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商学院一季度IPO报告:募资额同比增两倍

作者:时代财经 徐维强

在疫情影响下,中国A股经受住了考验,在全球走出了独立的行情。而在IPO方面,表现同样优异。近日,时代商学院出炉A股一季度IPO报告,结果显示,一季度IPO募资额同比增两倍,无论是上会企业数还是过会率均出现同比大涨的局面。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靖文,新财董董事长彭钦文等向时代财经分析认为,一季度的IPO项目是往年积累,因而暂未受到疫情影响,但疫情对于IPO的冲击将会是长期、持续性的。但对于未来发展前景,业内人士均向时代财经表示了乐观,认为在注册制推进、监管出台扶持政策等众多利好下,中国A股将是全球的关注焦点,IPO的前景值得期待。

时代商学院一季度IPO报告:募资额同比增两倍

今年一季度IPO表现亮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季度过会率高达75%

根据时代商学院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除1家上会前取消审核外,证监会发审委、科创板上市委共审核了5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1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50家获通过,过会率达92.59%。而2019年一季度,证监会发审委共计对16家企业进行了首发审核,12家企业获通过,过会率为75%。

整体来看,今年一季度较2019年同期增加了38家上会企业,过会率同比提升17.59个百分点,无论是上会企业数还是过会率均同比大涨。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IPO企业上会集中在1月和3月,过会率分别为94.12%、90%。其中,发审委和上市委共计在1月、3月审核了34家、2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2月因疫情影响未有IPO企业上会。审核结果显示,一季度仅有1家企业(嘉曼服饰)被否,3家科创板企业被暂缓表决(需补充资料后重新安排上会),合计39家通过发审委审核,11家通过上市委审核。

新上市公司方面,今年一季度合计51家企业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相较2019年同期(32家)增长54.55%;首发募资总额为786.22亿元,相较2019年同期(256.81亿元)增长2.06倍。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靖文向时代财经分析认为,今年一季度IPO的项目,都是以前积累的。她表示,IPO的历程都比较长,需要2年甚至更多年。虽然新《证券法》开始实施,而监管层在面对疫情冲击下也有所放松,但IPO项目不可能随着政策一放松就马上能上的,都是要在之前排队,已经运作了很长的时间,随着条件的成熟,水到渠成趁着此次政策东风而上市。

新财董董事长彭钦文向时代财经表示,一季度的IPO项目都是以往的前期储备,在今年才上的,因此目前还不会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但他也表示,随着新《证券法》实施,注册制也在法律层面上加以明确,具体由交易所进行推进。彭钦文表示,虽然需要逐步去推进,但影响是深远的。一季度IPO过会率相对高一些,也不排除监管部门在向注册制转化过程中的加快推进。

疫情将冲击未来IPO项目

“对未来的IPO还是会带来冲击的。”尽管一季度的IPO未受疫情影响,但李靖文向时代财经表示,疫情对后续的IPO会产生影响。她认为,尽管未来将实施注册制,但从监管层面而言,还是希望质量高的企业上市,而在疫情的影响之下,企业的经营、利润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也是一个考验,从而给后续上市带来不利的影响。

新财董董事长彭钦文分析认为,疫情对中国IPO的影响将会是持续性的。他表示,目前有一些行业受到的影响已经在显现出来,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但他也认为,面对疫情的冲击,监管部门也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在政策导向上来加以扶持,在疫情之下这将会更加明显。

李靖文提醒说,以往对于上市实行审批制,监管对于IPO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批,而未来转为注册制后,就不必太严格,而是在很多方面进行放松,IPO的时间缩短、程序也进一步加快,把市场交给投资者和公众。但李靖文坦言,这一情况下就会产生鱼龙混杂的局面,例如像刚刚发生的瑞幸造假事件,以及部分中概股的爆雷,风险由投资者自己承担,从中去辨别是金子还是垃圾。另一方面,注册制也加大了中介机构的责任,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因而,在未来注册制下,企业要进行真实的业绩披露,而不能弄虚作假,否则将遭受巨大的损失,而这种损失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包括企业信用、声誉等方方面面。

A股表现稳健 吸引全球资金

今年一季度,尽管受到疫情的冲击、经济停摆的影响,以及美股熔断、欧美股市大幅下跌等众多黑天鹅的影响,中国A股还是走出了独立行情,具有较大的韧性。而在IPO方面,一季度的募资也比较理想。

时代商学院院长李乾韬向时代财经分析认为,从机构反馈的情况来看,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今年募资反而比往年更容易。对此他认为,在疫情下很多机构的业务受到影响,出现在家办公、远程办公等,而对于资金而言,很多并没有更好的去向。而中国A股虽然也受到全球股市下跌的冲击,但表现较为稳健,可以说是走出了一波“小牛市”。对于投资者和机构而言,A股成为较为理想的“避风港”。

对此李靖文分析认为,虽然疫情对全球都带来了考验,但相对来说,在各国的抗疫成果中,中国最为成功,用比较短的时间控制住了,而且实现了复工复产。即便有疫情的影响,但得益于电商、物流等,中国社会发展平稳有序,给了投资者很大的信心,而且部分上市公司包括医疗器械、医药、消费等,经营更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总体A股表现较为坚挺。

在李靖文看来,一季度募资的情况,也侧面反映了中国A股的价值。她表示,实际上整个世界都认为“未来看中国”,国外对中国市场普遍看好。她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人民币国际化还不够,金融市场的开放度还不够。她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未来中国A股市场表现将会更好。

“中国股市受资金推动还是比较明显的。”新财董董事长彭钦文介绍,每次货币政策宽松,都会推动股市、房地产市场向上,近期国家就不断出台宽松政策,这对于上市公司也是相对利好,从而走出结构性行情,最近券商股就表现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