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市場真的非常冷淡。
廣電總局最近公佈了近一週的電視劇收視率。
可以看出整個大盤非常冷清,而本該萬眾期待的《清平樂》數據可以說emmmm....
一般來說69集這種體量的劇看前10集就能預測後面的走向了。《知否知否》當時前幾集就挺有話題度的,後面趙麗穎上線後熱度更高。《清平樂》如今這個平平無奇的收視,真的是令人感慨。
王凱都不好使了嗎?
其實正午陽光的用意是好的:全方位展示宋朝平民生活,官員風采,皇帝起居。
但不知道是不是受當下短視頻風格的影響,導演拍得實在太像大宋皇帝的個人vlog了。
趙禎吃飯穿衣了、趙禎和人吵架了、趙禎睡女人了、趙禎又愛上漂亮妹妹了...
奇偶急徐、起承轉合、跌宕起伏的那個勁兒,愣是一點也沒有。有點浪費原著和宋朝這個背景了,尤其是後者。
又愛又恨的宋朝
已知宋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獨特的一個朝代,文化上重文輕武導致軟實力非常強大,催生出無數文人墨客。
錦繡宋詞,代表了最雅緻的中國,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一書中概括為“韻外之致”,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文人最嚮往的時代;經濟上,繼承了盛唐的繁榮,反正就很有錢!
從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便可窺探一二。
但另一方面,北宋雖然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卻沒有繼承盛唐的疆域,與多民族政權對峙。重文輕武又導致了它的硬實力很差,積貧積弱,戰鬥力弱的一批。
不管打什麼仗都是輸輸輸,然後卑微的賠錢求和。
後來北宋變南宋,沒有比南宋皇帝還要慘的皇帝了吧?
再者就是女人的地位下降(本來已經很低了,你們再品品...)
溫知識:女人纏足,是從北宋開始的。
僅小編列出來的這幾樣,就能看出,這個朝代太具備戲劇性了!太多獵奇的故事了!太適合拍電視劇了!
那麼,曾經的宋朝劇有多麼豐富和精彩呢?
關於宋朝的電視劇大都圍繞這幾個題材:楊家將,嶽鵬舉,包龍圖以及大名鼎鼎的梁山好漢《水滸傳》;
滿門忠勇楊家將
以楊家將為背景展開的劇主要有《少年楊家將》、《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
幽州救駕立奇功,灘上金沙捲風雲。一門忠烈楊家將,動地驚天泣鬼神。
這幾句就是用來形容“楊家將”的,倘若用時間串聯起來他們的故事大概就是:楊家將被奸臣所害,全員慘死沙場。七子去六子回,不是回來了六個兒子,而是隻有六郎回來。
之後六郎和柴郡主生了楊宗保,楊門女將守著他長大;
楊宗保結識了穆桂英,與其結婚,後楊宗保慘死,穆桂英掛帥;
這一系列內容其實都是為了體現當時外敵作亂,奸臣當道,皇帝無能,將士慘死,滿門忠勇亦無用的悲哀。
由此背景延伸出來的還有三部金庸武俠劇:《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仔細品一品,其實都是這種悲劇。宋遼並列,喬峰到底是宋朝漢人喬峰還是遼國契丹人蕭峰?
靖康之恥後,北宋滅亡,郭楊兩家的孩子郭靖、楊康(代表“靖康之恥”)的不同發展,代表的到底是什麼?
南宋末年,為什麼郭靖、黃蓉死守襄陽是《神鵰俠侶》最震撼的部分?
而岳飛的故事和楊家將其實有相通之處,也是忠臣被奸臣所害,在此不細表。
開封有個包青天
以“包龍圖”為主的探案推理系列應該是當之無愧國民度最高的宋朝劇。
人人都會唱一句: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
熱知識,《清平樂》就是包拯所處的時期,皇帝不如他的大臣有名...
“包拯”總的來說最火的有兩個系列。
TVB和臺灣拍的太古早了,很多人現在提到也只是因為焦恩俊、何家勁分別扮演的貌美展昭。
品品,誰能帥過他們!
第二個國民度很高的就是《少年包青天》系列。
《少包》雖然融梗了《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不過容許小編雙標一下,它本土化做的非常好。
《少年包青天》總共有三部,都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最好的是第一部,每一個案子又嚇人又精彩,什麼高麗太子案、血祭壇、隱逸村乾屍、殿前揚威、五鼠鬧相國、魔法幻影、狸貓換太子。
超高能!
周杰的包拯、任泉的公孫策、釋小龍的展昭,還有八賢王、楚楚、龐飛燕每一個角色都好喜歡!
由探案這個題材引申的話,宋朝還有一個IP也很有挖掘空間。
仵作宋慈。
tvb最早拍的《洗冤錄》,歐陽震華飾演。
我覺得這個系列重點在於談情說案,深度一般,不做表述。
何冰主演的《大宋提刑官》就值得說道了。
這是內地20年來最好的古裝探案劇。
大理寺正六品主事宋慈接連查明偵破了“太平縣冤案”、“李府連環案”、“毛竹塢無頭案”、“城南井屍案”、“遺扇嫁禍案”、“梁雨生命案”、“李玉姑失蹤案”等一樁又一樁的懸案……
仔細看的話其實受日本社會派影響很明顯。
是對宋朝體裁上拍一個嚴肅作品一次很值得喝彩的嘗試,在古代題材的嚴肅影視作品裡可算上佳之作。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空悵惘,人寰無限,叢生哀怨。泣血蠅蟲笑蒼天,孤帆疊影鎖白練。殘月升,驟起烈烈風,盡吹散。
真是好作品啊!
而社會派延伸的話,壓軸的就是史詩級別的《水滸傳》。
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小編就不班門弄斧了。不過故事精彩至極,這麼多年的翻拍寥寥。
上一版翻拍還是2011年鞠覺亮的那一版(他後來拍了《孤芳不自賞》),出演的是鐵血萌漢李逵;
究其原因,還原原著難度係數太大了。
108位好漢,還有各種複雜的角色,光是潘金蓮那一part就有夠精彩的。
其實仔細品的話,這一part體現的就是宋朝對女人的壓迫。
而且整部裡面包含的反叛精神,影射性太強悍了,現在估計是上不讓過下不敢嘗試,就這麼廢棄掉了,可惜。
最後,因為《清平樂》,我們來說說宋代宮廷劇。
被嫌棄的皇帝們
宋朝宮廷劇一般都是拍宋太祖和宋太宗的「燭影斧聲」,會和大周后、小周後、花蕊夫人、李後主等同時出現,這方面的影視劇不算少。
開國嘛,愛恨情仇蠻多的。
吳奇隆演的那部《問君能有幾多愁》我當年還是很喜歡看的。
而宋朝其他皇帝一律充當背景板。
宋仁宗的狸貓換太子,哪一版包青天會不拍這個?
宋徽宗,一般會和《水滸傳》一起拍;
宋高宗,一般會和靖康之變、岳飛一起拍;
眾所周知,國內的政治歷史劇主要還是在關注皇帝和大臣的故事,簡而言之依然在帝王將相上打轉。
而宋代的皇帝實在是太不典型了,從趙匡胤開始有一個算一個,既沒有聖君,也沒有昏君,一水的仁君,都文藝的不得了。
大臣則相反,都太強了。這還battle個啥?
後宮更寡淡了,宋朝皇帝的生育能力堪稱低下,幾乎代代都是獨苗,「九子奪嫡」的戲碼連編都編不出來。
外戚和宦官毫無存在感,即使是像「狸貓換太子」這種劇情,兩位太后(太妃)也是人肉背景。
綜合來看,拍宋朝其實前輩都已經給你做好筆記了。無外乎戰爭、武俠、愛情、探案這幾類。
所以《清平樂》這個主線就很令人困惑。
這劇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按原著來拍非常好,很獨特也很少嘗試過的女性題材。
本身就是極端壓迫女性的朝代,出現了一個公主和內侍相愛。
即便嫁了人也不願屈服,為了與對方在一起還夜扣宮門,轟動皇帝大臣。
這樣極度反抗父權、夫權,多麼具備現實意義!
反之正午現在把大女主徽柔改成了大男主,也就是公主父親宋仁宗的故事。
宋仁宗這個皇帝歷史上本身就是個很平淡的皇帝,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史書評價:“他是個好人”。
名聲遠不如他的臣子,比如范仲淹、包拯、歐陽修等等。
劇裡設定成一個從小立志要當top5帝王的皇帝,搞事業看起來就很擰巴。
朝堂戲看得人昏昏欲睡。
後宮戲嘛,皇帝VS多位后妃,個個都愛。
和公主生母苗娘子睡了之後出現了“疼嗎”這種“虎狼之詞”。
跟貴妃說,“天下都是皇帝的,只有你是我的”;
跟曹皇后相敬如賓一生,先婚後愛,臨了才發現她是真愛;
還有對幾面之緣的陳熙春,也是憐惜之愛;
對被廢的郭皇后都有補償心理。真是“平”均的愛啊,扣題扣到令人無語。
要讓女性觀眾代入的話,完全不知道怎麼代入!
說到底,宋朝劇的成功是題材的成功,同理,它的失落其實也是題材的失落。
這幾年宋朝劇的存在感其實非常低了,《將軍在上》、《知否》、《鶴唳華亭》如果不注意的話,壓根不會察覺是宋朝背景。
去年的那部有那麼一點點題的《大宋少年志》,主要內容是宋與遼的battle,走推理向。
大家的重點是放在年輕、娛樂化的故事上,被粉絲戲稱為“少年宋大志”,不就挺成功?
這個朝代其實有很多亟待挖掘的故事。
《飛龍全傳》,類似說唐說岳一樣的趙匡胤傳奇,絕代雙雄有片段還原。不敢保證大賣,至少故事通順。
《說呼全傳》,張衛健演程咬金幾代人那個又臭又長的電視劇都一直在播,沒人注意這個好題材?
《狄青五虎將》,這個故事曾經被拍成過動畫片,叫《大英雄狄青》,巨好看!
《三遂平妖傳》,屌絲遇到妖女,成為草頭王旋即被城管鎮壓的好故事。沒人改編咩?
其實對比下來,你
也不能說《清平樂》不好,但它最終定位和風格確實是有些偏了。一個皇帝雨露均霑的種田文式vlog,害....
連著《清平樂》之後可能要播出的宋朝劇是李少紅的《大宋宮詞》,以宋仁宗的後媽劉娥為主角。
大女主劇,我壓一個爆。
國產古裝劇這幾年,先是清朝劇橫行霸道,然後明朝劇開始復興,漢唐似有若無,各種架空此起彼伏,很多人都忘了中國有過那麼多的朝代和傳奇故事。
泱泱華夏5000,其實有很多朝代在電視劇上沒啥存在感。
當小編為失落的宋朝吶喊時,
兩晉南朝:你知足吧...
五代十國:提都沒人提我們!
所以編劇們,看到了嗎?寫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