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和宋江的权斗什么时候开始的,晁盖是被谁杀死的?

丁强888


把争权、篡权、夺权的罪名,硬扣给宋江是不公平的;阴谋唆使史文恭害死晁盖,更是无稽之谈。一山不容二虎乃天经地义,应当说晁盖、宋江都是义薄云天,顶天立地的好汉、领导者。自当年宋江报信拯救晁盖后,晁盖始终念念不忘;后宋江误陷牢狱之灾,晁盖劫法场将宋江救上梁山;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让位于宋江。然而宋江则以死相拒,若宋江有野心岂不是正中下怀。至于宋江一心捉拿黄文炳,也是情理之中。不经意间大获全胜,又连续三打祝家庄,彰显出宋江的领导、指挥才能。又是在不经意中获得了众多好汉的敬重;晁盖眼看追随宋江之人超过自己,就连吴用也对宋江马首是瞻;让晁盖坦然接受,那也是假的。故而议征曾头市,宋江只是客套:“不烦哥哥亲征”。激怒了晁盖,率大军南下……不幸的是天有不测风云,史文恭恶贼暗箭伤人,晁盖遇危难。群雁高飞头雁领,众好汉不可一日无统领,顺其自然第一把交椅,也是无可厚非;岂可有别论乎。


觉醒207580216


不存在晁盖和宋江争权的斗争,只不过宋江在暗地里搞一些拿不上台面的小动作;晁盖是被曾头市的教师爷史文恭用毒箭射死的,可是有些人硬说宋江设计让花荣射死晁盖的,这是经不起推敲的,就是借一个胆给宋江也不敢这么做,因为很多晁天王手下的文臣武将肯定不答应?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宋江喝酒喝多了,题反诗被官府捉拿下了大牢。晁盖率领水泊梁山众好汉劫法场救下宋江,宋江上梁山后,晁盖为报答当年宋江通风报信的救命之恩,提出把第一把交椅让给宋江。宋江是死活推辞不接受,他知道自己寸功未立不能做老大的位置。于是经常率领大军去冲风陷阵、攻城掠地,一可在将领中树立威望,二则扩大自己在一线士兵中的影响。晁盖是个不读史书的莽夫,因曾头市劫夺段景住献给宋江的照夜玉狮子马,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头市,在指挥作战中被一枝刻有史文恭姓名的毒箭射中身亡,史文恭从此成为梁山的公敌。

按常理说,晁盖死后,做第二把交椅的宋江应该晋升到老大的位置。可晁天王却给宋江出了个难题设置一个天大的障碍,他对宋江说:“贤弟莫怪我说: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让他做梁山泊主。”因为宋江武艺平平,他怎么能捉住武艺高超的史文恭呢?宋江就是有心想坐头把交椅,也不能违背老大的遗言会引起梁山众好汉的公愤。因此,他的找一个在梁山没有影响力的人来完成报仇大业,此人不好意思做第一把交椅,只能像自己刚上梁山时极力推辞拒绝,到那时我老宋自然而然的就坐上了老大的位置。

经过众梁山将领的实战,有的被史文恭打伤、有的被史文恭打败,就是众人合力也没有活捉史文恭。宋江最后设计把河北御麒麟卢俊义匡上梁山,在军师吴用的精心设计下,卢俊义活捉史文恭,立下头等大功。此时,宋江方才提起晁天王的遗言,让卢俊义做水泊梁山的老大,坐第一把金交椅。卢俊义是个明世理的老江湖,他是坚绝拒绝接受,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水泊梁山不能没有当家主事的大头领。在众将领的推举下,宋江虚心假意的推辞最后还是一屁股坐在了水泊梁山头把金交椅上。


隐者康司马


晁盖和宋江的权斗在宋江上梁山前就已经开始!

先回答问题,晁盖和宋江的权斗什么时候开始的,晁盖是被谁杀死的?我的回答是晁盖和宋江的权斗在宋江上梁山前就已经开始,宋江准备很早,晁盖相对晚一些。至于晁盖是怎么死的,观点不一。

宋江上梁山,主要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准备:

一是收小弟。宋江收了一群江州浔阳江周围的小弟,个个武功不凡,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二是打无为军。宋江抢在晁盖前面,拿下了一个正规城市,积累了自己的政治资本,也证明了自己的非凡实力。

三是指挥李逵和戴宗装傻表演,把自己成功的推到了梁山二把手的位子。

四是将梁山的所有员工分为了老员工和新员工,从而让自己的员工有了和晁盖的员工竞争的资本。

晁盖的人都是梁山上的老员工,宋江虽然一句话把他们都拉到了新员工的起跑线上,但总的来说,

这些功劳是没那么容易抹杀的。而宋江的员工虽然都身无寸功,但却胜在人多,倒也不怕这群老员工。

在此时此刻,宋江和晁盖的竞争中,两个人基本上是占均势的,宋江人多,晁盖人牛,基本上是平局。

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发展下去,晁盖和宋江究竟是谁胜谁负,实际上还是无法估计的。但是我们可以说,不管是晁盖还是宋江,他们都是想胜利的,都是不想失败的。

 暂时看来,宋江只是仗着人多而已,晁盖则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暂时是梁山的一把手,名义上,怎么也要比二把手宋江的话语权是多的。所以,晁盖想要胜利,就要比宋江更积极的吸收各路好汉,更积极的吸收新的员工。等到晁盖手下的员工人数超过宋江的时候,晁盖就毫无劣势了。到时候,他凭借着梁山一把手的身份,就可以轻松的对付宋江。

所以,晁盖的策略就应该是:多吸收点新的好汉,好好发展自己就行了,等自己发展好了,宋江也就完了。

毕竟在相同的环境下,宋江再怎么发展,也发展的不如晁盖,这就是晁盖的主场优势了。梁山毕竟是晁盖的主场,晁盖压根不用去管宋江,做好自己就行了。

至于宋江的策略,则刚好和晁盖相反。

宋江不能不管晁盖,更不能只发展自己,宋江不能这样的。

因为同样的发展条件下:晁盖一但发展壮大,人数多了,宋江唯一的优势:人多,就会失去。因为到时候晁盖人也不少了。

而同样的发展条件下,等宋江的员工混了好几年,混的有资历了,那时候晁盖的员工只会更有资历,混的更老,晁盖唯一的优势更不会失去。

很明显,晁盖的策略稳定一些:管好自己,发展好自己就行了。

宋江的策略则激进一些:在发展好自己的前提下,还要抽出一定的实力,克制晁盖的发展。不然俩人一起发展,宋江肯定吃亏,早晚要完蛋。

 从两个人必须选择的策略来看,宋江的攻击性,就一定会比晁盖的多一些。

晁盖的处境决定了晁盖可以以防守为主,稳扎稳打。宋江的处境则决定了宋江必须要主动进攻——如果宋江不进攻晁盖,两个人互相发展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晁盖肯定会发展的比宋江要好,因为晁盖名义上是梁山的一把手,他可以调动的资源绝对要比宋江多。

酒席上,大家都在吃饭,偏偏宋江【又提起拒敌官军一事】。

宋江说道:【那时小可初闻这个消息(黄安因为生辰纲攻打梁山),好不惊恐。不期今日轮到宋江身上!】说完,宋江又问道:【黄安那厮如今在那里?】

你晁盖当初做下的震惊江湖的所谓‘大事’,不就是打了朝廷的军队,拒敌了官军吗?我宋江如今也一样,也拒敌了官军。我还是主动出击的,你只是被动出击的。

宋江忽然莫名其妙的【又提起拒敌官军一事】,其潜台词就是:兄弟们,请看好,他晁盖敢做的事,我宋江也敢做!

你看我宋江拒敌的人,是什么级别?是正规城市!是无为军!再看看你晁盖拒敌的人是什么级别?是【黄安那厮】,你拒敌的,只是一个厮而已,不值一提。

说完了,大家就一起饮酒,喝酒的时候,晁盖也没和宋江犟嘴,而是专门找人给穆弘他爹安排了住处。

 领导主动关心下属家属的住房问题,这就是试图走亲民路线,试图招揽穆弘这一伙人了。

看得出来,晁盖和宋江的斗争,是一来一往的,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样:宋江一个劲的攻击,晁盖只会等死。

宋江来武的,向大家夸耀自己的战功,显摆自己在拒敌官军这一块,

已经超过了晁盖。晁盖就来文的,积极的拉拢新员工的家人,显示自己比较亲民。一来一往,难分胜负。

过了三天,宋江想要去接自己老爹上山,说道:【小可今欲下山走一遭。】

晁盖听了,说道:【贤弟今欲要往何处,干什么大事?】

宋江终于在梁山上确立了自己二把手的地位,确立完自己的地位之后,宋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回家接自己的老父亲上山享福。

孝道,是宋江的个人品牌,是【人伦中的大事】,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宋江如今混大了,他都要下山去接一下他的父亲,借此向大家表示:我宋江,最讲孝道。

宋江道:【宋江想念老父,欲往家中搬取老父上山,以绝挂念,不知众弟兄还肯容否?】我啊,我要尽我的孝心,不知道你们这群人,让不让?

晁盖一听,你怎么大事小事都想坑我?你不是讲孝道啊?我晁盖今天也讲讲孝道!让兄弟们看看谁最孝顺!

晁盖立刻义正言辞的说道:【贤弟,这是人伦中大事。不成我和你受用快乐,倒教家中老父吃苦?如何不依贤弟!只是众兄弟们连日辛苦,寨中人马未定,再停两日,点起山寨人马,一迳去取了来。】

晁盖先义正言辞,说这是人伦中大事,不能让老父吃苦。紧接着,提出自己的意见:你不能自己去接父亲,过两天,等我【点起山寨人马】,大家一起去。

晁盖这么说,一是晁盖宋江等人闹了江州城,打了无为军,已经变成了通缉犯,朝廷一定会最快速度去抓犯人家属,即宋江他爹。晁盖提议拖上两天再去,到时候宋江他爹早就被抓了,必死无疑。

二是就算朝廷反应慢,宋江他爹没被抓,但晁盖点齐兵马,大张旗鼓的去救宋江他爹,这和当初救宋江的道理是一样的,点齐兵马大张旗鼓的去救宋江他爹,还没走到半路,朝廷就肯定能收到风,到时候宋江他爹还是必死。

总之,晁盖嘴上说的好听,但其目的就是:害死宋江他爹。

这点计谋,宋江当然是看出来了,立刻拆穿道:晁盖哥哥,你这提议,有两个漏洞啊!【仁兄,再过几日不妨,只恐江州行文到济州,追捉家属,以此事不宜迟。今也不须点多人去,只宋江潜地自去,和兄弟宋清搬取老父连夜上山来,那时乡中神不知,鬼不觉。若还多带了人半去,必然惊吓乡里,反招不便。】

宋江说了,拖上两天再去,他爹肯定就被官府抓了。就算他爹没被抓,带上兵马去救他爹,【必然惊吓乡里,反招不便。】

【贤弟路中倘有疏失,无人可救。】

晁盖这句话,其实也有两重意思,第一重的意思是提醒宋江和众位兄弟,宋江这条命,是我晁盖救回来的!第二重意思,则是给周围的兄弟打个暗示:宋江可能又要连累我们冒险了!

宋江 说【若为父亲,死而无怨。】

宋江回到家,要接父亲上山的时候,一看,原来晁盖这厮已经抢先一步把自己接上山了!宋江顿时吓得要死,急忙问道:我老爹呢?他没事吧?

晁盖哈哈大笑道:【好教贤弟欢喜】,我已经抢先一步,把你父亲和你的所有家眷当然也包括你的家产,送上山了!

宋江听了,先是颇有深意的感谢道:【得仁兄(晁盖)如此施恩,宋江死而无怨】——你不害死我,我就谢天谢地了!随后一上山,宋江却又急忙问道:【老父何在?】

你看,宋江终究还是信不过晁盖,表面上对晁盖感恩戴德,谢谢晁盖救了自己老爹。但实际上,根本就信不过晁盖,一上山就问:我爹呢?根本就不信晁盖说的话。

同时宋江也很害怕晁盖,害怕晁盖趁机吞了自己的家产。毕竟在这之前,晁盖吴用已经有了两次试图吞了自己家产的记录了。

宋江这么一问,宋江他爹就出来了,父子一见面,一没抱头痛哭,二没幸福团圆——这父子俩别的都没说。

宋太公先说道:【三更时候,有二百余人(指晁盖的手下)把庄门开了,将我搭扶上轿抬了,教你兄弟四郎收拾了箱笼,放火烧了庄院。那时不由我问个缘由,迳来到这里。】宋家的所有家产,经过了吴用两次谋取失败,到最后晁盖趁机一把火,还是都归了晁盖。

宋江冒了这么大风险,只身回家救父,什么都没捞着,家产还没了。晁盖却以逸待劳,就在旁边捡现成的,一把火下去,就把宋江的家产全都给占为己有了。

在这一局晁盖和宋江的明争暗斗里,晁盖获胜了。

晁盖用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批评教育宋江道:【我叫贤弟不用亲自下山,(结果你)不听愚兄之言,险些又做出来了!】,晁盖和宋江比也有站上风的时候啊!呵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