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文學對解開中華文明延綿關係有多重要?象天法地告訴你

  本系列文章將完整地解開《山海經》之謎並系統地闡明上古中華文明主幹部分的問題,歡迎關注。

=======================================================

  既然已經確定了起點為西安,那麼接下來就是驗證。主要是驗證山脈山勢。河流及生物因為會改道、遷徙,所以只做輔助驗證。可以使用對等原則,如:一種生物存在於某一緯度某一海拔,那麼現在雖然不在《山海經》記載的山脈,但是是在其周圍相同環境生存,可以認為有效;相同名字(名字在其他地方沒有重複的)的河流,在記載地附近,也可以認為有效。

  《南首經》原文(少一山):

  1、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麗[鹿/旨(jǐ同“麂”字]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2、又東三百里曰堂庭之山。金[木炎]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3、又東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不可以上。

  4、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魚,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5、又東三百里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魚去]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

  6、又東三百里曰亶爰 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7、又東三百曰基山。其陽多玉,其陰多怪木。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為畏。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尚鳥][付鳥],食之無臥。

  8、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青護言]。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流之澤。其中多赤[魚需],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9、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於東海,多沙石。漢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淯,其中多白玉。

  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瘞;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瑩為席。

  合計:2600裡

  我們先來看看有什麼線索:

  1、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瑤之山,臨於西海之上;

  

9、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於東海。漢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淯。

  由於首尾兩山是明確記錄在小結中的,不會有錯編錯簡,這顯示出,《南首經》位於西海與東海之間,並且,尾端有“漢水”!

  漢水,又稱漢江,漢江河,為長江最大的支流,流經陝西、湖北兩省,在武漢市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現代水文認為漢江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帶河,均在秦嶺南麓陝西寧強縣境內,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漢江是長江最長的支流,在歷佔據佔據重要地位,常與長江、淮河、黃河並列,合稱“江淮河漢”。

  淯水,今稱白河,發源於河南省嵩縣攻離山,流經嵩縣、南召縣、方城縣、南陽縣、新野縣,於翟灣入湖北襄陽縣,於兩河口與唐河交匯後始名唐白河,向南至張家灣注入漢水。

  需要注意的是,《山海經》中的“某水出焉”,不代表發源於此,而是經過出現在此處的意思,後文會有多處類似的情況。

  看來漢水確如記錄般,只是當時的人們認為漢水流注於淯水,這可能和淯水發源於嵩縣有關。嵩縣,俗稱山高縣。這裡的外方山,是嵩山的起脈,是為嵩縣。而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嶽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是非常重要的一座山。正因如此,貴如漢水也只能屈居次席。

  由於“漢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淯”,漢江符合這條的只有出丹江口後,那麼,我們可以將尾山定位於這一帶:

古天文學對解開中華文明延綿關係有多重要?象天法地告訴你

  根據前文推斷,各山經是以彙編者所處位置來確定朝向的,那麼,《南山經》記錄的是西安南邊的山,而西安南邊的第一列山脈為秦嶺,也是漢水流經的地方:

古天文學對解開中華文明延綿關係有多重要?象天法地告訴你

  秦嶺,分為狹義上的秦嶺和廣義上的秦嶺。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廣義上的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長約1600多公里,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秦嶺為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界山。

  顯然,尾山在秦嶺之上,丹江口的北岸:

古天文學對解開中華文明延綿關係有多重要?象天法地告訴你

  令人驚訝的是,尾山的描述“箕尾之山,其尾踆於東海”,說明其還有尾部!查閱資料我們發現,秦嶺處於秦嶺—大別山造山帶上。

  秦嶺—大別造山帶又稱中央造山帶,是一個大陸碰撞型造山帶,由華北地臺南部大陸邊緣(北秦嶺帶)、揚子地臺北部大陸邊緣(南秦嶺帶)和位於其間的包含古洋殼殘餘的對接帶組成,包括秦嶺、大巴山、米倉山、大別山和積石山以北的廣大地區。大致以徽成盆地和南陽—襄樊盆地為界可把造山帶沿走向分為三段,分別稱為西秦嶺、東秦嶺和桐柏—大別山造山帶。秦嶺山脈到了河南省西部的南陽一帶突然中斷,再向東又出現於湖北、河南與安徽三省邊界,這就是桐柏山和大別山。這些山地海拔僅1000—1500米左右,走向略呈西北—東南方向。到了湖北省的廣濟北面,走向略呈西南—東北向,山勢更低,一般為海拔200—300米左右的低矮丘陵,如張八嶺等。這些丘陵和桐柏山、大別山連起來構成了一條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脈,因為都在淮河以南,故總稱為準陽山脈:

古天文學對解開中華文明延綿關係有多重要?象天法地告訴你

  我們發現,大別山是正如簸箕一般的形狀!

古天文學對解開中華文明延綿關係有多重要?象天法地告訴你

  大別山坐落於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處,西接桐柏山,東延為霍山(也稱皖山)和張八嶺,東西綿延約380公里,南北寬約175公里。西段呈西北—東南走向,東段呈東北—西南走向,長270公里,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

  秦嶺—大別山造山帶是中國一條最醒目的緯向構造帶,這已是公認的事實。在新構造運動上,秦嶺向西與祁連山相連接,大別山東端則被郯廬斷裂帶突然截斷:

古天文學對解開中華文明延綿關係有多重要?象天法地告訴你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在中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國東部不同大地構造單元,規模宏偉,結構複雜。是地殼斷塊差異運動的接合帶,是地球物理場平常帶和深源岩漿活動帶。

  顯然,古人認識到了秦嶺與大別山之間的關係,並把它們列在一起。

  不僅如此,這也是二十八星宿中“箕宿”和“尾宿”組成的形狀:

古天文學對解開中華文明延綿關係有多重要?象天法地告訴你

  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是我國本土天文學創作,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顆恆星。二十八星宿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佈的一圈星宿。它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分別為南方的朱雀、西方的白虎、北方的玄武和東方的青龍,每組各有七個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曾廣泛應用於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學及星佔、星命、風水、擇吉等等術數中。不同的領域賦予了它不同的內涵,相關內容非常龐雜。

  二十八宿的體系目前文獻所知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大戴禮記·夏小正》中就有不少星宿的記載,根據不同學者對其中星宿所處位置的推演考證,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年代出現較大跨度,是因選取組成星宿的不同的星作為錨星造成的。《大戴禮記》是漢中期戴德編著的禮制著作。原有八十五篇,但今僅存三十九篇。記錄有漢代以前和前漢文獻,其中多數篇章記述從戰國到漢代儒家學派的言論,是研究中國早期儒學的基本資料。《夏小正》為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記錄傳統農事的歷書,反映了先秦中原農業生產的發展水平,保存了我國古老的比較珍貴的天文曆法知識。《夏小正》撰者無考。在唐宋時期散佚,現存的《夏小正》為宋朝傅嵩卿著《夏小正傳》把當時所藏之兩個版本《夏小正》文稿彙集而成。據《史記‧夏本紀》載:“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雲”,《禮記·禮運》記孔子言:“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夏小正》文句簡奧不下於甲骨文,大多數是二字、三字或四字為一完整句子。還有《夏小正》經文中用的一些假借字,春秋以後很少用了。所以,它的成書年代必在春秋早期以前。《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章法謹嚴,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詩經》和《周髀算經》也有星宿記載。《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已存在的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周髀算經》原名《周髀》,算經的十書之一,是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約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主要闡明當時的蓋天說和四分曆法。唐初規定它為國子監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經》。二十八星宿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完備了。史學界公認二十八宿最早用於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學史上的地位相當重要。

  這是古人“象天法地”的體現。《易經·繫辭上》記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吳越春秋·闔閭內傳》也記載:“子胥乃使相土嘗水,象天法地,造築大城”,並逐步發展成後世的堪輿術、風水學。《易經·繫辭上》是一部戰國時期解說和發揮《易經》的論文集,其學說本於孔子,具體成於孔子後學之手。它總論《易經》大義,兼顧占筮像數和義理的解釋,用數學方法解釋了《周易》筮法和卦畫的產生和形成。《吳越春秋》,東漢趙曄撰,是一部記述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兩國史事為主的史學著作。《周易》即《易經》,是傳統經典之一,為群經之首,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至今中國仍遺留有“象天法地”的痕跡。天津,簡稱“津”,別稱津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天津地區在商周時期即有人類居住,但作為城市則形成較晚。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唐朝中葉以後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朝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明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築城,改稱“天津”,被認為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

  但我們發現,古星宿中也恰有“天津”:

古天文學對解開中華文明延綿關係有多重要?象天法地告訴你

  對比現在天津所在位置,會發現,何其相似!

古天文學對解開中華文明延綿關係有多重要?象天法地告訴你

  “天津”,其實是“天上的渡口”的意思!象天法地後命名為天津!

=======================================================

  獨立研究不易,歡迎各位打賞支持。另外,本系列文章已成書,也歡迎各位出版界、學界的朋友聯繫交流。#我要上頭條#

#青雲計劃##歷史#

擴展閱讀:連載一 山海經是什麼時候由誰寫的?書中早已給我們留下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