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農房改善升級版 江蘇鹽城:讓百姓住進“穩穩的幸福”-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4月8日,拿到新房鑰匙,70多歲的姚正雲感覺握住了“穩穩的幸福”。當天,建湖縣岡西鎮徐王村二期新型農村社區分房,104戶農戶圓了安居夢。

“住得好”是全面小康題中之義。鹽城作為蘇北面積最大、人口第二的設區市,改善居住條件是農民群眾最關切的訴求之一。據前期調查,鹽城150萬戶農戶中,45萬戶有住房改善意願,佔總數近三成。

“重任在肩,責無旁貸。鹽城要從最突出的問題發力,絕不能一邊賬面上實現全面小康,一邊讓農民住在低矮破舊的房子裡‘被小康’。”鹽城市委書記戴源說。越艱難的任務越要高質量完成。近年來,鹽城將農房改善作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力點,各級政府用誠意和智慧,精心打造農房改善升級版。

全程問需,讓農民更滿意

“建湖農房多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房屋老舊,村莊佈局較分散,農村形態面貌較差。2018年9月,我們到村調研走訪,八成村民願意搬遷,改善住房。”建湖縣岡西鎮副鎮長姚萬春記憶深刻。全村共668戶,最後搬遷613戶,除進城入鎮和貨幣化安置者,214戶選擇住進新型農村社區。

堅決不建農戶不需要的房。拆不拆、搬不搬,群眾說了算;怎麼補、補多少,全部公示上牆;房屋建哪裡、如何建,交給群眾比選……建房選址、戶型設計、建設施工、後期管理,“尊重農民意願”貫穿於農房改善工作各環節。

“用心用情,房子建得有質量,更有溫度。”江蘇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建築師邵君偉參與過建湖、鹽都、濱海等地的新型農村社區的設計,“許多方案磨合N次,經過四五輪過堂‘大修’才評審通過。”

“按照規範,屋內樓梯踏步寬度最小220毫米,高度最高200毫米,但農戶希望舒適度再高些,最後方案改成寬不低於250毫米,高不超過170毫米。分毫之間,足見用心。”

尊重農民生活習慣,鹽城新型農村社區以兩至三層為主,不建多層高層,提倡80至120平方米主力戶型,並建有堆放農具的輔房,配以通透的院落。站在院內,閒適的村民依然能“端著碗”和鄰居聊天。

困難群眾住得怎樣,是政府最深切的牽掛。去年,鹽城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今年,全市計劃完成住房改善4萬戶,新建、擴建新型農村社區100個左右,全面完成四類重點對象住房改善任務。

在徐王村新型農村社區,五保老人周龍湖一人住32平方米的“單身公寓”,隔壁,是住著90平方米的鄰居。把原先為困難群體集中而建的32平方米、56平方米的小戶型“打散”,與其他戶型相鄰相融,不僅房屋外觀更錯落有致,也讓困難戶住得更有尊嚴。 強村富民,讓農村更受益

“鹽城河網密佈,新型農村社區在整體佈局上結合地形,避免‘排兵營’。”邵君偉說。在建設中,鹽都借鑑古村落、古民居,彰顯“白牆黛瓦、紅門庭院、綠籬花香”的建築特色;東臺打造典雅古韻、鹽瀆漁家風格;大豐結合新老村莊整合和產業佈局,形成“一村一品”。

鹽城農房改善還把獨具韻味的鄉愁嵌入磚瓦草木,許多村將“記憶符號”搬進新社區,香樟、烏桕等鄉土樹,拴馬樁、石碾等傳統老物件,還原出農村本土風貌。

千百年的風土人情同樣需要傳承。阜寧縣陳良鎮新塗村將會堂、文化活動中心、居民舉辦民俗的宴會廳等功能疊加,在村部旁建設多功能會堂,成為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的“最大空間”。

農房改善改變了居住環境,更打開了土地流轉之門,打開了農民增收、集體經濟增強的“多把鎖”,成為強村富民的“金鑰匙”。

徐王村辦起土地股份合作社,接手搬遷農戶土地,3200畝土地入股,大部分流轉給承包大戶,剩下1000畝村裡耕種。農戶騰出手,進園區打工或給大戶幫忙,獲得穩定收入。村裡填廢溝塘,新增耕地600畝。2018年,徐王村集體收入尚不足18萬元,2019年底,該數字升至100萬元。

“昨天,徐王村分完二期新房,今天我要去顧頂村,啟動那裡的農房改善工作。”2018年底,姚萬春又多了一個身份:到徐王新型農村社區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農房改善是涉及國土、規劃、住建等多部門的系統工作,這就需要選派一位統籌能力強、善於溝通的“第一書記”。於是,鎮裡分管農房改善工作的領導或班子成員,成為不二人選。

交了房,還要做好社區治理“後半篇文章”。鹽城建管並重,做好治(社會治理)理(物業管理)協同,完善後續管理制度,推廣“財政撥一點、集體拿一點、村民籌一點”三個“三分之一”物業管理辦法,引導農民參與管理、自我服務,不讓新社區成為“髒亂差”的聚集點。

方式變革,讓農業更高效

“40天后,蠶寶寶就會被送進蠶房。”4月9日,射陽縣特庸鎮王村村五組村民陳風群在桑園施肥。2019年,陳風群搬進新型農村社區居住。村裡騰出40畝地,50戶蠶農在那裡集中建蠶房,老陳建了600平方米。去年,養蠶給他帶來9萬元收入。

“養蠶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王村村黨總支書記金文奎說,全村1240戶中蠶農1100戶,以前農戶在房前屋後建蠶房,新型農村社區讓養蠶業實現了集聚。

農民住得好,還要能致富。新塗村在省道231東側規劃建設的太源電力等7個項目已投產,同時村裡的1000畝高效農業,為新社區的居民提供了崗位。“家門口”就業留下了年輕人,為保持產業動能的持續化注入活力,也逐漸避免了不斷老齡化、空心化的農村“二次空關”。

農房改善帶動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強村富民有了更精準的方向和路徑。

——空間上,“靠近田、貼近廠”。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做到鎮村佈局規劃與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多規合一”。同時統籌產業支撐,結合現代農業園區、工業園區、旅遊景區“三園”,佈局新型農村社區。

——就業上,“能顧家、又掙錢”。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和高效設施農業,引導農民流轉收租金、務工掙薪金、合作賺現金、分紅享股金,增加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實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發展上,“上規模、增效益”。挖掘經濟薄弱村土地資源潛力,將農房改善退宅還耕土地,與道路、田埂廢棄溝塘進行綜合整理利用。土地“醒了”,房子活了,全市100多個經濟薄弱村在農房改善中挖掘土地資源優勢,一舉摘掉貧困帽。

“有些村把新型農村社區佈局在特色農業示範園附近,並加以旅遊規劃和引導,為今後鄉村旅遊提前鋪路。”邵君偉說,目光長遠已不限於生活和生計問題。畢竟,鹽城農房改善工作,是謀深謀遠,謀定而後動。

記者 卞小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