐观、豁达。有一部国产电视剧《天道》,对三位著名小提琴家演奏萨拉萨蒂编曲的《流浪者之歌》,作了富有文化底蕴异常深厚的评价。

疫情面前需要来一点音乐


穆特与弗雷德里曼演奏的《流浪者之歌》进行比较。穆特诠释的是悲伤、悲凉、悲戚。弗雷德里曼诠释的是悲愤、悲壮、悲怆。穆特她多了些宫廷贵妇的哀怨,少了些吉普赛人流浪不屈的精神。海菲兹可能是因为太注重技巧上严谨,反而染上一丝匠气,少了一点虔诚。穆特是心到手不到,海菲兹是手到心不到。只有弗雷德里曼是心到手也到。 好一个"心到手也到"似有王阳明心学最终达到的境界,让心灵回归本性。

为此,我咬牙切齿,花了十几万买了一套组合音响。闲暇之余,一个人静静的欣赏这三名小提琴家演奏《流浪者之歌》的不同风格。从未有过的震撼,油然而生。意犹未尽之时,感觉这么多年似乎白活了!

震撼的"震",可以产生生命;也可以夺取生命;一声春雷,大地万物复苏。自然灾害地震又会夺取多少无辜生命。

音乐的震撼足以醒脑。

记忆中看过一本谈论音乐蕴含集体主义的书籍。合奏不仅需要每个人独立完成自己演奏部分,而且需要配合其他人一起完成完整的演奏。当年为孩子胎教,我在书店糊里糊涂地买了一盘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主题狂想曲》。孩子出生后,就爱上小提琴。呵呵......后来孩子竟然小提琴拉到儿童10级水平。孩子有一次从学校回来,拿着考了差分的试卷,眼含羞愧的泪水,用哀求的目光,让我在试卷上签字。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身影。"哦嘿"我清了一下嗓子,拉起她的小手开导她:"你想一下,在同龄孩子里,有几个人能够把小提琴拉到10级的,寥寥无几吧?显然,你不比别人差!今天你考了差分,正说明考的内容都是你不会的。提醒你在这些方面需要再努力。你如果这次考了高分,说明考的内容都是你会的,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孩子说:"得差分,丢人呀"。我说:"不尽然,你认为丢人,那是你以自己之心度别人之腹。其实,考试只要不作弊,就不存在丢人。别人怎么看你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端正心态。也许现在考第一名的人,反倒比你受煎熬呢。"孩子说:"那怎么会呢?"我说:"他也许想如果下一次考不了第一名,是不是很丢人啊!"孩子噗呲一笑。

疫情对每一个中国人是一场考试。你需要独立完成自己演奏,同时还要配合其他人一起演奏完整的优美乐曲。

网上武汉疫区白衣天使发来的配有音乐的感人视频。

疫情面前需要来一点音乐


确实让人感到,疫情面前需要来一点音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