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丈人老泰山,有眼不识泰山。为啥不是黄山华山,而是泰山?

Q戈壁一粒沙Q


“有眼不识泰山”成语,很多人都知道,但未必每个人都清楚典故的真实意思。这条成语中提到的泰山,并不是指山东省境内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

  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良不莠,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忽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打听。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

  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深感惭愧,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CX孤者若谷


据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讲到了这个老丈人(岳父)的由来:唐明皇李隆基在继位后,唐代出现了著名的“开元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于是朝中大臣纷纷上奏皇帝去泰山封禅,当时的宰相张说被任命为封禅使,主要负责当时封禅的一切事务。张说有个女婿叫郑镒,按当时的官品级别是不允许跟随前往的,但就是,他有张说这个丞相岳父,所以抢得先机,一同前去参加封禅。按照当时惯例,封禅以后,三公以外的随行官员都可晋升一级。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是九品小官,封禅之后却连升四级,骤迁五品。唐明皇大宴群臣的时候,看见郑镒穿着绯红的五品官服,很是奇怪,就问郑镒为什么升得这么快。郑镒一下子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旁边一个宫廷戏子黄幡绰把话接过来说:“此泰山之力也”!

“泰山”在此一语双关,于是,岳父大人又叫“泰山大人”这一说法便流传至今。


M秋云


称丈人为泰山,起源于一个故事。

泰山是五岳之首,古代帝王讲究去泰山封禅。立坛祭天地山川,答谢天地,证明自己做皇帝是受命于天,然后再封随行的百官。

话说唐明皇李隆基有一次泰山封禅,他命宰相张说为封禅使。按照惯例,凡是随行的官员全都升官一级。可是张说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女婿郑镒拉进封禅队伍,把他从一个九品芝麻官直接提了四级,成了五品官。

郑镒可真是春风得意,倚仗丈人的权利,平步青云,这可真是朝里有人好做官,从此,出入朝堂。

有一天,唐玄宗看到郑镒在朝堂上,非常奇怪就问:他这官怎么升的这么快?

自然郑镒面红耳赤 ,扭捏不言。

一旁的黄幡接过话茬,戏言:此乃泰山之力。

这事不胫而走,传到民间,从此人们就把泰山当做丈人的雅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