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中国农村是什么样的?民风比城市人淳朴吗?

求仙王子


你眼里的农村怎样?民风比城市纯朴吗?

其实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厚道之人,也有小气、奸诈之人,农村和外界接触的少厚道的人多,民风要比城市要厚道、纯朴。

孟浩然的诗歌: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再来就菊花。体现的就是乡村的美景,质朴热情的乡间民风写照。

小时候在农村父母一再叮嘱:出了门见了大人要主动打招呼、要善于称呼,遇到老人在家里附近,要主动邀请来家里就坐,客人来家里来给客人倒水,壶嘴不能对着客,要知道:茶七、饭八、酒要满,对客人招待要热情。

去人家应该注意什么,如敲门应该敲几下,声音不能太重等,这些规矩就是民风的提现,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的村风提现的就是当地的民风,是一种礼仪文化的传承。

80年代,我和同事两个人,骑自行车去往河南卫辉比干庙,正是炎热的天气,我们走的人困马乏,就骑到路边附近的一个村子,想要一碗水喝。

在村口见到了一位老奶奶,给老奶奶说明情况,老人就领我们到她的家里,来到屋里老人拿出暖瓶给我们倒上水,老人说:这么热的天,你看你们流了这么多汗,肯定渴了吧?喝吧。

当时我很感动,喝完了水,老奶奶又拿出桃让我们吃,临走时还给我兜里抓核桃,说都是自家地里树上长的,多吃核桃能补脑子。你们年轻用脑子多,都是家里不花一分钱得的,树上也不打农药,啥时候从这里路过就往家里来吧,来这里跟在家一样。临走老人非要叫我们提着一网兜鲜桃。

老人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你就像我的大孙子一样大,孙子现在外面上大学。老人把这素昧平生的我看作她的大孙子,老人们的脸上那种自豪感,令我们难忘。

虽然过去了多年,依然在我的记忆深处抹之不去。

我们在四川藏区施工,住在当地村民的家里,村民把家里的青稞酒用壶提过来,把自己腌的腊肉拿出来,叫我们受之有愧。可能我们不能再到那个村庄,我们再以没有机会踏上那片黑色土地上,但是他们的淳朴善良,他们的深情厚谊也将永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水向东


中国农村的民风,一般说来比较淳朴,好交朋友,处事大方洒脱,为人忠厚老实。


做自已想做


由于我从小长到大的地理位置属于江淮之间,丘陵地带的小县城。所以一提到中国农村,眼前首先浮现的是水稻和小麦田,绿油油和金灿灿。对了,还有油菜田及玉米地和棉花地。地头上有忙碌的村民,道路边放着保温瓶或水桶水瓢,农民们头戴草帽,肩披毛巾,头上有汗水后背有盐渍。遇到有人经过时,一般都会首先打招呼。如果您回老家,乡亲们会热情的说:你来家了。稍年长者一定会喊着您的小名,让您去他家里吃茶,吃饭。

现在,如果您恰逢农忙时节到农村,会发现大部分用的是机械,声音很大的那种农机。干活的人们是自发地组织在一起做农活,他们之间也可能互不相熟,但肯定有认识的人在一起。田边停放着摩托车和电瓶车。劳动一天收入多少钱肯定是事先约定好的。

中国农村由于地理位置的属性不同,从事的行业也有所不同。有农民,渔民,牧民,菜农,山民等等。单纯靠种田为生的,相对比较淳朴,耕读人家是褒义词。民风也要看情况,受历史文化传统和外在环境等因素影响极大。

至于用中国农村的民风同城市人比,我是这样认为的:现代的城市人你往上追溯不超过五,六代,其祖先绝大部分属于我们现在口口声声说的农村人。淳朴不淳朴的主要因素,不是农村人和城市人。关键要看传统,看遗传,看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