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 歷史悠久卻很少人知道

荊紫關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成了一個人來熙往的碼頭,碼頭上桅檣林立,商船綿延數里,丹江橫貫東西,見證了這裡的商業傳奇。而今這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遺留下來的古碼頭、古街道、古建築成為了最好的明證。

河南一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 歷史悠久卻很少人知道

荊紫關鎮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西北部,地處豫、鄂、陝三省結合部,素有"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丹江穿境而過,是“南水北調”水源地。鎮政府所在地南距湖北白浪鎮5華里,西距陝西白浪鎮5華里。全鎮總面積168.2平方千米,人口6.5萬,轄37個村委會。

荊紫關古鎮歷史悠久,有著豐厚的商業文化和絢麗的古建文化遺存。自古水陸並通,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時水運有“丹江通道”,陸運有“商於古道”,明清時期商業高度繁榮,有“小上海”之稱。 清末的記載言:荊紫關“水陸輨轂,商賈輻輳,繁盛甲於全境”;又言:“全境商務以荊紫關為貿易總彙”,商業繁盛遠勝於淅川城。荊紫關鎮先後獲得國家、省、市有關部門授予 “全國重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5] ”、 “河南省重點鎮”、“ 省級衛生鎮”、“省級文明鎮”、“五星級小城鎮”等榮譽稱號。

站在高處瞰荊紫關鎮,只見丹江河繞鎮奔流而下。宛若一條飄逸的白練。給古鎮平添了些許靈動的色彩。眥鄰河道的是一條綿延五里的長街。街道兩旁集中了七百多幢磚木結構的清代建築,僅在一條老街上就雲集瞭如此大規模的古建築落,這在全國都是非常罕見的。在這裡,精美的雕刻、色彩斑斕的壁畫和奪目的古彩繪比比皆是,山陝會館、平浪宮、禹王宮等名勝古蹟星羅棋佈,遊客駐足其中,不由得生出一種夢迴大清的恍愡感。

河南一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 歷史悠久卻很少人知道


山陝會館精雕細琢的廊柱,平浪宮外氣勢恢宏的鐘鼓樓,禹王宮裡巧奪天工的壁畫,在歲月的洗禮下顯得更為古樸也更加光彩奪目。若論雕刻藝術,山陝會館堪稱一絕,木雕、石雕均栩栩如生,門兩側各伏有尊造型威武的石獅子,門楣和簷間有兩層精細的石雕圖案,戲樓的前後簷飾有唐僧取經的木雕圖案,人物形象豐滿,動作神態逼真,足見技藝精湛。鐘樓和鼓樓內部飾有“哪吒鬧海”、“仙鶴鶴送書”等取材於神話傳說的木雕。

河南一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 歷史悠久卻很少人知道


平浪宮是由船工集資興建的,浩浩丹江,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船行江上自是有幾分風險,船工們為了析求平安到達目的地,就在街市南端建造了一個十分特別的建築——平浪言,建築的裝飾都與船工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反映出船工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河南一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 歷史悠久卻很少人知道


古街上的建築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來的風貌,清一色黑漆的門板門楣,古色古香,色彩凝重而古雅。從風格上來看,既有著北方建築的宏圈與大氣,又不乏江南的精緻和細膩。遠遠望去,青磚灰瓦層疊錯落,飛簷翹角勾勒出完美的天際線,大紅燈籠高高掛起,給人以一種深宅大院的清幽感。而細觀之下,又別有一種風味。走進尋常百姓家,推開厚重的木門,只見牆壁上掛滿了農具,纖細的竹編立在牆頭,做工是那麼精細,簡直可以視作藝術品。老字號的商鋪裡,坐滿了喝茶的人歷史和現實在同一個空間裡交織,似乎有著涇渭分明的界限,又似乎融為了一體,讓人無法甄辨。

河南一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 歷史悠久卻很少人知道


五里長街被稱為明清長街,因為它的緣故,界碑界定的河南就顯得熱同了些,街上藥鋪、商行林立,遊人絡繹不絕,經營店鋪的老人時常搬條木凳坐在自家門口,身後是幽暗的門板,他們悠閒地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神情淡然,似乎所有的熱鬧都與自己無關。

河南一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 歷史悠久卻很少人知道


紫荊關古街上最引人注目的景點當屬界碑了,它只是一塊仄石,然而這小小的仄石卻像泰山一樣有分量,把緊鄰的街區劃分成了三段,南面屬於湖北,北面屬於陝西,下方屬於河南。由於街道不是完全筆直的,所以有的人家上屋隸屬於湖北,庭院卻屬於陝西。而紫荊關的白浪街則有著一腳踏三省的說法。

河南一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 歷史悠久卻很少人知道


在這條小街上,屋舍犬牙交錯,分界線其實是很難確切劃清的,然而即使近在咫尺,無論是在建築風格還是風土人情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均帶有鮮明的地域色彩。比如湖北的屋頂多為馬鞍形,陝西人的屋子都是前低後高的,而河南人的屋頂都是平頂。最為有趣的是,街坊鄰居有唱豫劇的,有哼秦腔的,還有喜歡漢劇的。走在街上,你可以同時聽到三種腔調的曲目,而且隨便走走就能出省,這的確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體驗。行走在多元化的老街上,會覺得腳即步分外輕快,這輕輕一踩,踩到的可能是歷史的塵埃,也可能是其他地域的文化沉澱,就彷彿是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空間裡穿梭,這種感覺自然是非常自由和愜意了。

河南一個一腳踏三省的古鎮 歷史悠久卻很少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