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歷史?

喬廣喬呢


如何看待歷史,怎樣以史為鑑,這不僅僅是歷代當權者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許多歷史學家和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經濟學家等領域學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歷史問題博大精深,範疇十分廣闊,下面簡單地對中國歷史話題做一些梳理,以求教於大家,取長補短,求得共識。

一、歷史探源

我國史籍產生較早。最早的一部史書是現今所知戰國時期魏囯的《竹書經年》,亦稱《古文經年》《汲冢紀年》。同時並存的《尚書》也是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但“歷史”這個詞的出現比史籍本身的產生晚的多。

在先秦時期,只有“史”字,主要指掌管記事的史官。譬如,漢武帝時期司馬遷就是專職史官“太史令”。他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記傳體通史。古代“史”在王宮,史書較少,是史學不發達的反映。魏晉南北朝時期,史書數量猛增,史學空前興盛,“史”、“史記”這些舊有的簡單名詞術語,已經反映不了客觀的現實,於是“歷代史”、“歷史”、“史學”這些嶄新的名詞便應運而生。

三國時吳人韋昭所著《吳書》:魏文帝曹丕曾開玩笑問吳使趙諮:“吳王頗知學乎?”趙諮回答說:“吳王……雖有餘暇博覽書傳歷史,藉釆奇異”。這是我囯史學史上,第一次出現“歷史”一詞。

二、歷史魅力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歷史記載汗牛充棟,歷史文化包羅萬象。所以說歷史是一部厚重的百科全書。它洞察過去、燭照未來。讀史使人明智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400年前,羅馬出版了一本哄動一時的書,這就是門多薩用西班牙文寫的《中華大帝國史》。該書用理想化的手法,將當時的中國社會及政體描繪的完美無缺,還稱道中國“是一個沉靜的和有才智的民族”。它引起了歐洲知識界的極大興趣和普遍關注,立即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出版。

固然,在今天看來,這本書對中國歷史和社會的描述並不準確,甚至有許多錯誤,但是它在當時引起的反響,深刻地反映了西方人發現一種與歐洲社會完全不同,但又具有頑強生命力的,中國文化的那種驚奇和興奮。無怪乎一位西方的思想家頗有感觸地在書上留言:“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世界應該是遼闊和變化無窮的,無論是我們的前人,還是我們自己,都設有徹底瞭解它。”

時光流逝。儘管400年過去,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也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在當代更是一枝獨秀。儘管如此,但是中國歷史依然是令人驚異,不管是國外,還是我們自己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並完善。

三、歷史價值

關於歷史的價值,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都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中國古代的司馬遷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當代作家寥沫沙先生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說,“歷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時間往往把遺聞舊事保藏下來;它是往古的跡象,當代的鑑戒,後代的借鑑。”

譬如,在春秋戰國時期有許多變法,魏國的李悝、楚國的吳起、齊國的管仲和秦國的商殃變法。但是其它幾個變法效果不是很好,往往半途而廢,惟獨秦國的商殃變法最徹底。商殃變法最根本的是取信於民,便利於民,敢於觸動貴族集團利益,硬碰硬,從而使秦國強大起來,為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更是前無古人的,它結合了中國的國情,吸收了古今中外的歷史經驗教訓,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前進。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衝破重重阻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唐太宗在魏徵死後發出的感嘆!

作為一個有著5000千年文明史的國家,王朝興廢,人物更替、制度變更等等史不絕書。鑑古知今,古為今用。歷史的價值越來越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


石鼓歌


(一)什麼是歷史

歷史,一般的理解是過去發生過的事情;但這種理解就廣泛了,無從瞭解和看待了,因而,無特定指個人,那就是指人類的歷史了;我是中國人,對中國的歷史自然比外國的歷史瞭解,就以中國的正史來談談個人的看法吧!

(二)歷史的來源

人類從有了自我意識,就對人類自身的過住感興趣,原本口口相傳,但容易遺失或變異;人類為了記住歷史,用到了結繩和符號,之後,發展成文字;當中國發展到部落聯盟或邦國時,為了記錄歷史,就指定專人負責。

《周禮》中記載周朝有五史,即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和御史,史官的主要任務就是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眾多的歷史記載不足以瞭解歷史的全貌,就需要對原有的史料進行整編,即編纂歷史;孔子作《春秋》,司馬遷寫《史記》等,就是編纂歷史。

自從有了專門記載歷史的史料,就減少了重要歷史事件被遺忘的狀況,後世的人也易於對歷史全貌的瞭解;但是,其可信度如何?即可信嗎?



(三)歷史的真實性

歷史是人寫的,但寫歷史的人一般並非當事人,並不可能在每個歷史事件中在場,其對歷史上的人或事件的瞭解或來源,多是通過當事人的回憶,旁觀者的記錄,或參入者或觀望者的傳說,收集或整理,去偽存真,編纂而成。

由於人都有主觀性,當事人有主觀性,記錄的人雖力求客觀,但也難免有主觀意識,其他的傳說更易失真;編纂歷史的人,雖力求客觀,同樣避免不了主觀意識,因而,歷史記載難免有誤差。



(四)對歷史的認識

歷史記載有誤差,是否就不可信呢?當然不是,現代人不可能穿越到相應的歷史場景中,親自去了解;因而,主要得依靠歷史記載來了解歷史,並通過考古來應證,這就是一個可信度的問題了。

歷史記載資料有多種,有官方的正史,還有各個時代學者寫的另史、雜史丶野史等,及其他作品中反映的歷史狀況等文獻。

官方的正史,因其對編纂歷史的客觀性要求很高,因而,其可信度是最高的,是瞭解歷史的主要工具,正史主要是《二十四史》;但由於正史主要是根據官方的需要而編纂的,有其不足,再加上誤差,因而,還需要其他史書來補充、印證。

其他史書有,編年類的如《資治通鑑》,紀實類的如《明史紀事本末》,雜史類的如《國語》《戰國策》,政書類的如《通典》,等等,還有各地的地方誌等史料。

我們在通過各種歷史文獻了解歷史時,須注意把歷史的客觀事實與記載、編纂者的主觀意識和誤差區分開來,具體分析,而不盲從或意斷。



(五)歷史的客觀事實與作者的主觀及誤差

如上所述,史書會因作者的主觀及誤差而失真,減少了史書的可信度,但歷史的主要事實是不會輕易出錯的;如朝代丶帝王丶戰爭丶重要事件等,有誤差的主要是事實的描述等,當然,也不排除前者因歷史久遠而記錯的可能,在有其他的史料的印證下,易於修正;在沒有其他史料的印證情況下,只有先相信,有史總比無史好。

(六)看待歷史

對歷史真實性的研究,那是由歷史學專業人士研究的事了,作為普通人,還是依史書和專業人士研究和考證的結果來了解歷史了;而不能憑空意斷、或看些地灘文學丶網文,依自己的想象來取捨丶看待歷史。

歷史是有其客觀性和邏輯的關聯性而存在的,是受當時的人的識影響的,還受文化傳統丶社會狀態及周邊環境等多重影響的;不是由個人的意淫所能改變的。

學習和了解歷史要客觀,只有客觀的歷史對我們才有價值,才會做出正確的結論,進而有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言行。不客觀或意斷的歷史,會誤導人做出錯誤的結論,進而會有錯誤的思想丶錯誤的言行。




孤葉徐飛


歷史是記錄人類起源,古代文明,社會發展,等最真實的素材。從歷史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來看待,有以下幾種意義。

其一:歷史是打開人類文明過程的一扇窗。

慢慢的歲月長河,悠悠的歷史文化,鑄就了人類頑強不屈的品質,成就了現代的高級文明。通過現代科技,對古老文明不斷探究,不斷髮現,人類的歷史也不斷的在刷新。也讓我們對人類文明,不斷地有了新的認知。讓我們推開歷史這扇窗,充分地去吸收優秀的歷史文明,去吸收豐富的歷史經驗,更好的去發展現代文明,服務現代人類。

其二:歷史是推動社會發展進程的一把鑰匙。

歷史在不斷更新,社會也在不斷的進步。人類在不斷抗爭中崛起,社會的發展是日新月異。前人一步一個腳印,人類踏著腳印,學步前行,但是人類從來沒有放棄加快步伐,趕超前人。參照前人有過的路,挖掘歷史,手握打開歷史的鑰匙,開動歷史的車輪勇敢直前。

其三:歷史是經濟邁進輝煌成就的一扇門。

歷史上的輝煌成績,都經歷過很多波折,也經歷過很多風雨。看清歷史,在大風大浪中砥礪前行,風雨兼程。歷史就像一面鏡子,總能照見前方。歷史的興衰就是最好的一面鏡子,經濟發展是造福人類的重要因素。不忘歷史,探討歷史的成敗,邁進成功的大門,才能超越歷史,創造經濟輝煌。

古羅馬著名哲學家,西塞羅曾經說過————歷史是時代的見證,真理的火炬,記憶的生命,生活的老師和古人的使者。

是啊!歷史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去學習,才能進步。所有的成功都是以歷史為基礎,所有的美好都需要歷史的參照。

以上是小篇拙見,片面之詞,以點帶面,只供大家參考,能給大家幫助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